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魚,什麼都知道》:魚類不僅善社交,會使用工具,有道德準則,甚至像馬基雅維利主義者一樣不擇手段

文:強納森・巴爾科比(Jonathan Balcombe)

被誤解的魚什魚類有道雅維義者樣魚

我們通常所說的「魚」,指的麼都馬基是一個豐富多樣的物種集合。根據全球最大且查詢率最高的知道則甚至像擇手線上魚類資料庫FishBase的統計,截至2016年1月,不僅已知魚類包括64目、善社使用564科、交會3萬3249種。工具這一數量要比哺乳動物、德準段鳥類、利主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的魚什魚類有道雅維義者樣物種總和還多。當我們提到「魚類」時,麼都馬基我們談論的知道則甚至像擇手其實是地球上人類已知的60%的脊椎動物。

幾乎所有的不僅現代魚類都可以被劃分為兩大類:硬骨魚和軟骨魚。硬骨魚學名為teleosts(源自希臘語,善社使用teleios 的交會意思是「完全」,osteon的意思是「骨頭」),是當今魚類的主要構成部分,涉及3萬1800種,包括我們熟知的鮭魚、鯡魚、鱸魚、鮪魚、鰻魚、比目魚、金魚、鯉魚、梭子魚、米諾魚 等。軟骨魚學名為hondrichthyans(chondr的意思是「軟骨」,ichthys的意思是「魚」),約1300種,包括鯊魚、魟魚、鰩魚、銀鮫 。

這兩大類下的成員擁有陸生脊椎動物的全部十個身體系統:骨骼、肌肉、神經、心血管、呼吸系統、感覺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排泄系統。還有一類特殊的魚是無頜魚類,或稱為agnathans(a的意思為「沒有」,gnatha的意思是「頜部」),這是一個由約115種成員組成的小類,包括七鰓鰻(又名八目鰻)和盲鰻等。

我們簡單地將所有帶脊椎的動物分成五類: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 然而這種分類方式本身會誤導人,因為它無法體現魚類之間的巨大差別。從演化的角度看,至少硬骨魚應該與軟骨魚區分開來,就像哺乳動物和鳥類不能混為一談一樣。和鯊魚比起來,鮪魚跟人類的親緣關係更近,而1937年被發現的「活化石」腔棘魚,又在生命起源樹上比鮪魚與人類的關係更近一些。這樣一來,如果將軟骨魚計算在內的話,至少有六種主要的脊椎動物類群。

人類之所以有「所有魚類都存在關聯性」的錯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動物在水中很難演化出高效移動的能力。水的密度大約是空氣密度的八百倍,因此水生脊椎動物多為流線型、肌肉發達,而扁平的附肢(鰭)能在減少阻力的同時又產生向前的推力。

在高密度的介質中生存,也意味著重力的作用會大大縮減。水的浮力能幫助水生生物免受陸生動物的體重困擾,因此體型最大的動物——鯨,才會生活在水中。這些因素也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魚類的相對腦容量(腦重量佔體重的百分比)較小,而這一點,也讓魚在我們用大腦衡量其他生物時處於劣勢。魚藉助大塊且有力的肌肉在阻力遠大於空氣的水中前行,在這樣幾乎失重的環境中生活,意味著相對於腦體積來說,身體體積可以無限大。

不管怎麼說,大腦體積在認知發展方面的意義不大。正如作家蒙哥馬利(Sy Montgomery)在一篇有關章魚大腦的文章中提到的,電子業的一切產品都可以做到小型化。一條小魷魚學習走出迷宮的速度比狗還快,而小鰕虎只要在漲潮時游過一次潮池就能記住地形,這是極少數人才能完成的壯舉。

最早的魚形生物出現在距今約5.3億年前的寒武紀。牠們體型較小,鮮少有變化。約九千萬年後的志留紀時期,魚類長出了頜,實現了演化上的重大突破。這些先驅脊椎動物得以獵捕並撕咬食物,增強了捕獵過程中的咬合力,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晚餐的可選範圍。或許我們也可以把頜看作自然界的第一把瑞士刀,其功能還包括操縱物體、挖洞、為建巢搬運材料、轉移及保護後代、傳播聲音及實現交流(比如「別過來,小心我咬你」)。

頜的演化為魚類及一些早期的超級掠食者在泥盆紀的爆炸式增長提供了條件。正因如此,泥盆紀又被稱為「魚類時代」。大多數生活在泥盆紀的魚都是盾皮魚(placoderms,英文意思是plate-skinned),頭部有堅硬的盔甲,身體則是軟骨骨架。大型盾皮魚足以令人生畏。鄧氏魚(Dunkleosteus)和霸魚(Titanichthys)的部分種,體長甚至可以超過九公尺,牠們沒有牙齒,卻能用頜內兩副尖銳的骨板將食物咬碎磨爛。在這些魚的化石中,常會發現未完全消化的魚骨塊,這意味著牠們會像現代貓頭鷹一樣反芻食繭。

儘管這些魚類和泥盆紀一起在三億年前消失,但大自然對盾皮魚非常友好,細心地為其保留了精緻的樣本,而讓古生物學家得以推演出盾皮魚生活中許多迷人側面。其中一個特別的發現,來自西澳洲戈戈化石遺址的艾登堡魚母(Materpiscis attenboroughi,英文為Attenborough’s mother fish)。牠以英國偶像級自然紀錄片主持人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的名字命名,在1979年的系列紀錄片《生命的演化》(Life on Earth)中,艾登堡表達了對此物種的強烈興趣。這份保存完好的3D樣本,能幫我們抽絲剝繭展示魚的內部結構。

令人驚訝的是,在這條魚的體內,有一條發育完全且通過臍帶和母親緊緊相連的小艾登堡魚母。這一發現將體內受精的歷史向前推進了約兩億年,不僅震動了學界,也為早期魚類的生活增添了一分情愛色彩。目前已知能夠實現體內受精的方式只有一種,即通過可插入的性器官。由此可見,魚類是最早享受性愛歡愉的動物。艾登堡曾在一次公共演講中,表達了自己對這一發現及將其公之於世的澳洲古生物學家約翰朗(John Long)的複雜情緒:「在生命的長河中,這是人類已知第一個脊椎動物交配的例子⋯⋯而約翰竟以我的名字為其命名。」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