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双减”实施两年多来,课后服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中新网12月27日电 据教育部微信公众号消息,双减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教育积极进展通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部实“双减”实施两年多来,施两课后服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年多受到群众普遍欢迎。课后
一是服务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工作充分挖掘校内潜力,双减同时采取“请进来、教育积极进展走出去”等方式,部实利用科普、施两文旅、年多体育等校外资源支持开展课后服务,课后增强课后服务有效性和吸引力。服务
二是充实课后服务队伍,坚持以学校教师为主承担课后服务,同时各地各校还引进了28万余名科技人才、文艺工作者、体育教练员、退休教师等专业人员参与课后服务。
三是强化课后服务保障,国家提高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小学、初中分别提高70、90元,明确主要用于支持学校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督促全国所有省份都出台了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所有县区均落实了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四是推动数字化赋能,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组织开展课后服务数字化管理试点,首批已有31个省份、594个县(区)的23206所学校参与试点,优化学校管理流程,畅通家校沟通渠道。目前,学校在做好作业答疑辅导的同时,普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课后服务吸引力有效性显著提升。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但在实施过程中,有的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个别地方和学校随意扩大课后服务范围,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增加了家庭教育负担;有的学校强制要求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在课后服务活动中组织刷题备考、讲授新课、集体补课,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双减”政策实施目的是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开展课后服务是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等活动,也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上述不规范行为违背了“双减”政策及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初衷,需要进一步规范提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有学生在校时间超10小时?课后延时不是“任务”
- @高考生,今起开始考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
- 起底天价考研保过班:十万高价、号称给答案,考生退费难
- 小满广告文案被指抄袭,奥迪:向刘德华、北大满哥致歉
- 作业管理并非易事 谁来解救深陷“作业旋涡”的家长
- 天津多区开展精彩活动助推书香天津建设:迎春开新卷 书香溢津城
- 为什么要做好社区防控?国家卫健委回应
- 浙江昨日新增本土阳性1例 为集中隔离点检出
- 袁隆平之子谈接棒父亲:耐盐碱稻亩产超千斤不是终点
- 创历年最佳!海宁这些地方更美了!
- 哪个城市的人最爱借书?男女性谁更爱阅读?全省图书馆阅读报告发布了
- 深圳拟出台条例:老年人买保健品可7日内无理由退货
- 文旅部:全国3700多家A级景区恢复营业
- 疫情之下,一个新职业悄然而生!原来北上广早就有了
- 100亿元!中央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
- 淮南代表团提出议案52件和建议53件
- 纺织品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规范化管理流程
- 海关总署:严防猴痘 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各项卫生检疫措施
- NASA:一颗直径1.77千米的小行星5月27日将掠过地球
- 教育部公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新闻—科学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