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簿上登记“再婚”还是“已婚”?
近日,“户口簿上再婚能否登记为已婚”的户口还已婚话题引发关注。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称:再婚后,簿上去派出所变更婚姻状态时被改成“再婚”,登记以后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户口簿,再婚让人十分尴尬,户口还已婚是簿上否可以改成“已婚”?随后,相关部门回复称,登记按实事求是再婚原则,应当登记为“再婚”。户口还已婚这一问答,簿上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登记 不必讳言,再婚即便抛开隐私问题不说,户口还已婚“再婚歧视”在当前的簿上现实中,也依然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有人希望允许将户口簿上的“再婚”登记改为“已婚”,这完全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心理。 从网友讨论的情况看,大家对是否应将“再婚”改为“已婚”,存在不同意见。比如,有网友就认为,“再婚就是再婚,没什么好尴尬的,正常面对就好”;甚至还有观点担心,如果统一改为“已婚”,是否会加剧隐瞒婚史的情况? 其实,这些认为不需要改变的看法,不过是一种想当然。一方面,如何面对“再婚”,每个人都难免会有不同的心理,一句“正常面对就好”恰恰忽视了个体的差异,也低估了“再婚”在现实中可能遭遇的尴尬;另一方面,所谓是否会让一些人隐瞒婚史,对另一方不公平,这实际是个伪问题。因为,户口簿上的信息是一种婚后的登记,根本就与是否隐瞒无关。更何况,个人婚姻状况,是完全可以在婚姻登记系统中查询到的。也就是说,户口簿上明确登记“再婚”,从来就没有什么预防隐瞒婚史的功能。 很大程度上说,在户口簿登记中标注“再婚”,更多是一种行政习惯使然。要知道,并无任何规定明确在户口簿登记中应该将“再婚”情况标出。所以,在并没有明确规定,也不影响户口簿登记严肃性的情况下,到底是必须登记“再婚”,还是允许登记为“已婚”,理应更多照顾到个人的需要。 此外,还有几个理由,也支持应该针对个人需求,人性化考虑是否必须在户口簿上标注“再婚”信息。一是,民政部颁布的《婚姻登记工作规范》明确规定,不论结婚者之前的婚姻状况如何,都不会在结婚证上标注。连结婚证上的信息都不涉及是“初婚”还是“再婚”,户口簿上再额外强调,显然必要性存疑;二是,公民基本权益与结婚次数无任何关系,在户口簿这样经常需要对外展示的个人“隐私信息”上专门区别“初婚”还是“再婚”,除了强化一种区别对待乃至歧视的倾向,似乎难有其他益处。 事实上,已有地方作出了示范。如2021年武汉市公安局在对市民的回复中就表示,按照“婚姻状况”国标字典的设计,“初婚、再婚、复婚”均属于“已婚”状态,公安机关在系统录入时,应按照公民实际情况填写,但在出具户口簿时,应打印为“已婚”。由此可见,这种操作是完全可行的,并且,也不会额外增加行政成本,那么,这种改进又何乐而不为呢? 需要重申的一个常识是,今天都在讲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但公共服务优化最需要参照的正是所服务的个体的真实需求,而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在既不违反相关法律和原则,也不会增加明显的行政成本的情况下,公共服务就理应更多迁就和满足个人的需要,这才是公共服务该有的温度和人性化。这方面,近年来公安部门也早有过探索。如2018年,为了回应不少人不满意自己的身份证相片这一“痛点”,公安部专门明确,个人如果对拍摄的居民身份证相片不满意,可以申请重新拍照3次,从中优选满意相片。户口簿上是否必须登记“再婚”,已登记的能否改为“已婚”,也完全可以作出类似的服务改进,给予个人必要的选择空间。 朱昌俊(作者是知名媒体评论员)户口簿上登记“再婚”还是再婚“已婚”?
编辑:汤晓雪 来源:羊城晚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4-01-18 10:08:23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 我市全面筑牢森林防火安全防线_
- 《6區塊黃金比例時間分配法》:在和自己約定好的「塊狀時間」內,完成決心要在此期間做到的事情
- 【2022卡達世界盃】阿根廷3比0勝克羅埃西亞晉級冠軍賽,梅西罕見發火成迷因周邊商品熱燒
- 【2022卡達世界盃】阿根廷3比0勝克羅埃西亞晉級冠軍賽,梅西罕見發火成迷因周邊商品熱燒
- 四川越西通报“一女子被丈夫泼白酒致大面积烧伤”:组建联合工作组介入
- 評《季前賽》與《繩角》(上):《季前賽》敗於定位模糊,各方面進退失據
- 日英義三國二戰以來首度合作研發新戰機,力拚2035年前服役
- Twitter無預警解散打擊剝削兒童及仇恨言論的誠信與安全委員會,前委員稱已無制衡機制、馬斯克不在乎專家意見
- 南谯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_
- 【2022卡達世界盃】腳下技術學巴西,聯賽經營學德國——日本的足球哲學,就是一直學、一直學
- 随机阅读
-
- 定远用好“网红力量”促进乡村振兴_
- 【劇場】《人類狂想曲》:藝術家用黑暗照亮了我們,他們為觀眾所創造的,不再是「產品」
- 如果我有公會堂的耳朵——專訪駐館藝術家張君慈
- 破解迷思:運動後馬上吃東西真的會變胖嗎?
- 最高亩产值达4.5万元
- 《世界一分為二》導讀:「天才為何成群地來?」論現代主義四大家
- 印度版《逃學威龍》,菜鳥女警扮學生蹲點校園3個月破霸凌案
- What if,當蛤蟆先生說他想死的時候,鼴鼠剛好去探望他
- 海水中金属铅水质基准定值研究(四)
- 第80屆金球獎電影類入圍名單:試圖東山再起的獎項,到底發生了哪些爭議?
- QVDT投資組合四原則:助你實現長期目標的投資架構
- 《風流浪子的男友》:在清帝國晚期的小說裡,很少出現雞姦之外的性實踐
- 门球进校园焕发青春活力
- 2022六都議員暗公報:有涉案紀錄的候選人過半都順利當選,佔六都議會席次11.4%
- 對IKEA冰淇淋機器「動手腳」餅乾吃到飽?其實你已經觸犯刑法了
- 新加坡觀點中的台灣形象:文化軟實力突出,台商守法但國際化待加強
- 韩国宣布6月3日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_
- 【關鍵專訪】奥斯卡獎導演Carol Dysinger:台灣夜市人際關係的緊密性,讓我想起過往在阿富汗拍攝創作的感受
- 芥川龍之介小說裡的謎團(中):取材自《今昔物語》與俄國文豪果戈理的《鼻子》
- 不斷挑戰網紅變現的「槓桿」極限,為何理科太太又被炎上了?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