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一匹好布织出产业图
“织为云外秋雁行,浙江染作江南春水色。海宁”白居易笔下的匹好缭绫,飘逸如明月当空、布织飞瀑流泉,出产曾备受皇室公卿推崇。业图然而,浙江蒙上历史的海宁尘埃,此物芳踪难觅。匹好 1000多年后,布织在浙江嘉兴海宁许村镇,出产这一失传的业图丝织品得以复原并商品化。凭借现代织机和可降解面料,浙江当地企业织就的海宁缭绫服饰,一件售价高达几千元乃至上万元。匹好 “我们联合考古专家,历时数月,终于让缭绫‘重生’。”近日,海宁市天一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建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公司还将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研发新款面料,进军高端市场。” 许村镇集聚着1万多家纺织企业,年产布艺产品28亿米。这里已经形成一个以装饰布、沙发布、织锦缎为主要产品的纺织产业集群。技术与创意,成为当地纺织产品的新标签。 打磨高精产品“金刚钻”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许村镇于1983年建起首家联合绸厂,此后短短几年便发展成为嘉兴市首个工业亿元镇。多年来,当地致力于推动家纺产业集群机器自动化、数字化,窗帘供应量一度占据国内市场的1/3。 “从家家户户开织机起步,本地家纺产业目前分成3个板块,即家纺、服装和数字经济。”许村镇副镇长马明刚介绍,针对企业多、规模小、散而乱的产业现状,许村镇着力打造数字化供应链平台,依托海宁家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加速整合设计、研发、电商等资源。 亚运颁奖礼服、织锦挂画、丝质书籍……在海宁中国家纺城国贸中心(家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时尚面料创新中心内,采用特殊面料织成的服饰、工艺产品琳琅满目。 该中心由浙江理工大学技术经纪人与家纺城对接建设。成立3年来,中心与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多所高校以及数十家纺织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发了上千款面料。 “除了优秀团队,先进设备也必不可少。”海宁中国家纺城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贺荣说,综合体采购了亚洲唯一一台精密加工提花机,可让面料纹样每平方米的交织点多达3亿个。如此多的纹样像素点,使得面料哪怕仅用5种颜色的纱线,也能呈现千变万化的色彩,而且布料质地更细腻。如此一来,企业有了承接高精产品订单的“金刚钻”。 把握时尚产业“新风口” 随着国潮风的兴起,精致华美的马面裙进入大众市场。去年以来,许村镇更是因马面裙订单火爆而“出圈”。 “买好布到许村,在业内早已形成共识。”海宁中国家纺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殷晓红说,“经过40多年的积淀,许村镇掌握了全球领先的提花面料生产技术,因此才能及时抓住马面裙这一机遇。我们不是仅凭一时运气‘接住泼天的富贵’,而是靠厚积薄发,在产业转型升级这条路上行稳致远。” 在许村镇办企业20多年的鲁建平感受到,当地纺织行业从一根纱到成品能形成闭环,产业链优势明显,为拓展高端市场打下了基础。2023年,许村镇的纺织产品出口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200余亿元。 不久前,许村镇将去年出台的《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政策意见》升级成2.0版,在鼓励工业生产性设备技改投入、壮大科技企业等方面加大奖励力度,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马明刚说,许村镇将继续招商引资总部企业、汇聚设计人才、完善产业配套,紧紧把握市场风向,进行产业外延。 瞄准“高标准培育千亿级时尚产业”目标,这座传统纺织小镇正在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让产业焕发新生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陕西咸阳:探索旅游市场及高速服务区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评论台湾地区选举结果
- 证监会同意注册!在赣台企宏柏新材将发行可转债
- 河南固始紧抓闽台融合发展交流合作机遇 打好“乡情”“亲情”牌
- 难固定、易脱落、隐患多 家用单杠不是神器是凶器
- 《繁花》、“科目三”火到台湾,再正常不过了!
- 台湾籍教授张晏瑲获评第四届“辽宁省杰出中青年法学专家”
- 四川省台办以虚促实 谋划推动2024工作高质量发展
- 原创: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检测
- 台媒看大陆:云南大理非遗美食——乳扇
- 台媒看大陆:探访南诏国发祥地——云南大理巍山古城
- 民进党地方大咖因选举时力挺侯友宜遭开除党籍
- 金融马拉松,中行如何做好国际化的“头雁”?丨透视银行业年报⑧
- 台青首访曲阜孔庙:感受中华文化基因
- “武统台湾”不如“舞统台湾”,国台办点评“科目三”风靡宝岛,民进党如临大敌
- 福建泉州广泛联谊港澳台侨同胞 扩大“朋友圈”画大“同心圆”
- 绿茶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福建2023年办结涉台案件922件
- “城市印象·活力之城”网络短视频创作比赛颁奖 在苏台青摘得多项桂冠
- 台生甲骨文中寻根源:两岸同文同源同种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