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艾滋病远程诊疗服务中心在上海启动 “互联网+”造福全国艾滋病患

  人民网上海4月23日电 (周茹芸) 2016年4月23日上午,互联网+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与乌镇互联网医院携手共建的艾滋“艾滋病远程诊疗服务中心”正式拉开序幕,来自全国感染性疾病领域的病远近千位知名医学专家、教授齐聚上海,程诊共同见证了这场启动签约仪式。疗服

  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应急办刘志强处长、心上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教处张勘处长、海启患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疾控处陈昕处长、动造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汪玲、福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教授、国艾上海申康发展中心副主任、滋病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院长朱同玉、互联网+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教授及微医集团副总裁江敏参加启动仪式。艾滋

  艾滋病远程诊疗服务中心启动仪式(左: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教授,病远右:微医集团副总裁江敏)

  “艾滋病远程诊疗服务中心”是程诊在国家“互联网+”战略指导下,由乌镇互联网医院与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共同建设的创新项目,旨在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全国艾滋病专科医疗中心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各个地方,通过开通艾滋病线上诊疗服务和健康指导服务,提升优质艾滋病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可及性,共同促进全国艾滋病疾病的防治管理。

  该中心通过互联网将全国的艾滋病患者和专家联系在一起,将医生和患者交流的场景搬到了网上,无论是边远山区还是发达城市的艾滋病患者,都可以享受到同等质量的医疗服务。除此以外,基层医生还可以加入专家团队,与顶级专家在线讨论病例、交流经验,通过团队协作提升专业能力。同时,医生还能更加方便地对艾滋病患者进行疾病管理和用药管理。

  在签约仪式上,乌镇互联网医院的承建方,微医集团副总裁江敏表示,“艾滋病远程诊疗服务中心”将以会诊、复诊、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团队医疗、信息安全、患者隐私保护一体化的全流程就医,对接全国各个地区的各个医院相应学科,同时也将通过在线诊疗、远程会诊等互联网手段,将艾滋病治疗领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各地,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艾滋病远程诊疗服务中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艾滋病防治领域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现状。目前我国某些艾滋病高发地区艾滋病医疗资源的匮乏,而一、二线城市的专家医生忙于线下诊疗任务,亲自跑基层不现实,很多偏僻地区的艾滋病患者往往得不到治疗。通过“艾滋病远程诊疗服务中心”在线诊疗、远程会诊等互联网手段,医疗资源欠发达、欠均衡地区的艾滋病患者也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他透露,接下来双方将从艾滋病在线问诊、远程会诊以及对落后地区、欠发达地区医务人员的培训入手,逐步积累经验、完善机制,双方将在更多方面开展合作。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教育处处长张勘表示,目前我国在传染疾病领域的人才建设有待提高,低门槛不利于学科建设和研究实力的提高,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在于提高这一领域从业者的收入水平,吸引高素质人才流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教授表示,中国传染病形势在好转,经典传染病如慢性肝病等疾病发病率逐年下降,但是仍然需要警惕新发的、在发的传染病。新形势下,传染病研究亟待转型,急需新的知识和相应的临床试验。

  移动医疗服务专业平台——微医集团的参与和支持,让“艾滋病远程诊疗服务中心”有了更多“互联网基因”。患者通过乌镇互联网医院APP、微医APP和微医网站(www.guahao.com),输入相关症状,就可以找到对症的专家,向专家发起咨询,体验在线复诊和远程诊疗等服务。微医集团承建的乌镇互联网医院自2015年12月7日开业以来至今,单日在线接诊量已经突破1.8万人次,达到了一家三甲医院的规模。

  继胰腺癌诊治中心、肝移植诊治中心之后,艾滋病远程诊疗服务中心成为又一造福专病患者的互联网医疗创新服务平台,让更多患者“足不出户、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