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台灣國寶級舞蹈創作者劉鳳學辭世享耆壽98歲,文化部呈請總統褒揚

國家文藝獎得主劉鳳學辭世,台灣文化部呈請總統褒揚

(中央社)行政院文化獎、國寶國家文藝獎得主劉鳳學昨(17)日辭世,級舞享耆壽98歲。蹈創文化部長史哲聞訊後深表哀悼,作者總統文化部呈請總統明令褒揚。劉鳳

史哲在文化部發布的學辭新聞稿中表示,劉鳳學本身就是世享歲文一部台灣當代舞蹈史,畢生奉獻台灣舞蹈的耆壽推廣與發揚,作品融合古典與現代,化部在舞蹈創作、呈請唐樂舞重建、褒揚儒家文化與舞蹈暨原住民舞蹈等面向貢獻卓著。台灣

史哲說,國寶作為當代台灣國寶級的級舞舞蹈創作者,劉鳳學以親身實踐完美體現所秉持尊重傳統、創造現代的理念,成為後世典範。

劉鳳學出生於1925年,自幼學習古典芭蕾,1950年代開始接觸並投注心力於台灣原住民舞蹈與文化的研究,1965年赴日本研究進修,並於日本宮內廳鑽研唐代樂舞,追尋東方舞蹈的源頭。

1976年劉鳳學創辦「新古典舞團」,並將演出、教學、研究與推廣成果予以系統化整理,將超過百支舞作舞譜以電腦數位化記錄,堪稱台灣舞蹈先驅。

劉鳳學一生獲得無數獎項肯定,1987年獲民族藝術薪傳獎、1991年獲國家文藝獎特別貢獻獎、1997年為第1屆國家文藝獎舞蹈類得主、2014年榮獲教育部首屆藝術教育貢獻獎終身成就獎、2016年獲頒總統二等景星勳章、2021年獲得國家最高文化獎項行政院文化獎,是台灣舞蹈界最具指標性的大師。

1圖片來源:財團法人新古典表演藝術基金會提供 via 文化部新聞稿
舞蹈大師劉鳳學一生獲獎無數,曾獲美國國際舞蹈研究委員會(CORD)傑出舞蹈學者、國家文藝獎、第40屆行政院文化獎,以及總統二等景星勳章等殊榮。
劉鳳學舞作追求文化深意 獲行政院文化獎Photo Credit: 新古典舞團提供 via 中央社
舞蹈家劉鳳學的現代舞重視民族文化的本源,同時在作品中展現個人對時代、整個社會及生活體驗的反思。

台灣舞蹈界巨人,劉鳳學畢生奉獻追求完美

(中央社)國家文藝獎得主劉鳳學昨天以98歲高齡辭世。劉鳳學氣質雍容,畢生奉獻舞蹈,作品視野遼闊,在舞蹈上的成就難有人出其右,追求完美,堪稱台灣舞蹈界巨人。

劉鳳學經典舞作「布蘭詩歌」2022年才由新古典舞團復刻重現,雖然劉鳳學已經臥床,但已經讓觀眾看見了「劉氏肢體」的老派迷人,也看見劉鳳學在舞蹈領域所追求的完美境界。

劉鳳學1925年出生於黑龍江中俄交界,從小就與白俄羅斯孩子一起學芭蕾與現代舞,但了解西方越多,越想知道自己的文化。1949年劉鳳學來台,開始對台灣原住民樂舞產生興趣,並致力中國舞蹈鑽研。劉鳳學曾說:「文化不是割裂的,而是像水一般源遠流長,從古代一直流到現代,因此我要向上游去追溯。」

劉鳳學一生受美國舞蹈家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影響很深,葛蘭姆曾說:「傾聽祖先的腳步聲。」劉鳳學多年來深刻探索歷史,已經內化成核心精神,她熟讀中國二十五史、日韓史,甚至中東、中亞歷史也多涉獵。

劉鳳學曾編創「沉默的飛魚」,藉由現代舞技巧及現代劇場元素,重新詮釋擁有百年歷史、連結土地與海洋的原住民舞步,並展現原住民「善靈」與「惡靈」的宗教觀及生命理念。舞作中舞者必須模仿海面上此起彼落翻騰躍起的飛魚,當時劉鳳學曾說舞名叫作「沉默的飛魚」,「但一點都不沉默」。

劉鳳學對於唐朝古樂舞的重建也深具貢獻,她認為樂舞譜要演出才有意義,沒有實體演出,就只是桌上的音樂舞蹈。劉鳳學也曾帶領新古典舞團到中國西安演出唐樂舞作品「來自唐朝的聲影」,也讓唐朝古樂舞重新被世人看見。

劉鳳學親近學生也是舞蹈系教授張中煖低調表示暫不受訪,但提供劉鳳學得到行政院文化獎時的文章作為心情描述,「老師以挺立的身軀、自律嚴謹的態度,帶領我進入、體驗曼妙美麗的舞蹈世界。」

張中煖說,劉鳳學一生求知若渴,好學不倦,終身學習,家中滿堂書香,「老師的生命長度、寬度與厚度,太過豐富多彩,可望不可及。」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劉鳳學是偉大的藝術家,謙卑又大器,過去曾在排練室遇到,「她對人非常親切,真心誠意」,劉鳳學過去在國家兩廳院前身國家劇院及音樂廳營運管理籌備處擔任主任時,「她的溫文儒雅、包容與勇敢為兩廳院的精神定了錨」。

台灣著名的戲曲樂師柯銘峰過去曾經是新古典舞團的舞台監督,他受訪時表示,劉鳳學對待學生與舞者非常嚴格,但是學生與舞者都非常敬仰與崇拜她,這也讓師生情誼非常緊密,他自己很感動。

台灣原民文化志業基金會執行長林惟華表示,目前「劉鳳學全冊」已經出版2卷,年底會出版第3卷,都是劉鳳學撰寫關於唐樂舞的內容,其他部分劉鳳學也已經整理出許多資料,學生後輩都會將它完成。

新聞來源

  • 台灣舞蹈界巨人 劉鳳學畢生奉獻追求完美(中央社)
  • 國家文藝獎得主劉鳳學辭世 文化部呈請總統褒揚(中央社)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