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十二凱撒》導言:「亞歷山大」石棺故事核心中的誤認情節,本身就充滿重要的歷史意義

文:瑪莉・畢爾德(Mary Beard)

導言:廣場上的凱撒皇帝

羅馬皇帝與美國總統

多年來,一座雄偉的亞歷意義大理石棺擺放在史密森尼學會藝術與產業大樓(Smithsonian’s Arts and Industries Building)外的草坪上,一直是山大石棺華盛頓特區國家廣場上的一個常態裝置和奇景(見下圖)。它是故事1837年在黎巴嫩貝魯特郊區兩座一起被發現的石棺之一,幾年後由正在地中海執行巡邏任務的核心美國海軍司令官傑西.艾略特(Jesse D. Elliott)帶到美國。據說,中的重這座石棺曾經存放著在西元222年至235年間統治羅馬的誤認亞歷山大.賽維魯斯(Alexander Severus)皇帝的遺骸。

pp_1-1Photo Credit: 時報出版提供

儘管亞歷山大的生平曾被韓德爾(Handel)編入華麗的歌劇《亞歷山大.賽維魯斯》(Alessandro Severo)之中,並在早期現代歐洲一些地區被視為模範統治者、本身藝術贊助人與大慈善家(英國查爾斯一世〔Charles I〕特別喜歡與他比較),充滿然而亞歷山大並未成為家喻戶曉的歷史皇帝。他出身於敘利亞家族,凱撒是亞歷意義當時多元民族羅馬菁英圈的一員。

在表哥埃拉伽巴路斯(Elagabalus)遇刺身亡後,山大石棺他以十三歲的故事年紀繼位為羅馬皇帝。傳言埃拉伽巴路斯的放浪行為甚至超越了卡里古拉與尼祿,他在晚宴上用大量玫瑰花瓣悶死賓客的惡作劇場景,曾被擁有古羅馬再造者名號的十九世紀畫家阿爾瑪-塔德瑪(Lawrence Alma-Tadema)生動地描繪下來。

亞歷山大是當時前所未有最年輕的羅馬皇帝,現存大約二十件關於他(或據信是他)的古代肖像作品中,多數將他描繪成相當夢幻、近乎脆弱的青少年(見下圖)。他是否真的如後世所想的那樣卓越,值得懷疑。然而,古代作家將他視為一個相對可靠的統治者,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的母親尤利亞.瑪麥雅(Julia Mamaea)的影響,她是「皇位背後的實權者」,可想而知為什麼她在韓德爾歌劇中扮演一個陰險的角色了。

這對母子最終在一起軍事行動中,同時遭到羅馬叛軍暗殺。士兵們憤怒的原因眾說紛紜,是不滿他過於保守(或者說太過嚴苛)的經濟政策、缺乏軍事領導能力,還是受到母親瑪麥雅影響所引起,取決於你相信哪份報告。

pp_1-2Photo Credit: 時報出版提供

這些故事全都發生在最初較為人熟知的「十二帝王」(Twelve Caesars)一百多年後。儘管有許多不堪的故事和指控(與母親過度親密的關係、士兵的威脅、荒唐的前任皇帝以及殘暴的暗殺事件),亞歷山大仍被視為一個很符合羅馬帝國風格的皇帝。事實上,現代歷史學家經常視他為羅馬統治者傳統世系中的最後一位,而這個世系始於尤利烏斯.凱撒。一位十六世紀的版畫家兼出版商,透過巧妙計算與策略性省略,成功將原本的「十二」位皇帝加倍,並且編撰成帝王世系表,順理成章地將亞歷山大列為第二十四位皇帝。

亞歷山大遇刺後,羅馬帝國的情勢大不相同。接下來的數十年,羅馬帝國陸續由一群軍事冒險家統治,其中許多人只掌權幾年,有些人甚至未曾踏足羅馬城,卻成為「羅馬」皇帝。這徹底改變了羅馬帝國的統治性質,「色雷斯人」馬克西米努斯(Maximinus ‘the Thracian’)是亞歷山大的繼任者,他很好地體現了這種改變。他在西元235至238年間統治羅馬帝國,據真假難辨的傳聞說,他是史上第一位不會閱讀寫字的羅馬皇帝。

這個石棺故事在此對橫跨古今的廣泛羅馬皇帝圖像研究作了開場,生動地展示其中各種曲折變化、辯論、分歧以及尖銳政治爭議的可能性。其實無論是亞歷山大的名字還是其他相關識別標誌,都沒有出現在這座被認為應該屬於他的石棺上;相反地,另一座石棺卻清楚地刻有他母親的名字「尤利亞.瑪麥雅」。這讓艾略特情不自禁地認為這兩座石棺之間有絕對的關聯。他的結論是,這位不幸的年輕皇帝及其母親一起被謀殺後,必定是按照帝王規格一起被埋葬在亞歷山大出生地附近,也就是現今的黎巴嫩。至少,艾略特是這樣說服自己的。

但是他錯了。質疑者很快就發現,這起暗殺事件應該發生在距離貝魯特市約兩千英里遠的德國,甚至英國(後者的地緣關係對查爾斯一世的宮廷具有吸引力,即使暗殺事件本身並未引起共鳴)。而且,有位古代作家聲稱皇帝的遺體被帶回羅馬安葬。如果這還不足以駁斥艾略特的說法,那麼,石棺上的「尤利亞.瑪麥雅」紀念銘文,已明確指出她去世時才三十歲,因此不可能是亞歷山大的母親。除非就像艾略特軍隊裡一名年輕軍官後來所提出的辛辣看法,她「在三歲時就生下兒子,那至少可以說是極不尋常的一件事」。綜合上述,這位曾經躺在石棺裡的尤利亞.瑪麥雅,可能只是羅馬帝國時期,許多同名同姓的普通女子之一。

除此之外,似乎參與這場辯論的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對母子的埋葬地點,至少還有另一個強而有力的可能;或者即使他們意識到了,只是選擇保持沉默。四千英里外的羅馬卡比托林博物館(Capitoline Museums)裡有一座精美的大理石棺,該石棺因皮拉尼西(Piranesi)一幅知名版畫而聞名於世,受到十八與十九世紀遊客的熱情追捧。據說這座石棺是亞歷山大與瑪麥雅共用的,他們在石棺蓋上斜倚著,一同展現帝王的輝煌。這座石棺甚至與現在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的精品,著名的「波特蘭花瓶」(Portland Vase)有所關聯。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