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北京车展 太多"外围"内容需要关注
2014年4月29日,再见注伴随着初夏北京燥热中漫天飞舞的北京柳絮,第十三届北京国际车展终于落下了帷幕。车展本次车展无疑将载入史册,太多因为从第一天起,外围它就远远超过了车展本身应当承载的内容内容,回顾本届车展,需关除了车型本身,再见注媒体能够报道的北京方面不胜枚举,成为了一场由“展商、车展媒体、太多观众、外围明星”等等各方面混杂在一起,内容名副其实的需关“饕餮盛宴”。 “外围”内容一:“星星到底来不来?再见注” 曾几何时,“全球首发”的金字招牌早已不是汽车厂商们车展营销的最大噱头,明星,让车展成为了“粉丝们”的狂欢节。你来,或者不来,都在制造话题,都让粉丝疯狂,让媒体抓狂。 “外围”内容二:“管理服务有多烂?” 北京车展的配套服务质量在今年依然没有任何好转,拥堵的路况、单一的公交线路、混乱的安保、落后的馆内服务设施早已为人们诟病已久,甚至在今年还有媒体挖出了E5馆的柴油被“油耗子”偷了丑闻。 “外围”内容三:“豪车一买小半打儿” 本届车展再一次体现了北京身为帝都的豪迈,天价豪车在北京车展的成交率可能能赶上这些豪车经销商们一年的销量了。格尼赛格one定价1亿,专供中国市场销售,限量6台。这样的天价豪车本应因为自身强大的性能而受到各界的关注,但是对于读者来说,提起它,能想起的只有在北京车展上全部售罄。 此外,伴随本届车展的还有广电总局的扫黄令、纪检委让厂商不再敢发“车马费”、以及各大新闻媒体、自媒体随之而来的各种吐糟…… 本次车展早已超越了车辆本身,就连承担报道工作的媒体本身,也被这场“饕餮盛宴”异化,成为了这场闹剧的“看戏者”和“剧中人”。如饥似渴的媒体人恨不得车展上多发生点事儿。媒体在这里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传播者,还是话题的制造者,可能媒体本身也没法完全分清。 事实上,北京车展如果想真的做成高大上的国际车展,和法兰克福等车展媲美,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还有许多应该提高的地方。(人民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安徽省发布2025年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_
- 江苏南京:厚植兴业沃土 赋能经济增效
- 食品中一般成分的检测技术之水分的测定(二)
- 国安机关公布典型案例:餐厅副经理两次泄露国家机密被拘
- 天长“特色普法”助推基层治理_
- 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整治冷冻饮品市场“贴牌”行为
- 大王街道十八里店社区开展儿童手工拓印活动_
- 我国学界完成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新定位
- 喜报丨热烈祝贺伟业计量成功申报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 食品及食品污染溯源技术与应用的二维条码(二)
- 国际最大深地液氮低温实验平台开始调试运行
- 雨城区法院:邀请雅安茶厂职工代表参加“法院开放日”活动
- 中国男子冰球队与小球员“混编”对抗
- 陕西召开消费环境测评工作座谈研讨会
- 高含量碳酸钙基体中氟化钙的准确测定(二)
- 江西:开展元旦食品安全专项抽检工作
- 春节,那些象征主义的食物
- 植物肉“熄火” ,“素食经济泡沫”破灭?丨世界豆类日
- 羊肉掺假掺杂 超岛北京合生汇店被处罚
- 陕西召开消费环境测评工作座谈研讨会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