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矽谷傳說臥底報告》:蘋果「有需要才能知道」的企業文化,讓我覺得彷彿在為中情局工作

文:尼可Nicolle

保密防諜

蘋果的矽谷企業文化迥異於矽谷其他的公司。有之前TuneIn軟體測試的傳說經驗,這回我上手的臥底為中速度快多了,但對公司出名的報告「搞神祕」所衍伸的種種規矩,我感到震驚與無所適從。蘋果

多數時刻,有需業文我覺得自己彷彿在為中情局工作。知道

雖然我早就簽了保密協議NDA(Non-disclosure agreement),化讓但他們顯然無法充分信任新晉的彷彿員工,剛就任的情局前三週,我完全不知道到底要做什麼專案。工作雖然沒有明說,矽谷但我心知肚明,傳說這三週其實是臥底為中試用期,公司要觀察我是報告否可靠、不會洩密。我被警告:「曾有同事不小心洩露受訓的內容,隔天就被革職了。

門禁管制的說明會令我記憶猶新,我們進入每一棟建築時,被要求務必刷員工識別證,蘋果的員工再三強調:「絕對不能讓別人尾隨你進來。」有一次丹麥的測試員尾隨同事進餐廳,馬上被公司的人禁止,好像在抓現行犯似的。

每當公司要執行高度機密的新專案時,保密措施更是滴水不漏。

這一天,Producer(製作人)會提早抵達辦公室,偌大的白色房間異常安靜,空氣中隱隱透著一股不安的氣氛。我們一抵達辦公室,屁股還沒坐熱,就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公布哪些產品和語系的測試員,即將要被「圈禁」。

緊接著,Producer用黑色的簾幕,將辦公室一側的座位,整個包圍住,成為「非請勿入」的禁區。按照典獄長的指示,我們像沒戴手銬的獄卒,魚貫移動到禁區就定位,整個過程其實有點蠢。為了嚴防每一個可能的漏洞,我們的手機被沒收,統一放在另一個房間,下班才能跟典獄長領取。Producer再三告誡:「不能跟任何人吐露專案的內容,就連你的老爸或老婆也一樣。」

神祕專案通常會進行一到兩天,公司只對員工透露有限的訊息,你不會對專案有全面的了解,只會得知「你需要知道的事情」,像是完成期限、在什麼設備做測試。測試時也不太鼓勵各國測試員交流溝通,搞得每個人噤若寒蟬、神經兮兮的。

有需要才能知道

上述故事,正是蘋果「有需要才能知道(need-to-know)」的企業文化。公司不鼓勵員工談論正在進行的專案,並刻意把團隊裡的小組分開,規定員工不能參與別人的專案。很有可能同事就坐在你旁邊,但你不知道對方做什麼。

每次開會前,會議召集人必須到公司內部的網站,確認所有與會人員都簽了保密協議,網站包括所有專案的代碼、安全層級,和負責該專案的員工。一位負責iPad的前專案經理表示,「曾經有人沒有簽NDA,被當場請出會議室。」另外,員工不該對主管談論所負責的案子的細節,除非主管簽了保密協議。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種文化的好處是,讓員工更能專注自己的任務,有限的資訊也讓員工很難玩辦公室政治。但在缺乏足夠的資訊之下,有些經驗無法分享,例如,新人在專案上遇到困難,沒辦法主動向進行類似專案的人求助,因為對方得遵守保密條款。

除此之外,公司沒有組織圖,唯一的線索是內部通訊錄,可以查到每位員工的姓名、部門、直屬主管、電話、電子郵件,但很難由此判斷一個人從事的專案。我們就像蒙上眼、訓練有素的臥底,每個人只知道片面情報,不知道可能危及其他同伴的資訊,只有公司少數的高層知曉全貌。

諷刺的是,這幾年要求企業更開放、透明的訴求,成為不可逆的趨勢,所有的商管書幾乎都在談論企業透明度的重要性。但全球最成功、市值最高的企業,卻反其道而行。

事實上,保密文化對員工的健康是有影響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麥可.史列皮恩(Michael Slepian)的研究發現,越常保守祕密的人,越容易認為自己會因此變得不幸福,且自認為越不健康。難怪我在這裡工作時,時常感到焦慮,有的同事甚至出現失眠、掉髮等症狀。

這種保密到家的企業文化,始於蘋果具傳奇色彩的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n Jobs)。

美國鴻海

蘋果的員工對於已故的賈伯斯,有近乎宗教般的崇拜,他們喜歡訴說怎麼跟賈伯斯在走廊相遇,賈伯斯說了什麼,以及他的傳奇事蹟。

我朋友Rick之前是這間公司的產品經理,有一次在員工餐廳點墨西哥捲餅,他和後面的人點了菠菜口味的麵皮,餐廳剛好用完麵皮。「我第一次看到有人跑步去拿麵皮。」此時,他的同事走了過來,Rick跟同事打招呼,那人完全沒理睬他就走了。

他納悶不已,直到餐廳員工拿麵皮回來後,Rick回頭一看,發現後面站的,竟然是賈伯斯。Rick手心冒汗,對賈伯斯說:「你可以先沒有關係。」賈伯斯冷冷地對他說:「我讓你先,因為我想讓你先回去工作。」

賈伯斯在2011年離世,但他的影子充滿公司的每一個角落。

無限迴圈一號員工餐廳旁的走廊,牆上掛著一幅黑白照片,已故的賈伯斯身穿招牌黑色高領毛衣,單手拿著筆電,一臉意氣風發的樣子。走到底端,牆上是賈伯斯的名言:「如果你做了一件事,結果還不錯,那麼你應該去做一些其他更精采的事。不要糾結太久,只需弄清楚接下來要做什麼。(If you do something and it turns out pretty good, then you should go do something else wonderful, not dwell on it for too long. Just figure out what’s next.)」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