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学者的初心还是时代的邀请?老学霸“出圈” 变身网红UP主
“如果你们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请扣1。学者心还学霸”“喜欢我的初的邀视频,就请关注我,时代并且一键三连。请老”镜头前,变身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用年轻人熟悉的网红方式推荐自己的视频。 近期,出圈一批学界大咖成为B站上大热的学者心还学霸UP主。他们紧跟时事、初的邀贴合热点,时代不时“玩梗”“卖萌”“求关注”。请老他们凭借专业学识和个人魅力迅速“出圈”,变身收获一大批年轻粉丝,网红一改大家对专家学者的出圈刻板印象。 “反差感”拉满, 专家学者化身个性UP主 6月9日,有人说B站在这天迎来有史以来最大咖位的UP主。汪品先院士首发的一个不到3分钟的视频,获得317.6万播放量,位于全站排行榜第四名。 作为对深海科学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的院士,汪品先在视频中讲起海洋领域的“小儿科”知识,双眼放光,满是激情与热爱。在现实生活中,专家学者的形象往往被学术论著、专利发表所定义,显得严肃;在新平台上,科学大家化身有个性和有态度的UP主,毫不吝啬地抒发心中所爱。这样的“反差感”打动了很多人。 不止汪品先院士,一批学界大咖纷纷变身UP主,在“玩梗”“卖萌”的同时,润物无声地向年轻人科普专业知识。 “热爱大地”,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这样自我介绍;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表示“大家不要叫我老爷爷,我也想变年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于赓哲打趣自己是“尽可能满足大家的历史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写下“经由电影银幕,望向他者”…… 这些细节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拉近了专家学者与公众的距离。毕业生小迪是这些专家学者的“铁粉”。他说:“这些专家学者让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出圈”法宝: 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 百慕大三角到底有什么秘密?城市鸡娃和小镇做题家的差别有多大?利路修为何能爆红?《小舍得》结局为什么注定让人失望? 汪品先、梁永安这些专家学者的视频选题不同于大学课程,不冠以专业理论名称,而是直接提出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汪品先说:“做科普视频难点不在于回答,而在问问题。问有趣的问题是我做这些视频的原则。” 有趣的问题,犹如架接在两个圈层之间的桥梁,既可以吸引年轻人,又能输出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这样的桥梁是如何建造的?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大多专家学者会选择和第三方平台机构合作,平台机构主要负责账号运营,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内容制作。 西西是一名负责为梁永安运营内容的工作人员。他告诉半月谈记者:“我们需要熟悉专家学者研究领域的母题和底层逻辑。与专家学者合作,感觉自己不亚于读了一个硕士学位。” 西西认为,面对看似浅显的话题,专家学者的认识与一般博主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有自己的专业标准,我们会根据专家学者的标准来制作内容”。 “知识走出象牙塔才是根本” 专家学者“出圈”,是现今传播环境下,专家学者、平台机构、用户等各方需求融合的结果。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助理研究员翁秋怡说,专家学者“出圈”之后,科学研究影响得到扩展,社会服务效应也大大增加。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董晨宇认为,专家学者“出圈”过程中,要警惕因追逐流量,过度利用和贩卖自己的文化资本,或是盲目评论非专业领域内容。 必须恪守教育活动的严肃性和厚重性。专家学者需要平衡好知识传播与教育育人、科研工作的关系。翁秋怡认为,知识传播不是迎合大众,而是价值引领,“专家学者‘出圈’只是表面,知识走进大众才是根本”。 半月谈记者:陈青冰 张建松是出圈学者的初心还是时代的邀请?老学霸“出圈” 变身网红UP主
编辑:汤晓雪 来源:半月谈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9-02 10:30:57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甲醇中啶虫脒溶液标准物质:提升杀虫剂分析可靠性
- 以色列稱普亭因俄羅斯外交部長「希特勒也有猶太血統」一說道歉
- 科學解析:《星際大戰》銀河帝國 vs. 《星際爭霸戰》星際聯邦,誰會贏?
- 南洋的「土地公」:在伊斯蘭宣教運動下,拿督公信仰在新馬汶命運大不同
- 北京石景山: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 【藝遊嚮導】5/10
- 美股三大指數連續重挫恐墜入熊市,關鍵指標股特斯拉市值蒸發1260億美元,為全球經濟埋下隱憂
- 【專訪】服裝設計師周裕穎:「永續時尚」的綠色革命,衣物升級再造就像操刀分子料理
- 硫酸滴定溶液标准物质的深度探索与实践
- 《正好住基隆》:山海包夾的地形,讓基隆人嚮往核心的同時也不小心邊緣了自己
- 【小說】吳爾芙《歐蘭多》導讀:希望我們永遠能透過閱讀穿梭時空,體驗雌雄莫辨的心靈與滿足
- 世界銀行預估大宗商品漲價到2024年,經濟學人:新興經濟體恐陷入「失落的十年」
- 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混合使用
- 槍擊誤殺攝影師片段流出,警方仍在調查影星亞歷鮑德溫的肇事責任
- 8000公里之外的自由民主共同價值觀友好國家──用古典音樂拉近台灣與東歐與波海國家的距離
- 當仿生人夢見自己變成人(上):從《銀翼殺手》美學觀點,挖掘科幻片的人造人定位
- 立新年“flag”但每年都“被打脸”?你的目标得这么定
- 香港晚報:香港標準舞代表「廖氏兄妹」勇奪國際運動舞蹈賽金牌
- 《娛樂已死未?》:2021年,由姜濤開始
- 《原生家庭木馬快篩》:通常父母會幫我們活出「我們不想要」的版本,等於替我們先試錯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