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需要加驗「癌症指數」? 醫師看法大不同
癌症連續41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健檢不少人在健檢時,需加選擇多抽血「驗癌症指數」。驗癌不過腎臟科醫師王介立表示,數醫師自己從來都不會做,不同因為只是健檢徒增困擾。不過也有醫師認為,需加的驗癌確有人是因為抽血異常發現癌症的。面對爭議,數醫師負責健檢項目的不同醫師回應,癌症指數,健檢主要是需加讓患者了解癌症是否復發,一般民眾則建議還是驗癌使用超音波、影像檢查,數醫師才會比較有效。不同
加驗癌症指數? 王介立:沒用檢查 徒增困擾
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不少人在健康檢查時,都會抽血加驗癌症指數,不過卻有醫師直言,這是完全沒用的檢查,做了也只是徒增困擾。但有醫師認為,的確有人是因為抽血異常發現癌症的。
如CEA 上皮癌胚抗原,只要是罹患大腸癌、胃癌、乳癌、卵巢癌、肺癌,這個指數都可能上升,如果只靠單癌症指數,醫師也很難判斷是哪個器官出問題,通常還要花很多時間追蹤,加做一堆檢查,最後可能發現結果一切正常。
而且由於這個指數升高,也不一定代表罹癌,像是老菸槍、有肝病、或有慢性肺阻塞的人,去做檢驗,也同樣會導致指數升高。
台安醫院家醫科主任翁珮瑄指出,在篩檢癌症上,這部分的確敏感度特異度不高 ,像是所謂的大腸癌腫瘤指標,就算指數正常也沒有辦法確保沒有大腸癌,因為它是大腸癌有擴散才會升高。
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則說,「已經到第三期第四期,也有可能會表現出癌症指數還在正常的範圍,不建議民眾單一去驗血液中的癌症指數來判斷自己是否有罹癌。」
驗癌症指數 主要讓患者了解癌症是否復發
翁珮瑄建議,抽血腫瘤指標主要有幾個價值,包括比較高危險群的病人做定期追蹤,監看指數有沒有上升,如果是確診癌症的患者,在開完刀、做完化療之後指數上升,就會先擔心有沒有復發的狀況。
一般民眾 醫建議用超音波影像檢查較有效
而健康民眾如果擔心自己罹患肺癌,建議應該去做低劑量電腦斷層,如果是怕有腹腔內癌症,則可以做超音波或進階影像掃描,直接對症檢查,才能準確判定。
台北/魏于恬、盧柏璁 責任編輯/陳盈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引进新理念“治未病”深入圈舍
- 全县统战工作干部业务知识培训班开班
- 我县举行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
- “武汉造”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通车了,高颜值,还用了多项黑科技
- 一种蛋白能调节细胞年轻与衰老态
- “含金量”十足!18条措施激励关怀脱贫攻坚一线干部
- 乌金渡桥新建工程首桩开钻
- 枞阳:发放倡议书树立“廉洁升学”新风尚
- 南谯靶向监督助力安置房分配_
- 县纪委监委督导文明创建工作
- 我县召开片区创建会议
- 新胜科技:“一块板”托起富民大产业
- 【安徽新闻网】滁州“刚性十条”护航家庭幸福_
- 新世纪幼儿园:致力打造高品质的学前教育
- 县人大常委会集体视察农村自来水并网及公安局天网工程
- 枞阳这些同学荣获市“新时代好少年”,有你认识的吗
-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提醒:劣质太阳镜易伤眼
- 西红柿变身“脱贫果”
- 县政协召开推进界别工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 凝聚向上力量 引领城市文明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