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启运
5月12日,海葵一号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亚洲圆筒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式生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从中国海油青岛国际化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离港启运,为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年内投产奠定基础。型浮卸油 据介绍,产储“海葵一号”集原油生产、装置存储、启运外输等功能于一体,海葵一号是亚洲圆筒世界上首个集成了海洋一体化监测系统、数据集成平台、首艘式生机械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等多系统的型浮卸油“数智化”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包括船体和上部功能模块两部分,产储由近60万个零部件组成,装置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启运按照百年一遇恶劣海况进行设计,海葵一号设计寿命30年,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 “海葵一号”主甲板最大直径90米,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高度接近30层楼,总重相当于3万辆小汽车,吃水深度接近航道极限,必须在天文大潮时才能出港,每月满足作业条件的海况窗口仅有3天。 据了解,圆筒型结构重心高、稳定性差、容易偏转,定位非常困难,装船过程的技术难度创行业同类装船作业之最,对方案设计、计算分析、现场指挥等均提出异常苛刻的要求。为此,项目统筹国内优势资源,投入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 “新光华号”半潜船进行装船运输,首次在国内大型海洋平台装船中采用了捕捉器、自动全站仪、与水下摄像头相结合的定位技术,首次独立完成圆筒FPSO干拖运输设计,自主完成技术方案编制、复杂计算分析、施工指挥管理等系列工作,确保“海葵一号”精准装船就位,助力我国超大圆筒型浮式生产装备装船拖航技术实现全流程自主化。 据悉,“海葵一号”启运后将前往距离青岛超过1200海里的珠江口盆地进行回接安装,通过12根长达2570米的系泊缆绳牵引,漂浮在水深324米的大海上工作,每天能处理约5600吨原油。项目所在的流花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在国内首创“深水导管架+圆筒型FPSO”开发模式,为我国深水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全新选择。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不能水洗不能干洗那怎么洗?这位国家一级洗衣师能洗
- 俄罗斯外长:俄将继续履行向非洲出口产品的合同义务
- 上海崇明三岛航线进行空载测试运行6月逐步恢复正常
- 浙江:抓紧编制实施年度第二批省重大项目计划加快推进民间投资的重大产业项目
- 上海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周开幕
- 来方特过大年 青岛方特新春演艺精彩飞扬
- 被苹果剔除前置摄像头模组供应链?闻泰科技回应:该业务进展正常
- 俄国防部:已完全控制顿涅茨克地区战略重镇红利曼
- 食品及食品污染溯源技术与应用的二维条码(四)
- 亿万富翁僵尸俱乐部正式推出元宇宙土地出售
- 国办:加快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
- 美联储会议纪要:大多数美联储官员支持在接下来的两次会议上每次加息50个基点
- 《北京市直播带货合规指引》发布
- 全国首个核能工业供汽工程开工
- 东江环保: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2亿元
- *ST星星: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 评论:“讲排场”“搞内卷”违背了校运会的初心
- 兆驰股份:拟向控股股东转让恒大系应收债权实现风险出清
- 凯投宏观:预计欧洲央行今年总共加息125个基点
- 俄经济发展部部长:俄经济呈现出消费不足趋势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