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2022諾貝爾文學獎】法國作家安妮艾諾摘桂冠,半自傳小說《正發生》改編同名電影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2022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於台灣時間今(6)日晚間7時公布,諾貝頒發給頒發給法國作家安妮.艾諾(Annie Ernaux),爾文獲獎理由為其帶著勇氣與敏銳,學獎小說揭露私人記憶根源、法國疏離以及集體限制(for the courage and clinical acuity with which she uncovers the roots,作家摘桂自傳正發展金 estrangements and collective restraints of personal memory)。

艾諾出生於1940年,並在法國諾曼第大區一個名為伊沃托(Yvetot)的冠半小鎮長大。艾諾家境雖然貧困,生改斯影獅獎她的編同雙親很有野心地讓一家人最終能過上中產階級的生活。在艾諾的名電創作中,她持續地從不同角度檢視凸顯出私人生活中的影獲各種差異,包含性別、威尼語言以及階級。諾貝艾諾的爾文作家之路走來既漫長且艱辛。

儘管有著自己獨特的學獎小說寫作風格,艾諾宣稱其是「她自身的民族學者」(ethnologist of herself),而非一名小說創作者。艾諾常會提及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對她的影響,卻也表示自己同樣深受法國著名社會學者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啟發。

艾諾的首部作品為《清空》(Cleaned Out),從一開始她就透過作品探討其諾曼第的背景,但真正奠定她在文壇成就的作品是其第四部作品《位置》(A Man’s Place)。《位置》一書更在1984年奪得法國文學界最高三項榮譽之一的「賀那多獎」(Prix Renaudot)。《位置》出版幾年後,艾諾再度交出新作《一個女人的故事》(A Woman’s Story)。這部作品呈現了艾諾書寫的本質如何在小說、社會學及歷史之間轉換。

艾諾2001年出版《正發生》(Happening),講述一名23歲女性非法墮胎的故事。此部作品有別於艾諾過去的創作方式,以第一人稱的敘事寫成。此部作品後續則改編為同名電影,並由奧黛麗迪萬(Audrey Diwan)執導,在去(2021)年在威尼斯影展獲得金獅獎。

2002年艾諾出版《嫉妒所未知的空白》,剖析了社會對於浪漫愛的神話。奠基於一名女子遭到情人拋棄所寫下的日記,艾諾在作品裡同時坦承並抨擊了一個建立在刻板印象之上的自我形象。

依據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的說法,艾諾明顯展現了其對寫作所帶來的解放力量的信心。她的創作風格堅定,以平時乾淨的語言寫成。她帶著勇氣,敏銳地揭露了階級經驗帶來的痛苦、其描述羞恥、受辱、嫉妒或失能,讓讀者能夠看見自我。

艾諾的作品有四本有繁體中文譯本,分別是《嫉妒所未知的空白》、《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大塊文化),以及《位置》與《沉淪》(皇冠出版)。

諾貝爾獎是依瑞典炸藥發明人諾貝爾(Alfred Nobel)的遺囑所設,1901年開始頒發。明(7)日將頒發和平獎得主,最後一個獎項則是在10日公布的經濟學獎。

延伸閱讀

  • 【影評】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正發生》:人生「沒你選擇」的痛苦,讓所有男人都能感同「身」受
  • 【2021諾貝爾文學獎】坦尚尼亞作家古納摘桂冠,因流亡而寫作,思考殖民主義和戰爭的世代後果
  • 2020諾貝爾文學獎:美國女詩人葛綠珂,帶有素樸之美的詩性心聲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