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也应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生活生近日,常识南京传媒学院在新学期为学生开设了一门名为《大学生生活指南》的大学公选课,课程内容包括“医院看病具体流程”“做饭的必修基本逻辑”“租房注意事项”等生活常识,引发关注。生活生授课老师回应,常识这门课的大学初衷是教会大家好好生活。
据介绍,必修《大学生生活指南》目前分为四个模块,生活生分别是常识日常生活、职场入门、大学健康与安全和社交人际关系。必修授课教师傅老师不仅是生活生南京传媒学院播音主持(电竞解说方向)教师,还是常识一名专业的电竞解说员,是大学同学们口中的“网红老师”。他表示,最初想开设这门课程是因为发现很多大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技能和常识十分缺乏。
生活常识课受到欢迎,在于其戳中了大学生的软肋。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学生们特别是在城市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入校前多是家里的“宝贝疙瘩”,“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为某种普遍现象。进入“象牙塔”后,与外界接触也不多,缺乏各种基本的生活常识,对社会各个领域的运行了解甚少,以至于在遭遇困难、陷阱时常常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应对,甚至可能被不法分子坑骗,造成钱财损失和精神伤害。
大学之道,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智识的培养。现在各个渠道中的信息非常庞杂,大学生对社会生活常识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不懂生活常识,就很难快速适应社会,无法独立生活;如果不了解经济、法律、习俗等领域的底层逻辑,初入社会就很难清醒辨别是非、保持定力,容易被各种“坑”所蒙骗。因此,大学生除了专业课之外,也要修习生活常识课,以便于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各高校应清醒认识到,高等教育不仅是教授书本知识,帮助大学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树立正确人生观、成才观、择业观,提升综合素质也同样重要。高校是使学生由“家庭人”转变为社会人的中间转换器,在学校需要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毕业后走向社会要能自食其力,自如应对各种生活挑战,尽到家庭和社会责任,均有赖于对大学生的专业化培养和全面素养培育。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常识素养课就是非常好的形式。
近来,针对大学生走向社会可能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困难,不少高校尝试开设了生活常识课、法律通识课、理财课、健康素养课等常识素养类课程,深受欢迎,“一课难求”的情况频频出现。不过,当前常识素养课多为高校自行探索、设计,缺乏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导致相关课程较为散乱,部分课程质量参差不齐。
总之,大学开设生活指南课是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学生需求的必要探索。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综合素质,还能够为他们的未来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应该大力支持这一举措。
也期待相关部门能直面学生的需求,深化课程改革,统一课程设计规划,并对社会常识素养课进行分类,制定课程指导目录、内容纲要、授课标准等,供各高校参考并自主选择开设。各高校也可结合本校特点,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完善社会素养课体系,积极试点探索,并总结成功经验,用心设计课程内容,结合现实社会,突出实用性。创新授课形式,鼓励老师带领大学生组建各种社会常识素养活动社团,引导大学生通过社团交流、模拟演练、拍摄情景剧、翻转课堂等,掌握相关社会生活知识和技能。期待更多高校能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陕西宝鸡:“六个强化”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落细
- 楊明《情味香港》:香港客居歲月倏忽而過,心裡想起魚丸在我生活裡串起的記憶
- 有序生活、自我照顾…疫情下“星星的孩子”的特殊网课
- 四川成都:职业技能培训类投诉成热点 涉及优美团聚、嗨学等企业
- 甲醇中二硫化碳溶液标准物质:为化学实验提供准确依据
- 湖北:亮牌督办学校食品安全整改
- 立院爆2確診卻僅「同層員工PCR」 林楚茵批消極
- 报名火爆!11月24
- 浙江出台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文件
- 安徽将开展临时用地监管专项清理整治_
- 马克龙朔尔茨为拜登辩护,拜登却又口误了
- 日本長野槍擊案釀3死包括2警員 疑犯在逃
- 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菜叶类生物元素分析标准物质
- 烏克蘭向北約發最後通牒 要求啟動北約成員進程邀請
- 北市擬不公布大眾運輸足跡 黃珊珊:以「風險高低」判斷
- 上海夜间经济综合指数持续位居中国首位
- 宝兴县外出取经 探索有机茶发展方向
- 腾讯混元大模型将拥抱开源
- 「如果你害怕失敗,那你就有可能會失敗」:NBA傳奇球星Kobe Bryant生前的25句話
- 北京购房新政!首付最低20% 贷款利率3.5%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