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房产
近年来,变废为宝随着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多举不少城市的措让面貌日新月异。但与此同时,建筑建筑垃圾也随之增加,垃圾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房产如何合理处置城市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多举《“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被列入“十四五”发展循环经济的措让重点行动。 城市建筑垃圾从哪里来,建筑到哪里去?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蒋建国介绍:“土地开挖、垃圾道路开挖、房产旧建筑物拆除和建筑施工垃圾是变废为宝建筑垃圾的主要来源,而处置方式则以填埋和资源化综合利用为主。多举其中,措让工程渣土仍以消纳和填埋处置为主。”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再生资源利用能力显著增强,2020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50%,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要达到60%。 尽管资源回收利用率不断提升,但快速增长的建筑垃圾仍给城市的垃圾消纳和处置能力带来不小的考验。采访中,笔者发现当前城市建筑垃圾处置仍面临一些难点—— 垃圾处理随意,有效回收率不足。 以北方某城市为例,当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产能规模为每年100万吨(不含焚烧残渣),但今年以来仅处置6万吨,建筑垃圾原料接收量不足1万吨。在项目总经理谭成海看来,建筑垃圾处理的难点在于垃圾的有效回收,“许多城市建筑垃圾被随意掩埋或丢弃,并没有进行合理合规的处理。”专家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前随意丢弃建筑垃圾的成本过低,亟待在执法层面加强监管惩戒。 再生产品认可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回收行业主要通过生产再生产品营利,但目前施工行业对再生产品的使用较为谨慎。大量施工项目在设计阶段不允许使用再生产品,导致再生产品用途有限,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谭成海说。 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既要多方联动,也须久久为功。“建筑垃圾随意填埋会破坏土壤与地下水,影响生态环境。”蒋建国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强协同管理,遏制随意倾倒、丢弃和填埋等行为。谭成海建议,在明确建筑垃圾生产企业责任与义务的同时,也应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和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与保障,促进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对这些问题,《规划》已作出一些部署:推行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堆放、中转和资源化利用场所建设和运营管理。同时,培育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骨干企业,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应用与集成。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是建设‘无废城市’的关键一招,也是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一环。”蒋建国认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可以降低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他看来,《规划》的出台,明确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方向和路径,下一步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进一步减少由于原材料开采、初加工、产品废料处理等造成的能源消耗和二次排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2025年各区均要建一所十五年制特殊教育学校
- 56岁男子三次抱摔3岁女童 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刑拘
- 生态环境部:将开展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
- 南安一车间管理员监守自盗 已被警方拘留
- “动车女孩”清明检修忙
- “守住一方黑板”,这位老师设计200多幅板书让孩子爱上语文
- 我国成功发射天绘五号02组卫星
- 一图在手,舒心乐“购”!2024清远年货美食导购图现已发布
- 海水中金属铅水质基准定值研究(一)
- 劍橋大學研究「每天睡眠黃金7小時」 睡眠不足心臟病發率高141%
- 《創傷清潔工》:兩個多星期都沒人發現的死亡氣味,滲入我的口罩
- 泉州春节平价模式开启 猪肉鸡蛋多种菜品便宜卖
- 泉州市去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亿人次
- 「泰國娘娘」林正輝:怎麼可以對我的話認真?
- 如何保护我们的脸?不再为“颜面何存”而忧
- 雨彈來襲! 宜蘭、花蓮發布豪雨特報
- 传承红色基因 倡树清明新风_
- 各地祭扫新规在继承传统中寻求创新
- 中央美术学院2024年本科招生线上考试开考,1.8万余人报考
- 泉州台商区女性建功有特色:巾帼创业 不让须眉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