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泉州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变“沉睡资源”为“发展活水” 今年6月25日是泉州第34个全国土地日。昨日,盘活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主办的利用“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主题活动在我市晋江举行,泉州市、低效晋江市、用地福州市仓山区作典型经验分享。试点2022年9月获批国家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以来,工作泉州在自然资源部、阶段省自然资源厅的性成效有力指导下,大胆探索,泉州勇于创新,盘活把试点变亮点、利用把先行变先成、低效把试验变示范,用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试点打造出低效用地再开发2.0版本,把“沉睡资源”变为“发展活水”。 □融媒体记者 吴丽娇 通讯员 张玥 新增量 13万亩低效用地待“唤醒” 突破土地资源约束“瓶颈”,向土地“存量”要发展新“增量”,泉州对低效用地的盘活利用,可谓成效斐然。 ——创立政策体系。制定盘活利用低效用地相关政策28项,初步建立“基础调查—方案编制—项目报批—现状处置—建设实施—监督考核”的全链条政策支撑。 ——搭建顶层框架。组织编制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工业区块线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对13万亩低效用地再开发提供科学指引,划定50万亩工业用地底线。 ——腾出发展空间。摸清低效用地和历史遗留建设用地底数,开展3.76万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带动7.16万亩建设用地开发,新增建筑面积约2677万平方米(产业空间1631万平方米),拉动投资1747亿元。完成全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晋江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入选自然资源部典型示范案例。 ——整合耕地资源。选取13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单元,建设2个万亩方、18个千亩方、41个百亩方。开展农用地整理9.15万亩,新增耕地2713亩,生态保护修复1.17万亩。 ——破解历史难题。在全国率先提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清单+分类处置”政策,盘活利用历史围填海面积8970亩。晋江安东园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通过规范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有效解决陆海统筹问题,新增产业空间17万平方米,目前共有28家企业入驻,实现总投资12亿元,预计可贡献税收约2500万元。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我市总结形成了“1个标准、1种典型、7项举措”的经验成果,先后在全国集中调研、全省现场推进会上做典型经验交流。“1个标准”,为制定《泉州市城镇低效用地调查评价方案》,建立差异化的低效用地认定标准;“1种典型”,指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空间需求为导向,打造高品质的“四化”产业社区典型;“7项举措”为强化规划引领、鼓励混合用地改造、运用司法重整盘活、实行规划许可豁免制、建立低效用地“防火墙”、构建企业效益综合评价奖惩机制、分类处置历史遗留围填海。 结硕果 形成33项阶段性规划成果 解决泉州土地利用和管理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哪?在于节约集约用地。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节约集约用地诸举措中,规划更具有战略性、根本性和先行性。 基于此理念,25日的活动中,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汇报中介绍说,泉州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工作形成“一线两专规”,即工业产业区块线、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目前已形成33项阶段性规划成果,构建“国空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实施方案”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规划体系。 工业产业区块线,旨在切实保障产业发展底线空间,促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眼下已收获累累硕果:全市工业区块划定633个,总面积67.76万亩,确保50万亩工业产业用地不减少,其中统管区划定107个,总面积6.6万亩;配套《泉州市工业产业区块管理暂行规定》。 泉州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旨在针对13万亩现状城镇低效用地,统筹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目前已设定近期低效用地盘活目标,制定5大规划策略,提出6类再开发模式。盘活的方式包括司法重整提效率、空间置换促连片、“工改商”补配套等。得益于联席会议制度,南安数字化卫浴产业园从拍地到开工仅用了3—4个月,快于以往6个月的处理周期;南安、安溪、惠安等地开展置换探索,推动城镇低效用地连片开发,惠安群盛科技产业园共置换面积6.9亩,现已建成工业厂房80万平方米,盘活闲置低效用地600亩…… 泉州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旨在明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政策指引,成效同样喜人,已划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功能分区和整治示范单元,制定《泉州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总体实施方案》,每年各县(市、区)至少开展1个千亩方、2个村庄整治点、3个百亩方和N个生态修复项目。在政策的加持下,晋江九十九溪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消除耕地碎小图斑约350个,新增耕地218亩,解决“非粮化”耕地1700亩,耕地面积由4535亩增加至6200多亩。 新模式 构建“15分钟”产业社区生活圈 泉州试点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推进城市更新,把低效用地转化为生产、生活、生态效益和谐统一的产业社区,致力实现存量用地优化配置与城市发展战略的协调统一。 产业社区是一个新兴概念,是指在产业功能区内以产业功能为主导的人、城、产融合社区单元。我市在总结园区标准化建设“8种典型”的基础上,提炼形成了先进制造型、集群协同型、研发创意型三类典型的产业社区模式,力争构建“15分钟”产业社区生活圈。 晋江集成电路科学园产业社区便是一个典型例子。该产业社区位于著名的网红打卡地晋江梧林传统村落,既有闽南田园风光,又有132栋历史建筑,统筹科技、生态、文化三类社区,由原来306亩的工业园扩展为7425亩,打造“三生融合”的“芯”产业社区,当前已盘活利用低效工业用地850亩,亩均投资达1000万元,项目容积率上限提高至3.0,较原有综合开发强度提升近3倍。 下一步,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更好发挥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对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叠加效应,在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性金融支持、林耕互换、历史遗留建设用地处置等方面加强探索突破,为全国试点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机制、经验做法和制度成果。
- 最近发表
-
- 国羽四位老将“让位” 新人踏上新征程
- 【手遊】張碩尹《她與你與她的戀愛》:期待女主角每日小福利,然後崩壞,然後看到藝術
- 烏克蘭戰爭改變台海戰略思考,台灣人能否像邱國正說的一樣「奉陪到底」?
- 印尼開齋節傳統:返鄉人潮擠得水洩不通,會製作「馬來粽」分送左鄰右舍
- 现代鸟类的起源可追溯到恐龙时代
- 俄烏戰火延伸到外太空,美國太空司令部警告:俄羅斯軍方頻頻干擾GPS訊號
- 《普通人的海外求職指南》:除了留學或結婚,還有哪些特殊簽證能讓我們出國工作?
- 【未來大人物】別人開箱愛馬仕他開箱上億德國工具機!發起工業革命中,超認真少年讓工業變成一件帥又酷的潮流事
- “中国女排永远是全国人民的女排”
- 打破保守框架,馬來西亞穆斯林網紅戴頭巾跳Kpop: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 随机阅读
-
- 京城德比有温度更有热度
- 【影評】《媽的多重宇宙》:隱藏在混亂生活的三種入口,導演教會我們如何「看」這個世界
- 《刪拾就定位,每走一步都珍貴》:在休息時間與工作上的人「暫停聯繫」,這是自愛也是自重
- 「看進」畫作中隱藏的訊息:透過紫外線、紅外線、X光,逐步尋找畫作的祕密
- 3•15年度报告
- 《共感人365天療癒處方》:我藉由這本按照季節與日子編排的書,向共感人的愛心與光陰的神聖致敬
- 科學母職、育兒衛生與知識典範競逐:傳統強調「衛生清潔」,為何近年歐美吹起「髒養」風潮?
- 香港晚報:記協主席陳朗昇將赴英參與牛津學人計劃
- 福建泉州加快引才赋能新兴产业发展
- 《取材.執筆.推敲》: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提問,就是執行專屬於自己的「解讀之道」
- 魏晉風雲之竹林七賢(一):透過阮籍的一生,觀看「儒與道」的政治生死鬥
- 半導體設計廠博通610億美元收購虛擬機龍頭VMware,創晶片業史上規模最大併購案
- 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宣传文化系统要率先垂范
- 《王權劇場》:膏油的最初意義是接受神聖使命的印記,但隨著西歐基督教義的發展,它標誌著國王正式即位
- 《貓主子的科學》:從高處落下的貓總是能安穩以腳著地,牠是如何辦到的?
- 波蘭畢業居台的牙醫,移居外地的專業人士
- “抗癌神医”的网络舆论战
- 【大人學】為何你該和獵頭保持好關係?30歲後,你不該只靠人力銀行找工作
- 《中美爭鋒》:嫦娥四號首度著陸月球背面,中國太空計畫顯然與美國已縮小差距
- 釋憲結果出爐:萊豬屬中央管制事項,地方不得自訂禁令牴觸,衛福部函告合憲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