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豆兰属植物研究进展(一)
石豆兰属(Bulbophyllum)是石豆兰科(Orchidaceae)下的一个分属,该属植物因其假鳞茎圆形而得名。兰属该属植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植物鉴于近年对其研究不断深入和研究方面不断增多,研究对近5a的进展国内外论文进行梳理,综述种质资源及其分布、石豆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兰属细胞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研究研究现状,探讨现阶段该植物研究及利用中存在的进展问题,并进行展望以期为准确把握现阶段石豆兰属植物研究动态和为今后保护该属植物及深入研究做铺垫。石豆 石豆兰属是兰属单子叶植物纲兰科下最大的1个属,该属植物最明显的植物形态特征为绝大部分假鳞茎呈圆形,顶端长有1枚单叶,研究具有匍匐状的进展根状茎,有独特气味。可用于盆景点缀、制药、保护生态等方面,有较大的开发空间。目前国内以石豆兰属植物研究为主题的见刊文献较少,有较大科研价值,在国外石豆兰属植物因其多样性丰富,且化合物在传统医学和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的用途而享誉全球。 本研究从石豆兰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分布、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研究等多方面进行研究综述,以期为把握石豆兰属植物研究动态和进一步开发与利用该属植物提供理论相关依据。 1石豆兰属植物研究现状 1.1种质资源及其分布 石豆兰植物共1000多种,主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其中巴布亚新几内亚是该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我国有98种3变种,根据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中检索石豆兰属植物的结果,得出该属植物均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濒危程度不等,其中36种植物为中国特有种。根据1999年中国植物志查阅并统计得出,我国石豆兰属植物分布于14个省级行政区,占我国行政区个数的41.78%。各省份石豆兰属植物分布情况统计如表1。 其中,我国境内98种3变种中有72种(含种下单位)分布范围狭窄,仅分布于1个省级行政区中,一旦某省资源受破坏乃至灭绝则该植物将在我国境内消失。近期有石豆兰属植物新种不断被发现,亦有学者在新的省份发现个别种的新分布。如,据Du cheng等学者研究统计得出2000—2019年,兰科是我国发表新类群最多的一科,达89属367种,而石豆兰属是兰科中发表新类群最多的一属,达37种。2018年Maisakv等学者首次在越南发现尖叶石豆兰Bul-bophyllum cariniflorum,以彩色照片、线条图以证明,并对其进行分类。2020年Victoriano和Yudistira学者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发现有一种石豆兰,并称之为Bulbophyllum trinervosum,指出该种区别于其它原生种体现在萼片上有3条神经。2020年Truong等学者报道了越南的石豆兰新种Bulbophyllumtrongquyetii,文中指出该原生种类似于日本Bulbophyl-lum nipondhii,但植物植株更大,花序更长,花黄色或橙红色;将其与Bulbophyllum thaiorum和Bulbophyl-lum farreri进行比较,能从植物花朵大小以及光滑稀疏的乳头状侧生萼片区分开。2015年在黄山发现石豆兰属新种,本刊作者将其命名为黄山石豆兰Bulbo-phyllum huangshanense;2017年马良学者首次在西藏发现曲萼石豆兰Bulbophyllum pteroglossum;2018年李健东等学者于云南西双版纳勐仑镇发现厚叶卷瓣兰Bulbophyllum sacrophylloides;2018年王喜龙等学者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发现落叶石豆兰Bulbo-phyllum hirtum新种;2018年马从昌等学者在无量山发现无量山石豆兰Bulbophyllum pinicola新种并对其性状进行描述;2020年马良学者于福建发现乐东石豆兰Bulbophyllum ledungense。 1.2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 石豆兰属植物在我国是一种民间常用中草药,常作民间药用植物的有15种,植株体内含药用价值很高的化合物,该类物质具有抗癌消炎的作用。2015年赵会然等学者进行过石豆兰属化学成分综述,得出石豆兰属植物含有菲、联苄、酚酸、苷、苯丙素、黄铜等成分,若该植物开发到位,能缓解现阶段石斛属植物稀缺的问题。本文对国内现已经报道石豆兰属植物药效进行统计,具体见表2。 通过国外文章梳理得出,石豆兰属植物能治疗良性胆道狭窄、坐骨神经病、急慢性扁桃体炎、大肠癌、胃阴不足型慢性胃炎和子宫肌瘤等疾病。 由表2及分析得出,石豆兰属植物具有很高的科研及药用价值,但目前仅有15种石豆兰属植物进行实验研究或药效报道,仅占总数的14.85%。在排除其它石豆兰本身不具备药用价值的前提下,开发潜力巨大,应该扩大石豆兰属植物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科学家除了进行植株体根茎叶的化学成分分析,也对石豆兰属植物香气成分等进行分析研究。如,2018年日本Nakahira等学者对石豆兰属植物中的2种植物进行花香成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石豆兰属2种植物通过香味散发吸引果蝇,香味中含有成分姜油酮(ZN)和覆盆子酮(RK)等。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农业与技术》2020年12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分子,化合物,酚酸,覆盆子酮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泉州花灯 灯火璀璨中的千年传承
- 两岸交流,春风何度玉门关?
- 第六届青发论坛如约而至 “浙”里成了两岸青年嘉年华!
- 解放军开年“亮剑”:“台独”敢露头,必遭严打!
- 江苏淮安:推进放心消费建设 激发更多消费活力
- 【侨一瞧】土耳其驻华大使穆萨:谈及“一带一路”倡议 最先想到这个词
- 撒下中非农业合作的新“种子”
- 国际航协:全球航空客运总量显著恢复
- 伟业计量13周年庆感恩回馈活动圆满结束,20万大礼已被瓜分,部分中奖名单新鲜出炉!
- 保全台湾,留待祖国强大——梁启超先生对台湾的影响
- “中国的创新实力越来越雄厚”(国际视点)
- 高度警惕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突破底线!
- 广西北海:小食品安全宣传员走进快检实验室
- 欧盟机构: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
- 外籍人员来华更方便 显示中国开放信心
- 达沃斯热议中国建议:开放合作为全球产业注入新动能
- 泉州市博物馆上新“金枝玉叶”展
- “民主大联盟”变成“退选者联盟”,赖清德的2024还有戏吗?
- 胡塞武装导弹袭击美国军舰 真主党批美英打击体现“双标”
- 加强中越互联互通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