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製造非洲白種人》導讀:阿爾比諾人?追尋神祕的非洲內陸白人族

文:楊彥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深入閱讀】追尋神祕的製造追尋洲內非洲內陸白人族

在西方,非洲內陸存在白人族的非洲傳說由來已久,可以上溯到古代時期。白種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人導人族九○至一六八年)在其繪製的讀阿的非世界地圖中,把「白色的爾比衣索比亞人」放在非洲內陸,但是諾人他並沒有針對這個白色族群的體質特徵多做描述。

據筆者所知,神祕第一位具體描述非洲內陸這個神祕人種的陸白人士可能是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二三至七九年)。製造追尋洲內在其博物學著作《自然研究》中,非洲這位古羅馬學者曾經提到非洲內陸往南的白種方向,經過一個沙漠的人導人族中介地帶之後,住著一些「白色的讀阿的非衣索比亞人」,他們挖洞穴為居所,爾比體毛濃密,牙齒尖銳,沒有語言,以刺耳的、類似口哨的聲音來溝通;這些穴居人有海藍色的眼睛,且從小就有白頭髮,夜間視力好。根據現代的醫學知識,我們應該可以判斷老普林尼筆下的「白色的衣索比亞人」有一部分意象衍生自白化症患者(albinos)的病徵。

此外,東羅馬帝國史家波寇披厄斯(Procopius,約五○○至五五○年)在其《戰爭史》敘述羅馬人與汪達爾人作戰的篇章中,提到他曾經與統治過北非大片土地的奧賀塔伊阿斯(Ortaïas)見面,並且轉述後者的談話:

在他所統治的地區之外,就是無人居住的、延伸極廣的大片沙漠地區,在這片廣大無人煙的區域之外,有人住在那裡,這些人不像摩爾人是黑膚色的,而是身體非常白、金色頭髮。

雖然我們無法單憑上述的爆料就確定真的有白人族生存於非洲內陸,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從古代時期這些零散的記載知道一件事:有些古代學者相信非洲內陸人跡罕至的地區,有一群夜間視力優於白晝、金髮且膚色非常白的人居住其中,而且這群金髮白人之所以引起注意,主要是他們的膚色與當地常見的黑人相差太大。

十六世紀以降,歐洲人為了與東印度群島、爪哇等地進行貿易與傳教,陸續在非洲沿岸建立據點。這些遠離家鄉的西方旅遊者回到各自的國家之後,往往將其海外的奇聞冒險告訴他人,引發大眾好奇,進而口述筆錄成文。而一些學者亦開始將單篇旅遊文獻輯錄成遊記集,以便大眾閱覽。在眾多奇聞中,「深膚色的人種生出白色小孩」的奇特現象引起許多西方學者的注意。

十七世紀初,英格蘭人巴泰爾(Andrew Battell,活躍於一五八九至一六一四年)在其歷險記中提到:剛果的黑人有時生出白色的小孩,當他們長大成人之後,經常成為當地君王的巫師。

一六六六年,荷蘭學者佛斯厄斯(Isaac Vossius,一六一八至一六八九年)出版《論尼羅河發源地》,特地以一整章的篇幅討論「白色的衣索比亞人」。他指出:不只在剛果,連尼羅河起源地往南的幾內亞內陸也經常會見到這群「白色的衣索比亞人」或「白色的摩爾人」,而荷蘭人與葡萄牙人卻稱呼這些白人為「阿爾比諾人」(Albinos);雖然他們膚色為白,但是父母親都是黑人;當地黑人不敢靠近這些白人,因為前者認為後者的身體,甚至呼吸排出的空氣都具有傳染性。

據此,佛斯厄斯推測這些「白色的衣索比亞人」其實是痲瘋病患。然而,「白色的衣索比亞人」的膚色來自痲瘋病的看法並不能說服日耳曼學者魯道夫(Hiob Ludolf,一六二四至一七○四年)。一六八二年,在他的《新衣索比亞史》中,這位通曉衣索比亞語的著名學者提出質疑:如果這些白人是具有傳染力的痲瘋病患,非洲的一些君王不可能將之視為奇珍而長期收留於宮廷。

假如痲瘋病不是造成「白色的衣索比亞人」膚色為白的原因,那麼這些奇特白人的膚色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雖然佛斯厄斯以及魯道夫之間的爭辯沒有結論,但是我們至少看到:尼羅河發源地、衣索比亞與白人族所在地等議題彼此密切相關。英格蘭教士湯瑪斯・蕭(Thomas Shaw,一六九四至一七五一年)任職於北非期間,曾經廣泛遊歷當地,並在一七三八年出版其旅遊經歷。在其遊記中,蕭敘述他在「阿爾吉爾王國」境內的山上發現大量的古代遺跡,而且山上居民膚色竟然與附近其他住民有相當大的差異:

他們的膚色絕不是黑色而是白色與紅色;而且他們的頭髮是深黃色,不是其他卡比爾人(Kabyles)的黑色。雖然他們是回教徒,且口操卡比爾人的語言,但是上述的特徵使我們推論:這些人如果不是波寇披厄斯所提到的族群(theTribe),至少是汪達爾人的某些殘餘。這些人雖然在當時被逐出他們的堡壘,且四散於非洲家庭中,之後他們很可能找到一些機會聚集而形成聚落,而且重新復原。

或許是因為這個黃髮、淺膚色族群居住於北非山區,這位英格蘭旅遊者採取比較審慎的態度,不敢遽然將之與波寇披厄斯著作中描繪的內陸白人族畫上等號,轉而設想這群高山白人可能是古代汪達爾人殘留於當地的後裔。蕭的看法日後被英國史家吉朋(Edward Gibbon,一七三七至一七九四年)採用,寫進《羅馬帝國衰亡史》有關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征伐北非汪達爾人的篇章之中。

一七六八年,蘇格蘭探險家布魯斯(James Bruce,一七三○至一七九四年)開始進行北非以及衣索比亞的探險,目的在於尋找尼羅河源頭。雖然他的探險完成於一七七三年,但是旅遊的經歷卻等到一七九○年才出版。在其《發現尼羅河源頭之旅》中,布魯斯提到非洲赤道地區的住民是白人:

北緯十三與十四度,有一些黑人民族,但在這些民族的南方,於緯度十度之處,幾乎在赤道的正下方,所有的居民都是白人。

除了加上較為現代的緯度座標之外,布魯斯這段簡短的敘述與波寇披厄斯的記載實在高度類似。雖然布魯斯筆下的赤道白人帶有抄襲嫌疑,但是他的非洲探險經歷卻促成了一七八八年,「促進非洲內陸探險協會」(Association for Promoting the Discovery of the Interior Parts of Africa)在倫敦成立。

這個由英格蘭博物學者班克斯(Joseph Banks,一七四五至一八二○年)倡議成立的協會,其目的在於提升當時學界對於非洲內陸的認識,尤其致力於西非探險,企圖尋找尼日河的河道及其起源地。在其成員資助之下,該協會陸續派出多位探險家到非洲探勘,並出版這些探險者的日記或報告,以對照古代地理著作中的紀錄。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