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小监管”保障“大安全”陕西陇县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徐文智)食品安全是小监管关乎百姓生命健康的大事要事,更是保障市场监管部门必须直面担当的重大职责。近年来,大安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市场监管局结合实际,全陕全监积极探索,西陇县创新食创新实施食品安全“十小监管”工作模式,品安推动食品安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管模有力促进了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化、小监管人性化、保障特色化发展,大安牢牢守住了全县人民“舌尖上的全陕全监安全”。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陇县地处陕西陇东山区,西陇县创新食特色农业和食品工业是品安当地两大优势产业。羊乳、管模苹果、小监管核桃、香菇、蜂蜜等特色农产品蜚声省内外;食品工业品目繁多、初具规模,全县形成了以羊乳、苹果、核桃等7大门类食品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体系,全县2200多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呈现数量多、体量大、分散广的特点,监管范围广,监管难度大。迫切需要建立符合县情、切实管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县域辖区食品企业的装备、管理、经营等水平差异较大,有食品安全等级业内领先的规模化企业,更多的是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偏低的中小食品企业,食品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必须从严从紧从细抓好监管。但与之对应的市场监管部门,却面临基层监管执法力量不足、专业人才欠缺等难题。

近年来,结合当地食品安全监管实际,陇县市场监管局系统梳理日常监管中的高频多发事项,总结便民措施和成功经验,探索推行食品安全“十小监管”模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小而不放大,有力促进了全县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监管效能大幅提升。

“十小监管”让消费环境“好起来”

陇县市场监管局在食品安全监管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贴合县情实际的监管方式方法,以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的“小”,精心呵护着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大”,辖区食品消费环境建设让百姓生活“好起来”。

开展“小培训”:定期分领域开办食品安全培训班,及时向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通报检查情况、传授食安知识、讲解经典案例,切实提高相关单位规范管理水平。

组织“小研判”:组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群众代表,定期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商研判会,主动向群众汇报食品安全工作,虚心听取意见建议。针对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开展分析研判,共商防范处置预案和措施。

化解“小隐患”:按照生产、流通、餐饮三个环节,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查”,监管部门“点”,社会全员“帮”,智慧监管“找”,通过“查”“点”“帮”“找”,精准定位隐患根源,按照“一企一策、一业一策、一域一策、一环一策”工作方式,限时化解、逐一消号,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推广“小探头”:建成县市场监管“互联网+明厨亮灶”指挥中心,全县108所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140户学校食堂和社会餐饮单位并网运行,实现了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施“小惩戒”:建立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奖励制度,设立食品安全“曝光台”,鼓励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坚持重拳出击、铁腕执法,从严从快查处,对列入食品安全“黑名单”和移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实行联合惩戒,达到惩处一批、警示一批、教育一批、规范一批的效果。

还有,发送“小提醒”、 践行“小承诺”、建立“小网格”、应用“小程序”、开展“小约谈”等各种来自于实践行之有效的“小”监管方式方法,见证着陇县市场监管部门的不懈探索和科学总结。通过大力推行“十小监管”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全县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连续3年位列宝鸡市A级等次。

打造共创共治共享消费环境

身边的食品安全监管,眼前的食品安全建设,可触及、可实践、可共享的食品安全建设成果,是陇县市场监管局创新实施食品安全“十小监管”工作模式的可贵之处。

让主体素质“高起来”。定期对经营主体开展食品安全宣传、专题培训、自我承诺、“自我革命”等活动,压紧压实经营主体责任,增强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诚信经营、守法经营、文明经营、规范经营的意识日益增强。2022年,陇县尚德路民生综合批发部朱军莉获评“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是宝鸡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体工商户。

让监督管理“严起来”。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持续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的民生重点领域,办出一批让人民群众广泛称道、对违法分子广泛震慑的“铁案”。2022年,责令停业整顿28户,清理无证食品加工小作坊6户,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1起,行政处罚45.8万元。陇县市场监管局荣膺陕西省和宝鸡市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先进集体。

让办理速度“快起来”。网格化监管模式的推行,让市场监管更加高效便捷,21个责任网格,全民行动、责任到人、包抓到户,建立工作群,每个包抓户都有一本“明白账”。2022年,累计处理各类投诉860件,处置率达100%,实现了工作即领即办。

让市场秩序“好起来”。建立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设立曝光台,县域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食品安全秩序更加平稳有序。

让公众参与“动起来”。通过建立党政同责、部门联动、人民群众参与支持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十大行动”,形成食品安全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营造出人人监督、人人共治、人人共享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游婕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