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心智化》:「依附理論」如何看待情緒與情感調節?

文:彼得・馮納吉(Peter Fonagy),心智 喬治・葛瑞蓋(György Gergely), 艾略特・朱里斯特(Elliot Jurist), 瑪莉・漢普沃斯(Mary Hepworth)

依附理論的觀點

由於在依附理論中,情感是化依很基本的概念,以至於學者們反而沒有在依附理論裡好好探討過情感代表的附理意義,這情況有點諷刺。論何情感之所以在依附理論中具有如此重要的看待地位,是情緒因為依附關係本身就是照顧者與嬰兒的情感連結。在依附理論與研究中,與情情感調節是感調個相當熱門的主題,也許就是心智因為如此,導致大家都忽略了「情感的化依意義」這個更基本的問題。不過,附理解釋也只能到這裡為止,論何因為就算是看待發展心理學鮑比(John Bowlby)本人,也很少討論一般性的情緒情感與動機問題。鮑比把依附定義成「情感性的與情連結」,但卻沒有詳細解釋「情感性的連結」到底是什麼意思。他也強調情緒在依附關係中的重要性,但這並沒有帶來什麼啟示。舉例來說,鮑比主張:

依附關係的形成、維持、終止與重新開始,都會產生許多強烈的情緒。依附關係連結的生成就像是墜入情網,而維持依附關係就像是深愛著一個人,失去依附關係就像是為了一個人而悲痛。同樣地,害怕失去會使人焦慮,而真正失去會令人悲傷;而這兩種情況也可能會產生憤怒。安全感來自於能穩定維持依附關係的經驗,重新連結起依附關係則是快樂的泉源。〔1980, p.40〕

鮑比的見解很有意思,他認為人無可避免地天生就會對一些刺激感到恐懼,像是新奇的事情、突然出現的事情等等,這些事情會激發依附系統。當依附系統被激發,但照顧者卻沒有做出適當的回應時,就會造成焦慮的情感反應。然而這個論點卻沒有受到研究上的強力支持。鮑比也沒有明確指出依附關係究竟是如何促成情緒調節。不過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最近的依附關係研究愈來愈注重情感與情感調節間的關係。現在,我們將一同來檢視這些進展。

情緒與情感調節

在依附理論中,情感調節的能力是為了讓孩子能從協同調節轉為自我調節。或以斯魯夫的說法來說,這代表嬰兒的調節系統從「兩人的」進展成「獨立的」。斯魯夫著重於情緒在發展上的角色,他發現鮑比並沒有把情感完整地概念化,所以他接下了這個未竟的工作(Sroufe 1996, p.177)。他認為,在約末半歲的時候,孩子才會開始出現情緒。這個說法與基本情緒理論有所衝突。斯魯夫特別反對伊澤德(Izard)認為基本情緒是天生的這種說法,他強調情緒是由照顧者灌輸給嬰兒的概念。斯魯夫認為,在嬰兒出生時,只有一種較原初的情緒,到第一年的後六個月時,情緒會分化為更細緻的形式。此時,嬰兒可以主觀地經驗到情緒,並賦予情緒新的意義。就像斯魯夫所說:「嬰兒在六個月大到一歲時的興奮與情緒調節,已經不單單仰賴於照顧者做了什麼,也包括嬰兒如何詮釋照顧者的意圖與行為。」(p.170)

斯魯夫把情感調節定義為人在面對緊張情況時能維持自我組織的能力,他小心地強調,這種調節能力並不是用認知來影響情感。斯魯夫的建議是,情感調節應該是自我調節能力的「原質」(anlage)或是「原型」。自我調節可說是一系列自我功能當中的一部分,其中也包括自信(self-reliance)與自尊(self-esteem)。斯魯夫剖析自信心的生成就如以下所述:「對照顧者有信心→我與照顧者在一起時有信心→我有自信心。」(1996, p.186)。斯魯夫用依附理論的方式創造出一個內在精神的結構,且把鮑比認為「依附的目的是與照顧者親近」的概念,轉變為「依附的目的是感到安全」(Sroufe & Waters 1977a),但他還是沒有試著論述自信心底下的內涵。

另一個研究情緒角色的依附理論家是馬蓋(Magai 1999)(她對於這個主題較早的研究是用Malatesta這個姓發表,可參見Malatesta, Culver, Tesman, & Shepard 1989)。如同斯魯夫,馬蓋認為鮑比並沒有好好討論情感本身的概念,並指出鮑比的理論與大約同期的學者湯姆金斯有一些類似的地方。相較於斯魯夫,雖然馬蓋比較贊同基本情緒理論,但她把興趣放在父母情感的風格會如何影響到孩子的調節能力。

卡西迪(Cassidy)擷取了馬蓋理論的重點,試著找出依附風格與調節能力的關聯。但馬蓋對她的評論中,對於假設情緒特質/性情會與依附風格完全重疊這種看法,卻持保留態度。

根據卡西迪的說法,情感調節可能與依附的品質有關(1994, p.247)。焦慮/迴避風格的依附關係傾向於將情感最小化,變成過度調節的狀況;而焦慮/矛盾風格的依附關係則會過度強調情感,相較來說就是調節不足。而安全的依附風格呈現了一種開放且彈性的調節方式。更精確地說,卡西迪認為焦慮/迴避型的依附關係相當排斥負向情感,代表著個體無法表達出負向情感,而不是沒有感覺到。但研究者還是無法釐清,為何在焦慮/矛盾型依附中,對於負面情感的反應會如此之大,甚至遠超出實際的感受。卡西迪的研究為依附理論提供一個有展望的方式來思考情感經驗,且被史萊德(1999)進一步拓展。史萊德認為,情感調節的失敗將會連結到各式的病理。

Sad young man with worried stressed face expression and brain melting into lines question marks. Obsessive compulsive, adhd, anxiety disorders concept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隨著依附理論的演進,情感調節的概念變得愈來愈重要。然而,對於情感本身的研究卻進展緩慢,還在發展當中。用依附來想情感會有一種很明顯的亞里斯多德式偏見,認為情感在本質上是個要被調節的課題。依附理論與斯多噶學派對情感的觀點沒有太大的交集。依附理論也與勒杜克斯所描繪、達馬西奧所支持的第一種情緒反應無關。霍夫(1984, 1990; Polan & Hofer 1999)研究幼鼠與母鼠關係的結果,與依附理論最為接近,他認為調節能力是由依附而來,並且強調那是隱藏的面向,不受意識所控制。事實上,霍夫警告我們,嚴格來說,這個調節系統所調節的目標不能稱之為情感。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