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慕明:美国制造台海灰色冲突,保台还是毁台?
中国台湾网6月6日讯 台湾新党前主席郁慕明5日在台媒“中时新闻网”发表文章指出:随着美国沦为“衰退中的郁慕霸权”,统治美国的明美政客、军火商已难再有雄才大略,国制他们要的造台就是短线的利益,就是海灰毁台炒作两岸“灰色冲突”的危险游戏。 郁慕明指出,色冲蔡英文上台6周年,突保台还两岸关系也僵持对立了6周年,郁慕加之俄乌战争至今未已,明美台海处于高度紧张。国制当此情势下,造台拜登又主动挑事,海灰毁台借访日之机抛出所谓“保台”论,色冲一时台湾蓝绿政客皆额手称庆,突保台还似乎真得到美国怎样的郁慕“承诺”一般。 郁慕明指出,这种“松一口气”的侥幸心理,源自拜登去年突从阿富汗撤兵后,台湾社会就弥漫的“疑美”论:别说当年尚有正式的《中美防御条约》,美国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告知蒋经国断交、废约、撤军,何况如今美国根本对台毫无派兵承诺,连要毁约都根本无“约”可毁! 故而当拜登在日本答媒体时,称一旦大陆对台动武,美国将会“防卫”台湾,立即引发外界联想:拜登是否已改变对台战略模糊,做出未曾有过的承诺?尤其拜登接着解释,说“这是我们做过的承诺”(it's a commitment we made),更让不少亲美派大做文章,大吹拜登“保台”论。 然而,玄机就在“做过的承诺”这几个字。既是“做过的承诺”,那就限定了拜登所谓“保卫”台湾乃是按“做过的承诺”而行。根据美国声称“一中政策”几大基础,即《台湾关系法》、中美三公报、对台“六项保证”,都仅宣示美国关切台湾问题和平解决,并为此“提供”台湾“自卫”所需武器。 郁慕明指出,拜登刻意玩擦边球制造话题,用所谓“保卫台湾”制造模糊空间,自是他处心积虑挑衅之举。一方面,似乎如外界所言,拜登想更加清晰“挺台抗陆”;但另一方面观之,其仍保留对“保卫”模糊的定义,拒绝对台真正承诺。这即是我一再警醒,美国赤裸裸将台湾当成一张牌,其要的是两岸高度对立的“灰色冲突”,借此压制、压榨大陆。美国制造“灰色冲突”,绝非是为台湾安全,而是愈紧张愈好,愈紧张愈有利可图。 郁慕明认为,美国对台同时有上中下三策:最上策即发动各种威逼利诱,望能让大陆自己退却,削弱“一中”、助长“台独”。中策即一旦发现大陆统一的能力、意志无可动摇,便趁统一前哄抬台湾牌价码,大捞一笔之后“弃台”,避免与解放军冲突。至于下策则是毁坏台湾岛内设施,煽动台湾“敢死队”与解放军打焦土战,就算最后大陆仍拿下台湾,接收的也将是近乎废墟的大烂摊。 美国海军出版社发行的期刊,最近就刊登了前美国军官撰写的文章,直指美国应准备好“毁台”预案,评估解放军已具备快速登陆台湾的能力,届时只有果断切断岛内光电通讯,训练台湾军民下海打游击做炮灰,争取美国裁量如何出手的时间。不少台湾人对美国专家这种“毁台”想法颇感讶异,但其实只要想通美国主动制造两岸冲突的核心思维,就不难看懂美国“保台”、“弃台”、“毁台”的三合一思维。 郁慕明指出,随着美国沦为“衰退中的霸权”,统治美国的政客、军火商已难再有雄才大略,他们要的就是短线的利益,就是炒作两岸“灰色冲突”的危险游戏。 这种危险游戏,说穿了就是玩火,就是名为“保台”实为“毁台”的勾当。一旦美国当权的军工复合体不愿收手,拿中国的核心利益作他们的筹码,最终也只能拿实力一较高下,战争在所难免。到时狭路相逢勇者胜,比的便是各自肯为台湾问题付出的决心与代价,而最讽刺的就是那些感恩美国的政客,明明最怕情势走到摊牌,却又替这样的发展大大帮推了一把!(编辑/李杰 审校/ 齐晓靖)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北京市直播带货合规指引》发布
- 重新思考N號房:如果女性自願參與、男性付費自由觀看,就是「你情我願、皆大歡喜」嗎?
- 最新研究:憂鬱症可能是自我概念失調的精神疾病,「過度反芻性思考」與嚴重度有關
- 【散文】張亦絢《感情百物》:尷尬的是,其實我並不十分喜歡彩虹旗
- 雅安市人民医院举行“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
- 【圖輯】吃這些藥不要吃柚子:哪些藥物的副作用可能會增加?
- 對阿茲海默症研究有重大貢獻,卻因膚色而被世人遺忘——美國第一位非裔神經學家富勒
- 12個「不該調高基本工資」的誤解(上):你得先認清,台灣的物價電價其實都很「貴」
- 别太迷信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 一個打匈奴、一個打領主:為何英美「民主代議制」在中國幾乎不可能發生?
- 随机阅读
-
- 水中氮氧化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助力环境水质精准监测
- 買到漏水屋很煩很無力,不動產律師教你四大步驟如何處理?
- 【2021電視金鐘獎】《天橋上的魔術師》拿下最佳戲劇、導演獎,楊雅喆:得獎永遠能讓你怦然心動,是很好的回春方法
- 斷崖式下降的37歲生育力(上):求好孕的妳,能有多少個五年被偷走?
- 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稻田培育鱼种
- foodpanda要求平台刊登價格需與餐廳店面一致,公平會重罰200萬
- 踏上創生之路的三個關鍵字:尋找自己、延續羈絆、回應使命感
- 【影評】《沙丘》:對我來說這部電影只是兩顆鏡頭,一是慾望和鮮血,二是提摩西夏勒梅的臉
- 57城市民待遇榜2023:13城教育财政投入降低 38城空气优良率下降
- 【2021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薛仕凌、女配角小薰(黃瀞怡)、最佳新人游珈瑄
- 從海軍江字級巡防艦的浴血戰史,看新世代陀江級如何成為匿蹤殺手?
- 馬修麥康納自傳《綠燈》:15年後,她依然是我唯一想約會、共眠,與起床時看到的女人
- 滁州消防发布杨柳飞絮期防火提示_
- 健保署放寬藥物健保給付:阿茲海默症、成年過動症患者受惠,預計逾1.6萬人受惠
- 日本將在「木村花事件」後加重侮辱罪刑度,台灣的相關規定又是什麼?
- 對阿茲海默症研究有重大貢獻,卻因膚色而被世人遺忘——美國第一位非裔神經學家富勒
- 吉林镇赉:加强收费监管
- 2021肥胖治療最火熱的議題「減肥針」:打了針,就能抑制食慾、控制體重?
- 《為前進而戰:盧修一的國會身影》推薦序:他是台灣人精神史上光潔(kng
- 12個「不該調高基本工資」的誤解(下):對照各國,台灣現在合理的基本工資大約是四萬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