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都市規劃看新北(二):從下新莊看樹林,用「曖昧」來形容這個地區再適合不過了

  • 都市規劃看新北(一):上新莊是都市地區天龍國,是規劃過我們下新莊這種貧民窟無法高攀的存在?
  • 都市規劃看新北(三):從原住民到新移民,今日樹林和我高中時的看新記憶很不一樣

上篇內容提到從個人觀察出發,並搭配土地使用的北從區位剖析上下新莊為何開戰、為何而戰?我們了解到工業區的下新形容存在就如同山林一般阻隔著上新莊與下新莊的交流、交會,莊看這個再適而在歷史脈絡全然不同、樹林傳統信仰全然不同、用曖生活圈全然不同,昧來甚至連選區都部分不同的都市地區狀況下,戰上下新莊好像就成了不可避免的規劃過存在。

今天,看新我們就來從下新莊的北從角度看近期快速發展的樹林,北鄰新莊的下新形容樹林面臨了哪些問題——串聯下新莊的究竟除了文化是否還有都市化?樹林未來究竟是水泥叢林還是樹林?

故事要從「樹林調車場」開始說起

「欸你們學校是不是有捷運,叫紅樹林?」、莊看這個再適「鶯歌我知道、板橋我知道,但你們樹林在哪裡?」、「樹林是很多樹的地方嗎?」、「樹林是鄉下嗎?」這些都是我在就讀樹林高中時期外校同學最常問的問題。

樹林在台北人(這裡指大台北都會區)的印象中或許是鄉下,甚至會有人誤認為是淡水河口關渡地區的紅樹林,就算知道樹林好了,也說不太出樹林的特色;反倒是宜花東的人們或許對樹林反倒較為熟悉,樹林做為台鐵東部幹線的始發車站,東部幹線的列車終點站總是寫著大大的「開往樹林」,至此樹林終於找到除了「消失的紅露酒」以外的特色。

然而,台鐵東部幹線始發列車為何定於樹林呢?這就要從樹林調車場開始說起。

樹林調車場完工於1997年3月,其興建是為取代因萬板專案而拆除的板橋客車場,然萬板專案係將原台北車站地下化專案之雙軌隧道(萬板專案完工後改稱北隧道)延長至板橋,並在南側另外興建台北至萬華,預定給高鐵使用的雙軌隧道(稱南隧道)。而萬板專案連帶影響的板橋客車場遷移樹林,更是都市擴張的鐵證,於是造就了1997年後樹林鐵道本色的都市意象。

台鐵南樹林車站Photo Credit: 寺人孟子,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台鐵南樹林車站

目前樹林區面積約為3312.88公頃,現行的都市計畫共有4項都市計畫——樹林(三多里地區)都市計畫、樹林都市計畫(範圍涵蓋板橋區溪崑地區)、樹林(山佳地區)都市計畫、臺北大學社區特定區計畫(簡稱北大特區)(含新北市三峽區)面積及區位詳見下表、下圖。

新北市樹林區各都市計畫面積級人口一覽(資料來源:筆者彙整自新北市城鄉查詢平台)

計畫名稱

計畫面積(公頃)

計畫人口

參考資料暨計劃書年份

樹林(三多里地區)都市計畫

453.6147

40,000

細計三通,2018年4月

樹林都市計畫

674.8800

140,000

細計三通,2018年3月

樹林(山佳地區)都市計畫

254.0000

13,000

主計三通,2018年3月

臺北大學社區特定區計畫

183.7575

52,000

細計二通,2019年2月

a
樹林地區都市計畫與鄰近都市計畫區位關係圖(暨非都市使用)
資料來源:擷取自新北市城鄉查詢平台

我認為樹林在傳統聚落領域大致可以分成4個區塊:三多、樹林、山佳、柑園,而劃分依據則是來自於上圖中的三多里地區都計區住宅聚落、樹林都計區住宅聚落、山佳都計區住宅聚落,以及柑園地區的非都鄉村區。在前文所提到住宅區的下新莊(更精確應該說西盛地區)所連接的,正是樹林(三多里地區)都市計畫,及計畫人口14萬人的樹林都市計畫,下述也將以此範圍做為主要論述對象。

用「曖昧」來形容這個地區,再適合不過了

近幾年樹林都市計畫與新莊都市計畫之間(屬樹林(三多里地區)都市計畫)區域內的「林板新特區」及新北版文林苑——「許厝拆除案」鬧得沸沸揚揚,然此二事件再再地顯示下新莊(西盛地區)與樹林區之間的三不管土地正在進行縫合,都市化正從都市中心拓展到都市邊界。

許厝拆除案、林板新自辦都更、秀泰生活插旗樹林等位於新莊與樹林之間的變動,正是樹林正在擴張,並且與新莊西盛地區融合進行式的最佳鐵證。

樹林近年來建案頻起,下新莊(西盛地區)與樹林愈加密不可分,但曖昧總是讓人受盡委屈,總有一條跨不了的線等待突破,那條線正是台鐵縱貫線——擋住了下新莊(西盛地區)與樹林百年前同為一墾號、共飲一圳水、同為海山堡範疇的共同記憶;卻也打造了樹林以樹林車站、樹林調車場、山佳車站為軸線的都市意象,並與鄰近的新莊做出相當程度的區隔,形成凱文・林區先生所統整出都市五意象之中「邊界」的概念。

因此,用曖昧來形容這個地區是再適合不過了——回憶裡山盟海誓,現實中卻是遭遇阻隔、金價歹勢,然繼台鐵汐止七堵鐵路高架化專案完工後,樹林鐵路高架化在捷運萬大—中和—樹林線二期跨越縱貫線鐵路的橋墩設計下,宣布封殺out。

本人通勤下新莊(西盛地區)與樹林高中長達三年有餘,在尚未考取駕照前遲到了就是騎YouBike狂衝猛衝,然經新樹地下道時除了死命與機車搶道外,出地下道後(南向)的都市景觀亦在三年之中產生了莫大的變化,成為了記憶中印象由為深刻的一部份。且在回想此過程中我發現——除上次論述之工業區阻隔生活圈外,聯外道路與大眾運輸系統正是串聯,或著說跨越邊界的一種方式,大眾運輸系統做為通道的概念就越發重要,尤其在大眾運輸系統使用率極高的大台北都會區。

在前述所提到的都市擴張及融合為都會帶的過程中,正常人應該都會認為此地區為人口正成長之區域,但在下圖卻狠狠遭受到民政局統計的打臉——樹林區近五年人口均呈現負成長,平均每年減少0.21%人口,顯示樹林區的人口成長正在趨緩。

a
新北市三峽、新莊、板橋、樹林區10年人口增減率
資料來源:筆者彙整自新北市民政局資料並繪製

文以至此不禁使人反思——樹林還會繼續擴張下去嗎?從上圖可以發現與樹林有都市計畫接壤之行政區,其人口增減率線形與樹林大致相同,但除樹林已於2017年進入人口負成長外,三峽、新莊、板橋等行政區皆自2021年起才開始進入人口負成長,致使本區未來在捷運自償率、人口達成率等議題值得密切關注。

樹林與新莊在都市計畫與自辦都更及公共建設的三重「鼓勵」下,近期之主要新闢住宅區多為樹林偏北側之區域,即樹林(三多里地區)之計畫範圍,並且在過程中犧牲了許多文化共同記憶,如前述之許厝及上述未提到的十三公、後村圳未妥善保存、推廣,甚至遭到破壞,致使文化的共同記憶散失、都市發展脈絡被抹除,這不是串連了應有的都市化,卻抹煞了共同文化嗎?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