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泰勒絲演唱會電影「媒體奇觀」成新文化現象:粉絲狂歡打破空間限制,使「體驗」成為一種經濟商品

文:查厚葦

美國流行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樂壇震撼,泰勒不僅在音樂領域經歷17年的絲演使體商品輝煌,更以其《時代巡迴演唱會》席捲全球。唱會成新

然而,電影打破這次的媒體演唱會不僅僅在現場掀起轟動,更推陳出新,奇觀透過電影《Taylor Swift:The文化為種 Eras Tour》創造了嶄新的演唱會電影體驗,成為「新」粉絲文化的現象限制代表現象。

泰勒絲,粉絲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狂歡空間歌手之一,以其豐富的驗成音樂才華,與橫跨多種音樂風格的經濟歌曲、情感細膩深刻的泰勒歌詞而聞名。

無論是絲演使體商品〈Love Story〉、〈Blank Space〉、唱會成新〈Look What You Made Me Do〉,還是〈Cruel Summer〉、〈willow〉、〈Anti-Hero〉等歌曲都廣受好評。

她不僅在音樂領域打破多項紀錄,獲得獎項無數,更榮登2023 年《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成為時代雜誌創刊以來,首位以個人身份獲選的藝人,足以彰顯她在全球的影響力。

泰勒絲《時代雜誌》Photo Credit:Taylor Swift官方FB

泰勒絲在今年3月啟動的《時代巡迴演唱會》(The Eras Tour)不僅在全球五大洲舉辦超過140場演唱會,還被冠以「泰勒絲經濟學」的美譽。演唱會帶動了各地演唱會周邊的經濟成長,成為一種全新的經濟現象。

不僅如此,本次巡演也被拍成了電影《Taylor Swift: The Eras Tour》(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該電影上映後打破了多項紀錄,作為演唱會電影更是票房的佼佼者,沉浸式的觀影體驗讓全球粉絲能夠在電影院中同樣感受演唱會的震撼,深刻感受泰勒絲音樂的魅力。

這部電影不僅僅是音樂的呈現,更是一場文化現象,成功打破了演唱會和電影之間的界限。

體驗經濟:演唱會搬進電影裡

演唱會電影是一種將音樂和視覺藝術結合的影片,透過大銀幕呈現歌手的現場演出,提供給觀眾身臨其境的感覺,進入深度的沉浸式體驗,也打破了傳統演唱會的時空限制,觀眾更可以進一步深入感受演唱會音樂表演與歌手的舞台魅力。

王俐几以「五月天」為例,討論「體驗經濟」概念 ,強調提供消費者不同的生活體驗,使「體驗」成為一種經濟商品。

他指出,五月天演唱會透過特定主題,使得演唱會具有故事性,拉近與觀眾之間的情感距離。

五月天演唱會電影 則透過演唱會電影讓觀眾在電影院藉由看故事的方式穿插看到演唱會的片段, 且鼓勵觀眾帶螢光棒入場,體驗如身臨演唱會現場的應援模式,加強粉絲的體驗感。

其實演唱會電影並非近幾年才出現,但近年來受到疫情和全球音樂市場變動的影響下,演唱會電影迅速崛起,許多歌手或團體開始將演唱會搬上大銀幕,舉凡泰勒絲、碧昂絲、韓團BTS、NCT等藝人紛紛推出演唱會電影。

演唱會電影結合「體驗經濟」模式,將外在的觀賞活動轉化為內在的深刻體驗,此舉不僅加強了消費者參與活動的方式,同時也創造了豐富的參與回憶。

電影院成為「Live House」:打破空間限制的粉絲狂歡

簡妙如在其研究〈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中,將「迷」視為閱聽人的一種,指在某段特定時間內,特別為媒介內容的某些特質所吸引,並有相當程度之認同與涉入的閱聽人。

她進一步綜合學者說法,將「迷」的特質 「過度的閱聽人」分成「外在行為」及「內在反應」。

外在行為包括參與群眾行為、生產創作迷的文本、組織迷的社群等,而內在反應則指涉迷的心理層面, 包括情感上的熱愛、崇拜,更進一步形塑對偶像的認同等。

其中引用了 Fiske強調迷的組織「迷群」(fandom)具有 「生產性」,閱聽人除了接收文本之外,也會進行其他的創作互動活動,並進而產生高度的認同與「涉入」。

Jenkins則提出參與式文化的概念,認為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粉絲成為參與式的,網路為粉絲提供一個平台,讓粉絲參與並互動,透過與他人討論、分享,粉絲與粉絲之間形成一種社會連結。

這種社會連結彰顯出粉絲對於偶像的認同,具體體現為「偶像崇拜」文化。

偶像崇拜相關的研究大多指出偶像崇拜是一種以「認同」為基礎的概念, 是一種特定的、過度熱情的認同表現形式。

簡妙如指出,「偶像崇拜」過程 中,伴隨著高度的「認同」與「涉入」,這些「過度」的反應行為,正是偶像崇拜的核心關鍵。偶像崇拜表現為對特定人物的欣賞、喜愛,以及對其行為的 學習、模仿、膜拜,甚至包括消費和追隨等積極投入的行為。

因此,偶像崇拜不僅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更是一種對特定人物的深入投入和全方位追隨的行為模式。

在此脈絡下,以泰勒絲演唱會電影《Taylor Swift: The Eras Tour》為例分析,可以發現演唱會電影不僅是音樂表演的呈現,更是一種文化現象。

該類型電影透過電影院的大銀幕與高品質的音響,提供觀眾模擬演唱會的現場效果,帶給粉絲沉浸式的體驗,以及視覺上的衝擊感。

同時一張電影票價格相比演唱會動輒幾千或近萬元,演唱會電影票價更為平價,且能夠擁有較佳的體驗感,不需要受限於演唱會位置視線不佳的原因,使得粉絲更容易參與,也讓偶像變得 不再遙不可及。

從演唱會電影的角度來看,隨著演唱會電影的興起,電影院不再僅僅是觀場深度的沉浸體驗,她鼓勵粉絲,將觀看電影視為身臨其境演唱會的機會。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