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照顧方式」恐害寶寶夢中猝死!專家嚴厲警告 用塑型枕頭超危險
根據衛福部近5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種照中猝枕頭國內嬰兒十大死因排行,顧方告用107-111年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皆有入榜。式恐死專塑型國健署表示,害寶臺灣兒科醫學會「嬰兒猝死症候群的寶夢預防建議」中提到,嬰兒猝死症候群的家嚴真正原因不明,但多數與嬰兒睡眠環境有關,超危其中「意外窒息」是種照中猝枕頭重要原因之一。 為避免嬰兒窒息的顧方告用憾事發生,國健署提供5大守則,式恐死專塑型希望提升父母、害寶主要照顧者對孩子的寶夢照護知能。而國健署署長吳昭軍也提醒,家嚴家長應該為寶寶準備安全的超危睡眠環境,守護寶寶平安長大。種照中猝枕頭 1歲以下嬰兒在睡夢中意外窒息的事件時有所聞,家長該如何照顧孩子避免憾事發生呢?首先,國健署指出,以下4照顧方式事實上並不正確,這些都會提高寶寶猝死症候群或窒息的風險,主要照顧者應特別注意: 不正確照顧方式(1):為了讓寶寶睡得安穩而讓寶寶趴睡,準備塑型枕頭 不正確照顧方式(2):為了與寶寶互動而在嬰兒床放置填充玩具 不正確照顧方式(3):怕寶寶著涼而幫寶寶穿過多衣服或蓋棉被 不正確照顧方式(4):為了照顧方便而和寶寶同床睡覺 除了避免不正確的照顧方式外,國健署建議,應遵守5大守則,減少風險,共同守護寶寶睡眠安全: 1歲以下的寶寶每次都應該「仰睡」,趴睡、側睡等都不安全,因為趴睡較容易壓迫口鼻造成窒息的危險,也不要讓寶寶側睡,因為有可能一個小動作就轉成趴睡。 1歲以下的寶寶,不需要使用任何枕頭,市面上能塑頭形的枕頭或增高墊等,可能會使寶寶在睡夢中,不自覺地將頭部轉到側面或造成臉部朝下,產生被枕頭或增高墊蓋住的風險。 嬰兒床不要放置任何的鬆軟物件,如:填充玩具、防撞護墊等,因為防撞護墊若沒有穩固,可能會倒塌,遮住寶寶口鼻,造成窒息風險。 應避免環境過熱或過度包裹寶寶,並同時注意環境通風。 建議與寶寶同室不同床,給每個寶寶一個獨立的床位,就算是多胞胎也建議同室不同床。 另外,國健署也製作宣導短片,除上述5項守則外,也提醒爸媽餵寶寶喝奶時或剛喝完奶,都不要讓寶寶馬上躺平,也不要讓寶寶趴在爸爸媽媽身上睡覺,因為溢奶、吐奶也是造成窒息的原因之一,以喝完奶為例,應該輕撫寶寶背部,協助排氣,並隨時留意寶寶情況。 吳昭軍呼籲,家中若有1歲以下寶寶,可觀看宣導短片或翻閱兒童健康手冊,了解嬰兒猝死防治措施(手冊第50頁)、安全睡眠環境(手冊第51頁),逐一檢視家中寶寶的睡眠環境與睡眠姿勢,共同為寶寶睡眠安全把關。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這些」照顧方式並不正確 恐提升猝死、窒息風險
國健署提供5守則 共同守護睡眠安全
注意溢奶、吐奶窒息風險 逐一檢視環境、姿勢
.寶寶尿布疹,為何天冷更嚴重?醫曝「4大主因」 別用凡士林、痱子粉取代屁屁膏
.寶寶「3表現」=肚子餓了! 專家:當頭轉來轉去就可以準備餵奶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一)
- 科学网—专家建议:高校教材须完善选用机制
- 黑龙江一反贪局政委与前妻有19套房 被调岗调查
- 宿州市举办2月份“企业家接待日”活动
- 鲁皖两省爱心接力 24岁女孩收获“生命种子”
- 张永亮:在最高最冷的地方采冰芯—新闻—科学网
- 科学网—袁隆平获颁“马哈蒂尔科学奖”
- 呕吐毒素合成“开关”发现
- 小男孩疑遭亲爸后妈虐待睡楼梯间:对虐待子女者应撤销其监护权
- 不断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
- 飞秒晶体成像技术揭示原子复杂运动
- 山西运城房媳疑借保险洗钱 京籍户口来源不明
- 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稻田培育鱼种
-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二)
- 河北金力电缆公司产品不合格被罚57.7万元
- 美國參議員何文抵台! 下午會晤總統蔡英文
- 黑龙江七台河整顿汽车销售合同格式条款
- 共同努力 消除结核病危害
- “95后”的无人机“造像师”
- 贵州质监部门检测显示茅台酒塑化剂未超临时限量值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