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逆轉的東亞史(5)滿洲國篇》:契丹和渤海這兩個政治集團的關係,猶如「國共對峙」

文:劉仲敬

「黑貂之路」的逆轉背後是秩序輸入

長安、京都和龍泉的東的關對峙三角外交維持了一百多年。從實際上的亞史使團人數上來看,渤海和日本的滿洲交涉比起渤海和唐人的交涉、日本和唐人的國篇國共交涉規模要龐大得多。這裡面的契丹一部分原因大概是因為「黑貂之路」的緣故。渤海宮廷統治著黑水各部落,和渤海這而渤海本身繼承了高句麗。兩個高句麗人和黑水各部落之間有非常密切的政治關係,這個關係有點像是集團美國人和英國人的關係一樣。

可以說,係猶英美都是逆轉盎格魯-撒克遜文明的一部分,高句麗人、東的關對峙渤海人和黑水人(也就是亞史後來的女真人)都是滿洲人的一部分。但是滿洲,黑水人像今天的美國人那樣,接納的新移民要多得多;而渤海的宮廷和高句麗的宮廷像英國王室那樣,血統要純粹一些——英國王室成員,他可能有什麼希臘王子、巴伐利亞王子或者其他地方的貴族祖先,但是一般來說,他沒有歐洲以外的血統。

兩者之間的關係大體上就是這樣的。蘇聯人所謂的黑貂之路,就是從布哈拉和撒馬爾罕,向東穿過黑水諸部落,然後一直延伸到日本加賀、佐渡島和太宰府的這條重要的商路。這條商路是中古時期、內亞的黃金時代,內亞向遠東輸送秩序、技術和文化的一條至關緊要的主幹道。

我們要回顧一下中古內亞黃金時期的這個格局。內亞大草原,陸地上的海洋,它是西起多瑙河,東到滿洲,幅員極其遼闊。但是以河中地區——也就是撒馬爾罕和布哈拉,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一帶;同時也是古老的夏水,「夏」和「漢」這兩個字的發源地,以這個地區為界,內亞草原可以分為東西兩部分。東西兩部分的地位是不對等的。

西部,我們可以說是一個網路狀結構。沿著黑海,從拜占庭到北方烏克蘭的斯基泰諸部落的這樣一個圈,正如美國前國防部長馬蒂斯的說法,它不是「一帶一路」,而是「多帶多路」,因此很難分得清楚誰是中心。我們只看到東地中海、黑海、烏克蘭這塊區域之間存在著快速的技術交流,但是很難說哪個地方是絕對的中心。

而東部就不一樣了,東部的秩序水位差異很明顯,也就是西高東低。撒馬爾罕和布哈拉占據了制高點,越往東水位越低。從西向東,更符合習近平口中的「一帶一路」,只是方向顛倒了——而且準確地說,這其實像是一條瀑布,基本上屬於內亞對東北亞和東亞的單方面輸出,是河中地區向謙謙州、貝加爾、滿洲以及東亞窪地的大規模傾泄。

黑貂之路和絲綢之路的意義是一樣的。東亞對外輸出的是什麼呢?是絲綢。而東北亞對外輸出的是什麼呢?是貂皮。不是說它只輸出絲綢或者貂皮,而是在它輸出的各種產品當中,絲綢和貂皮是最具有土特產性質、最能夠作為標誌的物品。非洲有黃金海岸、象牙海岸,這就跟東北亞的黑貂之路和東亞的絲綢之路是一樣的,說明非洲這些地方是輸出象牙和黃金的地方。還有一個更加難聽的地方,在今天的加納附近,叫做奴隸海岸,也就是說它是一個輸出奴隸的地方。

我們要注意,在國際貿易體系當中,凡是輸出土特產或者原料的一方,就是落後的一方。例如,今天的俄羅斯輸出的是什麼呢?它是石油、天然氣和木材之路的輸出點。如果你按照類似的方法命名的話,那麼俄羅斯就是一個木材海岸、石油海岸、天然氣海岸,或者是木材之路、石油之路、天然氣之路。今天的中國則是一個廉價勞動力之路。如果按照十六、十七世紀的殖民主義那種不講情面的方法來講,那麼今天的奴隸海岸就不在西非的迦納,而是在東亞的珠江三角洲或者長江三角洲了。

黃金海岸、象牙海岸的對面是什麼呢?就是三角貿易的歐洲。它們輸出的是什麼呢?它們輸出的不是像黃金或者象牙這樣可以用單獨一個名字來命名的原材料,而是例如最重要的軍火。軍火在歷史上的大多數時期,都是那個時代的高技術產品。非洲的各部落如饑似渴地蒐求歐洲的軍火,沿海的部落拿到這些軍火以後,就可以打敗內地的部落,打敗他們的競爭對手,俘獲大量的奴隸,或者是買下大量的土特產,再運到歐洲去換藝術品、工業品或者其他東西。

唐人也是如此,作為絲綢之路的原材料輸出點,輸出了大量的粗鐵和生絲作為原料,運到布哈拉和撒馬爾罕去。在這裡,它的生絲被拆碎了,用伊朗傳來的織錦工藝重新織出成品,然後再重新賣到吐蕃或者長安。唐人的大臣一般穿的是波斯的織錦。這些織錦是由唐國自己出產的生絲,到海外轉了一圈回來,由原材料變成製成品以後,回到了長安。出口的是廉價勞動力和原材料,進口的是高技術產品。大量的鐵塊被運到布哈拉或者阿爾泰山,加上從印度進口的烏茲鋼和源於敘利亞的其他原料以後,製成精緻的刀劍或者鐵箭頭,然後再賣回給唐國,唐國依靠這些「進口武器」才能跟突厥人對抗。

東北亞的黑貂之路也是這樣的。從渤海時期留下的記錄來看,渤海的輸出品一般是熏肉、各種珍貴動物的毛皮(例如熊皮貂皮之類)、松果釀成的酒、各種珍貴的可食用菌類,總之是以土特產為主。只有一樣例外,就是馬匹:在渤海國成立以前——至少是在五世紀之前,滿洲不以產馬著稱,馬匹是從內亞引進的。滿洲的馬種不如內亞的馬種,但是跟日本的馬種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所以,日本在五世紀以後由東南亞文化圈轉入東北亞文化圈,其原因很可能就是來自滿洲的內亞文化的輸出。

日本馬跟滿洲馬有非常親密的關係,而歐洲馬有很多品種是從中亞和阿拉伯半島引進的。例如,英國人就曾經在詹姆斯一世時代專程到西班牙去引進阿拉伯馬的血統,以至於明治維新以後,日本人騎著小馬到歐洲去,遭到歐洲人嘲笑,同時日本人發現自己的馬跟歐洲人的高頭大馬完全沒辦法相提並論。於是他們下了苦功,定了一個三十年馬種計劃,要用歐洲大馬來取代日本小馬,終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夜實現了日本馬的血統替換。這些日本小馬最有可能來自滿洲,而滿洲馬的淵源就是布哈拉和撒馬爾罕。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