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超龄无法参加干部遴选 35岁为何就要“被嫌弃”
35岁怎么就成了“被嫌弃一族” 近日,被嫌弃据《半月谈》报道,公务一些地方的员超优秀基层干部因为年龄超过了35岁无法参加“二次择优”,而且由于年龄的龄无“一刀切”限制,出现了“有意愿的法参去不了,刚培养的加干留不住”等问题。于是部遴,干部遴选如何破除35岁这道坎儿引发网友热议。选岁 其实,为何35岁的被嫌弃坎儿岂止在公务员干部遴选中,“35岁焦虑”“35岁危机”也不是公务第一次进入舆论场。之所以每次都会引发热议,员超成为热搜,龄无因为这样的法参“中年危机”总是时不时在社会视野中上演,有的加干虽然离我们很远,但其中的痛苦让人感同身受,因为他们的现在,也许就是我们的将来。 日剧《大叔之爱》里有这样一句扎心台词:“你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中年人,你可以往死里骂,尤其是那些有房、有车、有孩子的。”这句话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年人职场困境。 不知从何时开始,“35周岁以下”成了各种招聘启示的“硬杠杠”,也总有一些单位会不定期“劝退”“分流”“优化”35岁及以上的员工。求职者过了35岁,除非自带资源、流量或者其他“撒手锏”,否则简历极有可能会被丢进垃圾桶。“拒绝”很容易,但对于已经失去年轻时轻松跳槽资本的他们来说,重新找一份足够糊口的工作,付出的代价要比年轻人更多一些。 这样的“职场规则”,让很多超过35岁的职场人开始担心自己被裁员、被失业。因此,一旦过了35岁,大部分人在工作上一点不敢懈怠,因为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被离职,反正理由总能找到。 “35岁的人”怎么就变成了“被嫌弃的一族”?大多数单位可能多从“成本”角度来考量,资深员工的工资一般都要比年轻时高一些。除了工资,社保费用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笔不小开支。既然中年员工那么“贵”,不如多招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而且在一些单位看来,中年员工更圆滑一些,不如大学生“听话”,容易管理。久而久之,“抛弃”35岁及以上中年员工就成了职场潜规则,大多数职场人也深陷“35岁魔咒”不能自拔。 但果真如此吗?可能从体力上来说,一些中年人比年轻人要稍差一些,但工作效率、工作经验、对单位的忠诚度是年轻人比不了的,这些不是可以买来的,也不是短期培养就能实现的。甚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35岁的人”在体力、精力、思维等方面依旧处于上升阶段。 有学者曾利用丹麦企业的数据,发现中年员工才是生产率最高的员工。员工平均年龄在37岁的时候,企业平均生产率达到最优。不只是中年,针对中国的研究指出,在非制造业的中国上市公司中,50岁以上的年长员工对公司的劳动生产率也有正面影响。 因此,“从35岁后之后开始走下坡路”可能只是一个伪命题。“一刀切”地选择“干部年轻化”“员工年轻化”,对单位来说也未必是好事,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效应。面对“35岁了就会‘被优化’‘被离职’的现实”,一些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可以“独当一面”的员工,可能会在35岁到来之前跳槽,这对任何单位来说无疑都是巨大损失。 这并不是倡导不给年轻人机会,我们当然希望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社会,毕竟“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但也没必要凭空制造一些焦虑。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冲劲与激情,中年人有中年人的成熟与稳重,成熟的社会应当能够包容各个年龄段的人,而不是人为地让某个年龄成为工作门槛、变成“危机起点”。 “35岁危机”不是一天形成的,消除也需要一定时间。每个人也要学会不断学习、成长,增加自己的价值砝码。让我们一起努力,让“35岁”只代表生理年龄,与其他无关。 郭慧岩公务员超龄无法参加干部遴选 35岁为何就要“被嫌弃”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2-24 10:10:15 【字体:小 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标准化年鉴(2024)》正式出版
- 关于2023年度符合申领汽车、摩托车、非公路用两轮摩托车和全地形车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名单的公示
- 推荐性标准抽检不合格的食品能否适用食品安全法处罚?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13部门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 伟业计量13周年庆感恩回馈活动圆满结束,20万大礼已被瓜分,部分中奖名单新鲜出炉!
- 对于获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非法人组织,是否可以申请HACCP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关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3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五十二批)拟发布内容的公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生命教育成了“网红课”:成长不是思考题,而是实践题
- 商务部新闻发布会通报 7月我国消费市场延续恢复发展态势
- 四部门印发我国首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中国首条红色专列恢复运营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2年度公路水路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复查结果的通知
- 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引用推荐性标准是否属于侵权?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国家发展改革委约谈有关铁矿石资讯企业
- 自研系统助力亚冬会短道速滑
- 如果所委托的食品出现质量问题,法律责任由委托方还是生产方负责?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辽宁省公布2022年已查处非法社会组织名单
- 两部门联合发文规范房地产经纪服务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