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宋怡慧《用書打怪》:《魷魚遊戲》給學生上一堂墨子的「魯蛇逆襲課」

文:宋怡慧

社會生存力:《魷魚遊戲》給學生上一堂墨子的宋怡書打上堂「魯蛇逆襲課」

《魷魚遊戲》(Squid Game)播出後沒幾天就攻下Netflix 全球收視冠軍的寶座。這齣戲,慧用它談的怪魷是人性善與惡的拉扯。導演透過韓國童年時期熟稔的魚遊魷魚遊戲,試圖和觀眾談階級、戲給學生移工、魯蛇性別、逆襲勞資等議題。宋怡書打上堂它表面看似給予社會底層階級一次重新扭轉人生的慧用「公平」機會,殊不知其中卻暗藏玄機。怪魷儘管,魚遊它給予玩家可以中止遊戲的戲給學生選擇,但中止之後,魯蛇再次重返現實生活,逆襲玩家的宋怡書打上堂日子卻不一定會比較好過。

因為遊戲背後主宰生殺大權的,終究掌握在上位者的手上。遊戲規則的制定者,不是大多數的參賽者,而是少數高高在上的權力者。男主有其可憐卻也有可議之處。在工作職場載浮載沉,得不到幸運之神的眷顧,自己卻不思振作,逕自使其成為社會邊緣人、甚至是魯蛇。妻子無奈下與之離婚,沒想到,自己卻在女兒生日當天,輸光手頭僅有的籌碼,甚至,家中還有個嚴重糖尿病的母親要照料。

命運的重拳擊來,人生沒有悲催,只有更悲催。當一個人連基本生理需求都無法滿足,如何再談安全感?我們又要怎麼去要求他對所處的環境或身邊的人產生隸屬與愛?我在《魷魚遊戲》看見的是:男主被呼巴掌,韓美女靦顏求生,甚至犧牲尊嚴倒戈。如此寫實的情節,不禁讓我思考:一個人若連自尊都不要時,他們深陷困局既絕望無助,這是多麼荒謬的矛盾心情?

四百五十六位來到這個遊戲的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難言的血淚故事,又存有為活下去而奮力一搏的念頭,因此大家都有不得不參與的理由。

「一二三木頭人」看似童趣,但你的生死竟在一動一靜之間就無情地被決定了,像極我們在職場裡的兩難處境,你要乖乖聽話,還是要勇敢做自己?跋涉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從陶淵明到蘇軾,從關漢卿到蒲松齡,哪一位文豪不是在科考仕途路上,猶豫著要繼續玩下去,還是要選擇不玩了而棄權?

或許,人生也像「椪糖」的關卡,當你仕途飛黃騰達時,抑或是官宦浮浮沉沉時,通常,成功取決的不只是能力,還可能是運氣。諸葛亮選擇劉備,而非曹操;那是因為他看到自己在劉營,可能擁有大展長才叱吒風雲的機會;李白在夜郎兵敗,讓宗氏傾盡一切救其脫困,詩仙在詩壇曾不可一世,最後落得夜郎自大的罵名,這些生命的版本選擇是否也意味著人生不過是一場遊戲一場夢?你選擇了方向,無論好走、難走,最終,負責成敗的仍舊還是「自己」。

至於,第三關「拔河」,則是讓我想到入什麼圈,找什麼同溫層,最後你就變成怎樣的人?這是一次身分認同之戰,你要選擇怎樣的隊友,我們要一起向上提升,還是一同向下沉淪?此刻是神隊友的他,最後會不會變成讓你們功虧一簣的豬隊友?此時看起來一直放冷箭的敵手,最後會不會是拉你一把,救你脫離死劫的貴人,就像王安石和蘇東坡最後的「世紀大和解」,兩人一笑泯恩仇,成為友達間的絕唱。每個人在合作之前,當然會評估團隊的總戰力,但不是每次你都會選對戰友。或許,職場不像劇中的拔河戰,選錯隊友就會一命嗚呼,但也考驗我們與人共事、與之合作的高EQ。

整齣劇,最讓我感到痛苦的一幕是:第四關「打彈珠」,這真的是顛覆想像,讓人意料之外的情節製造懸疑的大轉折,前一關和你打天下的戰友,這次反成挑戰兔死狗烹人性之惡的悲慘對決。荀子的人性之惡,讓你發了冷顫,不知該何去何從,不禁反問:孟子的人性之善何在?我們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人之所以為人的共好與善意價值,瞬間崩盤,對照斑斑史冊那些只可以共苦,卻無法同甘的歷史人物,你倒也明白:人性魔王大關卡會出現在重大人生抉擇處,出現來考驗你對善與惡的信念是否堅定?

第五關是跳玻璃橋,這關考驗著你必須記住前人選擇的方向。無論他的腳步是對還是錯,你都要緊緊牢記,才能讓自己得以脫困。這是否意味著「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劇中幾位配角因選擇的錯誤,產生喪命的結局,看似無法挽回的悲劇,回到真實人生並非如此。人生處處有溫情,有時候,你選擇錯誤了,生活可以進行重設,即便繞遠路了,還是可以回到正途,甚至迷途不覺見花開。雖說戲如人生,但人生犯錯了,只需要從錯誤中修正自我,而非嚴守幾近完美的生命苛求。

最後一關就是呼應主題的「魷魚遊戲」,兒時玩伴李政宰與朴海秀無論輸贏,同樣面臨過恐懼、憤怒、謊言等複雜情緒,還有男主選擇友情想棄賽的一幕,都讓我明白:日常生活,傷害自己最多的,可能是最親、最愛的知己好友、枕邊人,一如自己常把生活所有的壓力,沒有保留地往親友身上傾倒,這種情緒「丟包」,以及會任性地「情緒勒索」都是習以為常的惡習,難道自己最珍視、最喜歡的友伴家人,反而因自己的陌視而受到彼此傷害的磨難。

COVID-19襲來,《魷魚遊戲》透過韓國人兒時常玩的遊戲,把它設計成人性善惡抉擇的大戰,每個國家同樣會面對政治立場對立、社會階級、移民問題,在上位者布達政策之後,不只會讓人民生活陷入苦與樂的局面,也帶來是否公平正義思辨的內在探問。

看完《魷魚遊戲》之後,正在進行墨子〈公輸〉的講授,我想讓學生思考的是:墨子提倡非攻與兼愛,並不是要弱者坐以待斃,而是讓弱者自行培養能力,即便面對攻擊也有能力與條件反擊,也就是所謂的「魯蛇逆襲」。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