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小康”教育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 “当灿烂的小康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让农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4月23日一早,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的村孩一家图书馆里传来阵阵读书声。生米中心小学的家门80余名师生和家长,正在这里开展课外阅读实践课。口享 距离图书馆3公里处,受教便是小康生米中心小学的校园。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2年的让农唐人贵来说,在有着万余册藏书的村孩城市智慧图书馆内开展教学,是家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生米中心小学建于20世纪50年代。口享1989年,受教18岁的小康唐人贵毕业分配到这里工作,他把整个青春留在了乡村校园里。让农他说,村孩刚参加工作时,学校只有一排瓦房和一栋两层的老旧楼房,学生们挤在教室里上课,操场没有硬化,雨天泥泞、晴天飞尘,条件很不好,印象最深的是就地取材做教具,“用木棍做圆规,用硬纸壳做图形,有什么材料就拿什么做,上课的时候将就着用,老师都变成了手工艺人。”忆起当时的情景,唐人贵说。 生米中心小学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过去学生学习意识薄弱,家长教育观念不足,孩子的行为习惯也存在很多问题。2017年9月,从教多年的刘芳华来到生米中心小学当校长时便注意到这一情况。于是在学校硬件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学校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品质教育也有条不紊地展开。 近年来,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均衡教育资源,当地也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先后新建改造了教学楼和塑胶操场,配齐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实验室、图书馆等多功能教学设施,办起了教师食堂,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如今,生米中心小学下辖镇小及13所村小,在校学生1445人,各科专业教师也增加到55人。 为学生提出“六年读72本书”计划,通过阅读改变农村学校的气质;每天大课间各年级学生跑操5分钟、跳绳6分钟;校园后的菜园子成了学生们的劳动实践基地;每学期举办一次画展……一项项举措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成长。 12岁的熊茵是该校六年级学生,父母忙于生计,学习只能依靠学校和老师。“学校开设的特色课程,让农村孩子也像城里的学生一样,学会弹琴、画画,比以前要幸福多了!”熊茵的母亲曾丽娟感慨。 同样发生变化的还有生米镇的其他村小。在生米镇青岚小学,学校将村里的茶园改建成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采茶、制茶、品茶和奉茶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学习中国传统茶文化。刘芳华说:“农村教育不能拘泥于课堂和课本,要善于用好乡村资源,让孩子扩大视野,增长见识。” 从过去的土操场和瓦房,到如今的塑胶跑道、明亮的教室;从老师不愿来、来了留不住,到如今留得住愿意来,乡村教育无论硬件条件、教学理念、家长观念,还是师资队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全面小康,需要优质教育的强劲支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抓好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培育人才,才能奔向更扎实优质的小康生活。”刘芳华说。 (记者 胡晓军 通讯员 薛 斌)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小康”教育
编辑:汤晓雪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4-25 08:45:13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双减”后,博物馆如何释放潜能
- 6岁男童走失山林2天成功自救
- 女子电梯内遭外卖员掐脖子撞头
- “雪糕刺客”大对比:价格相差88倍
- 11月专题研讨会上新!全氟类化合物标准解读,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 两车生猪途经江苏差点热熟了
- 神十三航天员回家后首次公开亮相
- 闈掑矝澶ф步娌虫梾娓稿害鍋囧尯锛氳搫鍔库€滃尰鍏诲仴搴封€漘涓浗灞变笢缃慱闈掑矝
- 销售不再难 产品可溯源 吃得更放心
- 专家称取消预售制更不利于购房者
- 实拍青海沙尘暴:巨大沙墙缓缓移动
- 美军航母上一架战机被吹入海中
- 2024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总决赛)开赛在即
- 中信证券:长期看白酒行业估值已处合理区间
- 四架疑似俄罗斯飞机飞入日本领空日本防卫省称已加强警戒
- 百果园回应女生暑假门店打工被打
- 上海今恢复开行8趟旅客列车,铁路部门“一日一图”动态安排运力
- 七国集团峰会的马克龙和拜登,进行了一场仓促的谈话
- 广东东莞有楼盘推出0.5成首付
- 为我们的生活而游行:成千上万的人集会要求更严格的美国枪支法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