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总觉得镜头下的自己没有镜子里的美
心理话 刚刚去过的“五一”小长假,想必不少人都外出游玩了一番。总觉旅游途中,得镜的自免不了要拍照留念。头下可当我们兴高采烈地查看照片时,己没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有镜明明“颜值在线”的为何自己,在照片中却看着特别别扭,总觉甚至有点丑。得镜的自 那么,头下为什么我们眼中的己没自己和照片中会不一样?为什么我们平时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会比照片要好看很多?我们真实的颜值到底是怎样的? 人最陌生的反而是自己的脸 首先,从成像原理来看,有镜由于镜子遵循光反射原理,为何所以在清晰度上最接近人眼中的总觉成像。此外,得镜的自因为人习惯了照镜子,所以几乎能下意识地调整自己与镜子间的角度和距离,从而使镜子中自己的影像达到最佳成像效果。 与照镜子不同,通常拍照难以实现如此精细的调整,尤其是拍合影。摄影技术自不必说,高手与小白的技术有天壤之别。除此之外,镜头、对焦系统、感光器、分辨率,甚至拍摄时的角度、光线等,都会影响拍摄质量。一个普通的单反相机,像素通常在2000万上下,而人眼的像素却高达数亿,致使成像的清晰度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这诸多因素加在一起,都使得照片更容易“失真”。 除了上述客观因素外,心理因素也易促使照片“失真”。 在一项社会心理学实验中,研究人员拍摄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一组女学生的照片,而后把照片进行镜像处理。上述女生看到这些经过后期处理的照片和原版照片后,都表示更喜欢镜像版的照片。不过,这些女生的好朋友看到这组照片后,却觉得真实版的照片更好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早上刷牙时都会确认一遍自己的长相,“照镜子”是我们形成躯体自我认知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最习惯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殊不知,基于平面镜的成像原理,镜子中的影像其实是左右颠倒的,所以我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永远是那个左右脸对调后的自己。而拍摄出来的照片,以及他人眼中的你,则是没有经过左右脸对调的。 进一步说,因为我们在照片中看到的自我形象,与大脑内储存的、最习惯看到的自我形象,在图像上是左右颠倒的,所以当我们看到自己的照片时,会不由自主地将脑中的自己与照片中的自己进行对比。这种差异会让我们内心产生一种失调感,这就是为何最初当我们看到自己照片时,多少会有点不舒服。而这种感觉身边人则不会有,因为照片中我们的影像与平时他们眼中是一致的。 反复“曝光”才能日久生情 人们之所以会偏爱镜中的自己,主要原因是日久生情。社会心理学的大量研究都表明,反复接触新异刺激(无论是无意义的音节、汉字、音乐片段,还是人的面孔),能够提高人们对它们的喜欢程度,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曝光效应。 国外科研人员曾验证过该效应。实验中,受试者先被要求反复看10位随机挑选的女性照片,然后工作人员又给了他们10位女性的照片,把这20张照片放在一起,让受试者们就喜好程度进行打分。在此期间,研究者记录了受试者的面部肌肉和脑电反应。结果发现,受试者看先前10位女性照片时,其面部肌肉活跃度远高于看后10位女性的照片,研究人员因此判定受试者更偏爱先前更熟悉的10位女性的照片。该研究表明,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见过多次的面孔,而非不熟悉的面孔。这点不仅适用于陌生人的脸,也适用于我们自己的脸。 在进化的过程中,“熟悉”对于个体存亡至关重要,因为“不熟悉”往往预示着风险,所以当看到照片里那个左右颠倒、不太熟悉的自己时,我们都会有一点陌生感。不过,如果你经常拍照,经常看自己的照片,不断在大脑里对自己的照片进行“曝光”。那么,这种陌生感就会逐渐消失,你甚至会发现照片中自己的魅力所在。 比起“冻脸”人类更偏好“动脸”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对别人说:“你真人看起来比照片还漂亮。”听者可能觉得这是恭维,不会当真,但其实这或许是真心话,因为人们更喜欢动态形象,而非静态形象。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冻脸效应。 美国加州大学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实验也证实了该效应。研究人员为受试者展示了20个单人视频(不同人)以及相应的视频截图,然后请受试者对视频和静态图片中同一人的好看程度进行打分。结果表明,相比静态的视频截图,受试者普遍认为视频中的人更好看。科学家推论,这是因为人类天生就是通过三维动态信息对人脸进行识别的,而识别二维静态图片需要后天训练才能习得,所以人们更喜欢动态图像,会觉得真人比照片好看。(作者系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为何总觉得镜头下的为何自己没有镜子里的美
编辑:汤晓雪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5-06 08:45:59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 北京市体育工作会议召开
- 外國人學廣東話與方塊字
- 中區大作戰二部曲(中):從課程參與者變行動協作者,遊戲設計過程不停卡關
- 床墊界的特斯拉:配備「自動駕駛」模式,能縮短睡眠讓你一生多出八年時間可運用
- 二硫化碳中异辛醇溶液标准物质:确保有机溶剂分析准确性
- 《門牌下的真相》:日本最讓西方遊客惱火的,莫過於東京的街道沒有名字
- 極端高工時、低薪、暴力橫行,《魷魚遊戲》熱潮能否拯救「消逝的韓光」?
- 《尋找黑天鵝》:我如何運用加密貨幣市場,把「可以損失的錢」變成「改變人生的錢」?
- 浙江杭州举办个体劳动者技能富业行动推进大会
- 【2021台北電影獎】完整得獎名單看這:百萬首獎由紀錄片《捕鰻的人》拿下,《消失的情人節》拿4獎為最大贏家
- 随机阅读
-
- 水中钾、钠、钙、镁溶液标准物质:水质分析新标杆
- 小時候胖就是胖:兒童BMI>85%須當心,肥胖兒童過半長成肥胖大人
- 【一圖看懂】從網購、支付到配送一條龍,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
- 連熊也想來參觀的北海道博物館,陳列了古生物、熊祭儀式,與阿伊努文化等發展變遷
- “钦文现象”带动国内网球热
- 產後運動指南:如何強化骨盆底肌?幾週後可進行低強度徒手肌力訓練?
- 女性長了子宮肌瘤但是想懷孕,是否需要動刀切除?
- 在德國買鐵路小童票
- 近期雨雪冰冻天气对农业生产和“菜篮子”产品供应有什么影响?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答记者问
- 2020年「聯網電視」廣告收入衝破歷史紀錄,潛力無窮的「CTV」究竟是什麼?
- 減稅利多!財長:物價漲幅達標,明年綜所稅免稅額、課稅級距將調高
- 仲維光:我為什麼說余英時先生有學識沒有學術(三)
- 销售不再难 产品可溯源 吃得更放心
- 許淑華擊敗馬文君贏得國民黨內初選,將投入2022南投縣長選戰
- 胃部「腸化」可能變成胃癌?
- 在萬物熟睡的悲情城市,展開一場被時間遺忘的「山中夢遊」
- 甲醇中抗蚜威溶液标准物质:满足高效农药分析需求
- 《重點不是創意:賽斯.高汀的實踐心法》:你是否注意過,大手筆預算的喜劇幾乎都不好笑?
- 《孔子真面目:2500年來的謊言》: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遇到了人性本賤
- 醫師圖文解說「攝護腺癌」:早期根本無感,發現時已出現骨頭轉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