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降維打擊後的升維思考(一): 從太平洋北岸加拿大與南島台灣兩地的原住民傷痛談起

文:江珮歆

前言

在歷史的降維加拿過程中,「降維」常常發生,打擊大與的原當一件事物賴以維生的升維思考傷痛要素被剝奪或破壞時,就像城邦跟國家,從太被攻破了之後,平洋內部豐沛的北岸文化及生活,都只剩下斷垣殘骸,南島其結果可視為遭受了降維攻擊。台灣談起比如新科技或新發明的兩地出現,而減少對復古與舊時事物的住民需求,換新是降維加拿對汰舊的降維。

在機器學習及統計學的打擊大與的原領域,降維(Dimensionality reduction)指的升維思考傷痛是將數據從高維空間轉換到低維空間,使轉化過的從太數據保留其原始的一些有意義的特性,並能在理想情況下接近其內在維度。平洋

降維的其中兩個舉動:「變量選擇」及「特徵提取」都是對目標資料純化,保留被視為有意義的內容,剔除次要的訊息,這樣的行為讓數據的分析更加準確、避免雜訊,進而預防維度災難(the curse of dimensionality),因為當維度增加,就會容易遇到各種問題場景,原始數據因為在分類模型中稀疏分散而致使分類能力下降。

歷史上對於文化的降維,對照到人類族群的互動,其結果可視為執行了「變量選擇」及「特徵提取」的純化過程,就如同普遍殖民者對原住民族的同化政策,選擇「文明」的特徵及降低不符合「歐洲文明」的多樣性特質,促使分類的扁平化與統治的便利,可以提前避免許多未知或未解的問題。

文化思想的裂變與統一,翻轉大環境固有的信念與輿論,流行一時的趨勢降維後便不再是主流。原民維度多次被不同殖民統治族群進行打擊,包含自然、土地、語言、口述歷史等,這就像科學上的降維過程,傳統珍貴知識與技術組成的必要條件不再復現,致使文化遭受降維打擊,難以延續。只留下遺跡、風聲跟嘆息。

分別在大平洋北岸及南島的加拿大與台灣的原住民族,有著類似的歷史經驗及文化認同情結,現在所面臨的生存議題與和解的轉型正義其途徑或許曲折,但目標一致。雙方的文化皆遭受到降維打擊且瀕臨文化或語言的消亡,加拿大的傷痛來自於寄宿學校系統(Canadian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 system),而台灣則是在鄒族少年湯英伸被槍決後,群眾意識到同化與族群融合只是童話,必須有所改變。

兩個事件對於各自原住民族群體皆有在歷史及政治政策上的重大涵義,點亮了原住民族的生存困境、族群融合過程、激發族群意識,影響原住民族權益爭取運動。

本文分成八篇,將比較與對照兩地區的真實事件,從雙方國家的傷口出發舉例藝術作品談起,這個傷口不是一開始外來族群侵略的傷口,而是在族群融合及外族統治之下的社會地位、環境政策影響「教化」而產生的,這個教化不只是對原住民族本身,也塑形了其他族群對原住民的既定觀點。

被安靜切割的傷口,隱藏在真實底下,這些事件,掀開了在歷史情結之下的壓抑,使原住民族的權益被正視,後續的和解以及原住民族在回返自身文化、傳統的認同上,包含:生存環境、身份認同、女性文化、祖靈精神等(江珮歆 2021)。

當代的原住民族開始向「升維」思考及邁進,升維不只是還原過去或把殘缺的片段縫補填滿,更需要突破現狀追求更好的進化,許多文化尋根、傳統復甦等,不同面向的議題交織成相互影響的維度,正向及反向作用力連橫錯縱,重新建構密不可分的網狀文化觀。

這正是當代原住民族及相關人士正在進行的努力。抵抗是為了文化維度的生存,爭取的是打破既有層級、時間、邊界、位置、結構,藉由躍升、更新、拓展、重建的方法來提供解決問題的可能性(江珮歆 2021)。

傷口下的真實所為即降維

加拿大將原住民日訂為每年的6月21日、台灣則為8月1日,在這炎熱的夏天曾發生過很多事,2021年在加拿大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和薩克其萬省(Saskatchewan)被發現的無名墳墓與遺骸不斷增加,累計已經超過5000個了,沉痛與悲傷的熱漩氣流,已經成為具體的行為,當年7月1日加拿大國慶日這天,兩位女王的雕像被推倒並破壞掉其中一位的頭部。

RTXDW7JR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加拿大抗議人士高喊「種族滅絕不值得驕傲」口號,並將英國女王維多利亞雕像推倒洩憤

距今30多年的1988年底,在台灣嘉義車站前的吳鳳銅像被破壞,這場活動不只是原住民族的努力,還有各族群漢人的青年們,他們鋸斷銅馬的腳,借用貨車的拉力將銅像扳倒。

如同加拿大是為了抗議不公的政策,台灣的民族拆除的是銅像背後的象徵意義:統治者長期以來的史觀霸權(台灣回憶探險團 1988)。對原住民族有錯誤負面刻板印象的吳鳳英雄式、甚至神格化故事傳說,對原住民的歧視與污名正式被從課本裡刪去,歸還歷史真相,地區的所屬部族正名為鄒族,土地的命名與相關沿用也隨之更正。

連同好幾個原住民族一起開啟了重建其傳統與家園的無盡道路。催生這起運動的環境除了解嚴後原住民族的正名,還有1987年被判死刑的鄒族青年湯英伸事件。湯英伸即為受到「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圖2Photo Credit: 林宗正
1988年12月31日,吳鳳銅像倒地,林宗正牧師雀躍飛騰

對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是對不同族群維度的打壓。這些歧視包含外來者的高級與原住民族的低下(台灣回憶探險團 1988),夷將.拔路兒(Icyang Parod)在回憶起吳鳳銅像事件說道:「我們被教導,原住民是非常野蠻的民族,竟然殺死這麼偉大的吳鳳。甚至到了就讀中學時,都想盡辦法不要讓人知道自己是原住民。雖然近視才100度,還刻意戴上厚重眼鏡,遮掩臉龐深邃的輪廓。(陳逸凡 2019)」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