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困难”门诊暑期迎就诊高峰,成绩不好就是学习困难?
目前正值暑期,学习困难医院的门诊“学习困难”门诊迎来就诊高峰。在日常生活中,暑期有的迎诊家长无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学习困难”,有的高峰认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是“学习困难”,也有的成绩家长希望通过医生的帮助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成绩不好就是不好“学习困难”?怎么辨别孩子是否存在“学习困难”?如何解决“学习困难”问题?对此,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张丽丽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学习就家长关心问题作出解答。困难 家长抢号,学习困难寻求医生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我每天下午两点半就准时打开手机才抢到这个号。门诊”8月2日,暑期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学习困难诊室外,迎诊一名家长说,高峰她的成绩女儿今年9岁,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就选择了学习困难门诊,希望从医生这里得到一些帮助。据悉,儿研所每周三开设“学习困难”门诊,不少家长为挂号提前守在手机旁,但仍“一号难求”。 记者了解到,当天来到“学习困难”门诊求助的孩子大多处于小学一年级至小学三年级。虽然孩子刚进入小学阶段,初步接触系统性教学,但学习能力和习惯落后于同龄人的现象尤为让家长担忧。“孩子阅读书籍不能集中注意力,20能看成12,做了测试发现她的注意力低于平均水平。”一位家长看着身边7岁的女儿说道。“其他孩子回家都会自主复习,但我家孩子只学自己感兴趣的,不感兴趣的一点不学。”另一位家长表示。 除了读写能力,家长们还格外关注孩子计数能力。“她刚上一年级,不会跳绳,让她自己数跳了多少下,她也不会。”家长担心地表示。此外,家长们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十分关心:“我们清楚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特地来咨询医生,怎么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不愿意上学的、注意力不好的,基本都集中到了学习困难门诊。”张丽丽表示,暑期门诊量会比平时多,因为这个时段不耽误孩子学习,还有父母在北京上班、孩子放假来京的,或者是外地家长特意带孩子过来求医。 “学习困难”常见于学龄期孩子,小学阶段比较突出 “有的家长来门诊说孩子成绩不好,我问能考多少分?90多。我说能考90多分没事儿,家长说别人都考100分,我说这也没关系。”张丽丽说道。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是“学习困难”,对此,张丽丽的答案是否定的:成绩不理想不等于学习困难。 她表示,关于“学习困难”的界定,目前医学界尚未达成一致,因为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可能是智力问题、视听感知觉异常、神经功能损害,也有可能是家庭因素、情绪因素、环境因素等不利因素造成的学习不良综合征。但是从狭义上来说,是指特定的学习障碍,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界定,特定学习障碍包括了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和数学障碍,“智力水平正常的孩子在学习上投入跟同学一样或者更多精力的情况下,出现阅读拼写、计算障碍,是狭义上的学习技能方面的问题。”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学习困难”?张丽丽介绍,通常情况下,老师在课上讲的内容孩子听不明白、父母或者其他人辅导之后还是学不会,“孩子付出了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但效果仍然不好,我们可能就要考虑是学习技能的问题了。”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家长需要来医院就诊,查看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学习不良。 张丽丽以百分制来说明,孩子的成绩达到60分以上,也就是知识内容能掌握一半以上,说明他不存在学习困难,如果孩子的成绩总是不及格,这时就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分析原因,并及时进行干预。“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孩子之前成绩特别好,却突然出现大幅度下降,也需要去找出原因,是情绪问题?是专注力问题?还是学业负担过重?” “学习困难常见于学龄期的孩子,小学阶段比较突出,另外,部分初一学生和高一学生也会出现学习困难。”张丽丽说,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进行智力水平、注意力缺陷等检查,再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做出诊断。从实际门诊就诊情况来看,多动症的孩子比较多见,基本占到就诊人数的2/3。“多动症的孩子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行为训练,都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父母需调整期望值、尊重孩子兴趣 “每次都能考100分,为什么这次考了98分?”门诊中,张丽丽也遇到过重点班的孩子,父母的期望值非常高,“家长认为孩子出现了学习问题,实际上是他们设定的目标太高、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另外,家长不能拿自己孩子的短板与其他孩子的长处去做简单的比较,否则只能让孩子的挫败感越来越强,“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好,对学习出现抵触情绪。” 在就诊过程中,医生为了获知更详细的信息,一般会分别与家长、孩子进行交流,“至少要聊半个小时,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有时要聊一个小时。”张丽丽说,有的孩子比较敏感,在父母面前不敢说话,这种情况下,只要孩子自己的表述能力强,医生会与父母分开交谈。 张丽丽表示,“学习困难”门诊虽然能够通过行为治疗、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对症治疗手段帮助孩子,但也需要家长配合干预,才能达到效果。因此,医生会在问诊过程中给予孩子父母养育指导。 有一次,一名叫甜甜(化名)的初中生被妈妈带到了“学习困难”门诊,她的妈妈称,甜甜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数学成绩下降、听课走神、写作业耗时很长但是仍然做不出来。 在诊室中,甜甜比较腼腆,说话比较少。张丽丽在与甜甜的交谈中得知,甜甜喜欢画画,以后想成为美术老师,但现在每天学习数学需要很长时间,自己没有了时间画画。而且,妈妈对她的学习很上心,感觉对不起妈妈,自己上课也想好好听,但老师讲的内容听不懂。“孩子对学习并非厌倦,也有自己的想法。” 同时,在与甜甜妈妈的交谈中,张丽丽了解到,甜甜的父母本身比较优秀,大儿子也学习好,女儿成绩差就觉得“不应该”,甜甜的妈妈希望甜甜可以像哥哥一样考上理想大学,而不是将美术作为未来的专业和发展方向。在家时,妈妈会反复给甜甜讲解不会的数学题,直到甜甜能把题做出来,但是之后遇到类似题目,甜甜还是不会做。时间一长,甜甜妈妈辅导功课变得急躁,还会批评甜甜,甜甜的自信心逐渐下降,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受到了影响。 张丽丽初步作出判断:甜甜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并开具了相关检查。最后,团队通过对甜甜进行发育行为及认知功能相关测定,确定了她逻辑思维能力明显不足这一结果。 “逻辑思维能力是短板,智力结构不平衡造成了她数学的学习障碍。”张丽丽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力和特长,而数学可能只是甜甜不擅长的领域之一。于是,她给甜甜妈妈提出建议: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给孩子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发展兴趣爱好。经过一段时间,在甜甜妈妈的配合下,甜甜的数学成绩虽然没有显著提高,但其他学科成绩有了进步,更重要的是,孩子开始逐渐恢复了自信心,对学习充满了积极态度。 因此,张丽丽建议,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时,可以先让其完成擅长或是感兴趣的作业。“如果孩子书写不好,就让他先写字母多、文字少的数学或者英语作业。”另外,虽然学习成绩很重要,但是家长还是要给孩子留出运动时间,强度偏大的运动可以让大脑分泌多巴胺,提高注意力、执行力,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帮助。 张丽丽还指出,和睦的家庭关系是治疗“学习困难”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对于合并有焦虑或其他情绪问题的孩子来说更为重要。有的父母因为教育问题产生分歧甚至争吵,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同时,张丽丽表示,就诊前家长一定要与孩子做好沟通,以便更好地完成检查,“有的孩子是被家长骗来的,反而不利于确诊和治疗。”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紧急情况如何拨打120?如何使用AED?
- 南科大首届毕业生低调毕业—新闻—科学网
- 棒球經典賽宣傳照獨漏台灣隊 WBC主席道歉了!
- 第21届太阳岛雪博会将主打“芬兰风情”旅游牌
- 黄泥岗镇文明祭祀共筑绿色清明_
- 楼市调控“不歇脚”:限售扩围 租赁市场迎大变
- 南大学子捐千万给母校 大学曾靠助学金生活—新闻—科学网
- 挑戰輝達! 南韓新創公司推AI新晶片 號稱「功耗更低」
- 北京曝光4起电动自行车非法拼改装典型案例
- 澳國際帆船大獎賽刮颶風!吊掛風帆大失控 第二天比賽遭取消
- 烏克蘭加入歐盟說易行難
- 河南省消协对“辛巴假燕窝事件”提起公益诉讼
诉请退赔7971万余元 - 为了百分之五的孩子:残疾儿童如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 東引驚見中國氣球殘體! 邱國正:研究後再做結論
- 学术期刊编辑因与出版商发生矛盾遭解雇—新闻—科学网
- 性慾低下、性趣缺缺不想做愛 心裡有愛卻無法化成實際行動怎麼辦?
- 她患上癌症后痴迷旅行 带上病友一起看世界拍大片
- 欧洲国防部为何由越来越多女防长“掌舵”?
- 深圳:有序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公交、地铁全面恢复运行
- 为什么城市越来越像了?一位生态学教授眼中的“大树进城”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