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當恐懼遇見愛》:恐慌本身並不危險,被它攫住才是真正的危險

文:大衛.里秋

恐慌發作

當我們覺得自己軟弱無力時,當恐的危會感到驚慌。懼遇見愛軟弱無力的恐慌意思是指,無法做到身體透過分泌腎上腺素要我們做的本身並不被攫事:逃或戰(flee or fight)。我們遇到了看似無法避免的危險危險,而且覺得自己沒有能力面對它。住才真正

生理上,當恐的危大腦透過神經將信號傳達給腎上腺,懼遇見愛刺激腎上腺素(恐懼)和去甲腎上腺素(憤怒)釋出。恐慌每一次憤怒形成的本身並不被攫腎上腺素都含有四種分子!去甲腎上腺素讓我們保持警覺,危險也幫助我們集中精神;腎上腺素則幫助我們可以馬上戰鬥或逃走。住才真正它的當恐的危自動啟動機制如下:

  • 唾液與黏液的分泌急遽減少,以使更多空氣送達肺部。懼遇見愛
  • 汗腺分泌增加,恐慌降低體溫。
  • 血壓升高,把更多血液送進腦內。
  • 白血球更有效率地攻擊感染之處。
  • 呼吸速率加快。
  • 瞳孔放大,視力增強。
  • 消化蠕動速率降低。
  • 肝臟從腎上腺收到憤怒即將發生的信號,使更多血糖進入血管。

腎上腺素從激增到恢復正常,需要經歷十分鐘的時間。抑制恐懼與憤怒,等於在破壞一連串正要上演的複雜身體大戲。你的抑制使得身體反應與恢復的力道減弱,讓腎上腺素殘留在體內並產生毒性。如果經常處於腎上腺素飆升的狀態,身體的免疫反應就會變差。

以上的描述可以適用一般的恐懼以及恐慌發作。你可能會經歷壓力的階段,是開始提高警覺、抗拒,然後是恢復正常。恐慌發作也可能跟生理健康問題有關,比如心臟病、憂鬱、血糖過低或糖尿病。舉例來說,如果你醒來時感到恐慌,可能是血糖過低的警訊,因為人在清晨時血糖濃度較低。如果恐慌每天都在固定時間發作,可能與飲食或禁食有關,這就應該是血糖代謝方面的問題。

恐慌發作的時間通常很短,會讓我們受傷的,是我們受到的心理脅迫,還有伴隨恐慌而來的無力感。覺得失去控制,情緒失控、每件事都失敗,以及超過忍受範圍的威脅,都是恐慌發作時的正常反應。

恐慌發作時,你不會知道你在害怕什麼,但你的心智會習慣性地掃描所有的可能性,並對恐慌本身做出解釋。你的心智想要把所有的空缺填滿,這樣你才能避開無力感。不過在真正的恐慌發作時,做什麼都沒有用。因為這是身體的自動反應,其中也許還包含許多等待被釋放的無聲尖叫。

當你處於恐懼和恐慌時,你會見到自己內心那個害怕的小孩。在處理恐懼和恐慌時,你要認清自己的內心有個成熟的大人,具有足夠的能力來處理這些痛苦時刻。如果你的家庭背景或宗教信仰剛好在助長那個害怕的小孩,而不是讓負責任的大人更加茁壯,那麼你將永遠沒辦法相信自己有能力處理情緒,你便永遠是個害怕的小孩,總是受別人的操縱。

你的家庭史和你的過去都有成人的一面,把它找出來並將其釋放,是一項非常刺激的挑戰。如果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能在宇宙間佔有一個位置,這股自信感將多麼令人安慰啊!你必須問問自己,你的過去是否曾經給過這種保證。如果答案是有,這是健康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你就必須從這點開始恢復。

當你把自己的內心調成恐懼小孩的心態時,成人的反應會自動隨之出現。你會感受到一股安適感,也會突然瞭解到你有成人的選項。你不必受到牽制,也不必感到羞愧。你意識到自己有選擇權,你可以擁有成人的力量。這都是在告訴你,你已經成功地找出療癒之道了。

茱莉葉問羅密歐,他是如何進到她的花園的:「花園的牆這麼高,是不容易爬上來的。」還記得他怎麼回答嗎?「我是憑藉愛的輕翼飛過圍牆,因為石頭圍成的藩籬擋不住愛。」愛使人勇於冒險,即使心懷恐懼也要一再嘗試。當你愛自己、也愛他人,你就會願意冒這個風險。當你一次又一次地採取果敢的行動,你將逐漸改寫那些在你生命軌跡中,因為腎上腺飆升而被登錄在細胞分子中的印記。

功課:陷入恐慌時

恐慌發作時,要容許它的存在,與之共處。要記得,恐慌會使人懷疑身體自我監測的天生能力,讓你比平常更不容易自制。

此時採用矛盾意向法(又稱逆向操作法)來與恐懼互動是很有幫助的。你在感受恐懼與恐慌時,不必帶著任何條件來認同它們的存在,也不必採取任何反擊行動。這是讓你在被恐慌完全攫住之前,把恐慌的尖牙拔掉的方法之一。你無法阻止恐慌的出現,但你可以不被它控制住。恐慌本身並不危險,被它攫住才是真正的危險。

想要與恐慌共處,還可以同時搭配另外二個建議。首先是內心專注在某個平靜的畫面(最好事先在腦中準備好),可以是某個景象、一張畫、一個形象、宗教象徵等等,在必要時可以召喚,讓你保持沉著冷靜。最好的選擇是一向都能讓你有好心情的畫面。腦中只要想著這些美好的畫面,就能降低氧氣的消耗,使你的呼吸與心跳不再那麼急促,降低血壓、緩和緊張的情緒,也讓更多血液流進大腦中。

換句話說,它會改變使恐慌發作的元素。這就像狄金生說的:「雙眼閉上就是旅行。」閉上你的眼,專注在某個畫面中,你就能脫離恐慌與無力感,一切就能平靜下來。這就是畫面的力量,也許能說明為什麼宗教圖像會被奉在神龕上,以帶來療癒的功效。

處理恐慌的最後一招是呼吸。人在恐慌發作時會過度換氣。呼吸本來該用下肺部的橫膈膜做深度呼吸,但當人處在壓力中時會轉而用上肺部,也就是胸式呼吸,這是比較淺卻更急促的呼吸。當你做橫膈膜式深呼吸、把氣吸到肺臟下方時,馬上就能逆轉出於恐慌的呼吸。

胸式呼吸是為了要因應恐懼的立即反應結果,可是現在並沒有恐懼的標的,所以此時做胸式呼吸沒有太大的效益。橫膈膜式呼吸是使人靜心的呼吸法,你可以先把眼睛閉上,每一次呼氣的時候從一數到十。你也可以告訴自己,吸氣時,正是納入來自宇宙的支持,吐氣時,則是把壓制在身上的恐慌與壓力釋放出來。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