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西半球最貧窮之國」的荒謬悲劇:多明尼加對鄰國海地發動「香菜大屠殺」

文:柯睿信

日前,西半香菜我國友邦海地總統摩依士於7日凌晨遭到槍手襲擊斃命家中,球最引起全球譁然,貧窮這突如其來的荒大屠悲劇,讓全世界再次把目光放到了這個「西半球的謬悲明尼最貧窮之國」,一時間許多海地的劇多加對相關報導、文章也隨之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鄰國

有人聚焦在刺殺案的海地幕後黑手是誰,有人則更乾脆寫了一篇長篇大論把這個國家的發動悲慘歷史歷數一遍,不過,西半香菜同樣的球最一個國家,此番事件倒是貧窮讓小編想起了之前在歷史書裡隨意亂翻時的意外發現,一個有關海地、荒大屠到現在都還很令小編印象深刻的謬悲明尼荒謬史事——香菜大屠殺。

放眼世界各國的劇多加對歷史,大概沒有一個國家的身世會像海地如此悽慘了,身為拉丁美洲第一個脫離殖民的國度,海地的反法起義揭開了拉美各國獨立的序幕。然而,雖然拔得頭籌,但兩百年來,這個國家卻始終沒能建立起一個和平繁榮的穩定家園。

時至今日,極度的貧窮與誇張的犯罪率,仍然在社會各個角落無日無之地蛀蝕著這個國度。從歷史的脈絡來看,海地如今陷入這般田地,固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這個國家數不勝數的獨夫民賊所致,但與鄰國那不睦的關係,或許也是加劇這場災難的原因之一。

海地這個國家坐落於加勒比海,一座形似獨角仙,被稱為伊斯帕尼奧拉的島上,在這座島上,海地與它東邊的鄰居多明尼加各佔一方。然而,雖然同處一島,但這兩個國家的文化經濟卻是天壤之別,究其原因,原來是因為海地是受法國殖民;而多明尼加則是受西班牙殖民。

照理而言,旁邊有一個不同文化的鄰居其實也算不上什麼壞事,但到了海地這裡,這種差異卻直接升級成了國仇。在對抗殖民者的過程中,海地與多明尼加並沒有達成和睦的共識,反倒因為文化差異而開始結怨。

往後的日子裡,海地曾多次入侵、佔領多明尼加,而多明尼加也誓死反抗,一次次發動復國戰爭,把這群不請自來的侵略者打回老家。兩國就這麼互相折騰不醉不罷休,直到後來美國介入,兩國的紛爭才暫時消停了一會,不過,這種「消停」也僅止於兩國不再有大規模的戰爭,但在無形之中,這種對彼此的仇恨,卻依然在兩國的國境藩籬之內,無可遏抑的蔓延著。

AP_371216014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1937年的海地首都太子港

在歷年的戰爭中,海地多數都是擔任攻方,而多明尼加只能被動防禦,然而,經過時間的流轉,這種你攻我守的態勢卻在悄悄的改變。多明尼加在這段美國介入的和緩期,遇上了幾位英明的統治者,他們將多明尼加的政經重新拉回正軌,讓多明尼加的國力提升不少。

相比之下,海地的命運則顯得超級倒楣,數十年內,上台執政的領導人如走馬燈似的換,但總是離不開爭權奪利的無謀兵痞,而層出不窮的政變民亂,更是讓這個國家不進反退。到了20世紀初葉,海地已經與多明尼加攻守易形,成為屈居下風的守方了。

1930年,世界陷入了經濟大蕭條的漩渦之中,各國政壇受此影響動盪不安,而多明尼加也在這一年爆發軍事政變,迎來了一位新的統治者——拉斐爾・楚希約(Rafael Trujillo)。就世界歷史的角度來看,楚希約只是一位籍籍無名的小咖,但就是這麼一位默默無名的小人物,卻與後來在德國執政、還發起世界大戰的納粹黨領袖希特勒有著不少共通點。

在外貌上,楚希約留著一撮與希特勒相仿的小鬍子,而在施政的舉止上,這兩個人更是氣味相投,不但都喜歡個人崇拜、給自己創封號(希特勒被稱「元首」,而楚希約則人稱「大頭目」)更同為不折不扣的民族主義者。

希特勒仇視猶太人,認為他們汙染了高貴的雅利安民族,而楚希約則痛恨海地人,認為多明尼加的海地人已使多明尼加人的純潔血統遭到玷汙。兩人的種族主張是如此相似,現在看來簡直讓人不寒而慄,然而更要命的是,當時他們兩位,卻都得到了全體國民的熱情擁戴。

一位具有強烈反海地傾向的領袖,還擁有如此堅固的民意基礎,這兩個要素融合在一起,用膝蓋想也知道對海地人而言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果然,這種不祥的預感後來演變成了現實。

1937年,當希特勒還在苦思猛想如何處理猶太人的時候,楚希約已經先行一步,決定先來「清掃門戶」。不過,一個擺在眼前的難題是,多明尼加人與海地人膚色相仿,那要怎麼區分誰是海地人呢?值此難為之際,楚希約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方法——語言差異。

1937年10月,在楚希約的一聲號令下,多明尼加軍隊扛著刺槍,帶著開山刀全副武裝的向海地邊界開去,而與這些武器一同被攜帶的,還有幾乎人手一把的「巴西利」(又稱香芹),看起來十分的格格不入,不過很快地,這些蔬菜就發揮了他們真正的用途。

只見多明尼加軍人到達邊界後,開始把邊界的海地人集中起來,接著高舉手中的巴西利,逐個審問海地人這是什麼東西,如果對方不能以流利的西班牙語發出巴西利的西文「perejil」而是帶有一點法語特色的濁小舌擦音,那麼就當場處決格殺勿論。

靠著這種「語言隨堂考」的方式,最終,多明尼加軍隊屠殺了近三萬的海地人,留下滿坑滿谷的屍體後揚長而去。事後,楚希約更假裝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若無其事的繼續開墾邊界地區,直到後來東窗事發,美國向多明尼加施壓,要求其必須賠款給海地的死難者家屬,楚希約這才不情願的賠了一些錢。

然而,比大屠殺更令人寒心的是,這些多明尼加的賠償金,到最後竟全都進了海地腐敗官僚的口袋裡,而那些真正在屠殺中遭難的受害者家屬,最終只拿到了約兩美分、少的可憐的賠償金。在外國入侵與內部腐敗的交互影響下,海地人民無疑成為了整場禍事最悲哀的犧牲者⋯⋯。

AP_540604014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1954年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與楚希約擁抱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