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让棉花秸秆“变废为宝”
6月20日,变废为宝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新研该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系统总结了棉花秸秆作为生物基材料的究让秸秆最新进展,提出了针对性转化策略和经济可行的棉花实施方案,为棉花秸秆高值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参考。变废为宝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可再生与可持续能源评论》上。新研 2023年,究让秸秆我国棉花产量为561.8万吨,棉花按照谷草比为1∶5计算,变废为宝2023年我国产生的新研棉秸秆量约为2800万吨。然而,究让秸秆目前大多数棉花秸秆被直接还田或者焚烧,棉花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变废为宝 “棉花秸秆主要由纤维素、新研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究让秸秆这些组分可以转化为生物基材料、化学品和生物燃料等高价值产品。但是,对棉花秸秆性质、棉花秸秆合成高价值产品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鲜有研究,亟须提出棉花秸秆高值化利用新思路。”论文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李付广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该研究系统阐述了棉花秸秆的化学结构,系统总结了以棉花秸秆合成生物基材料、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燃料三类高价值产品的研究进展。此外,通过对比不同的转化方法,研究人员提出了最优的棉花秸秆增值策略。例如,以棉花秸秆制造生物基板材、采用棉花秸秆皮制造纤维素材料、利用热化学法转化棉花秸秆合成生物燃料等。不仅如此,该研究对不同转化案例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提出采用多产品结合的方式提高棉花秸秆利用的经济可行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联动专业期刊】第3届伟业计量征文大赛
- 泉州市总工会一行 慰问石狮困难职工
- 泉州市招募30名高校毕业生 服务安永德社区
- 泉州最低气温再破去年入冬以来极值
- 绿茶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泉州力争“十四五”期间初步建成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
- 泉州去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7%
- 八闽心连心 全省各地再次驰援泉州核酸采集
- 11项人力资源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修订发布
- “五一”假期泉州严查酒醉驾 5天查处176起
- 泉州大剧院:千年古城崛起新的文化殿堂
- 居家锻炼生活技能 泉州广大学生变“劳动小达人”
- 国家女子体操队冬训测验继续“上难度”
- “幸福返泉”交通费补助申请持续至6月底 已有5000多人申领
- 泉州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规划建设海丝国家文化公园
- 泉州:跨境电商加时赛 品牌“出海”正当时
- 【履职故事】聚焦老龄化 聚力献良策_
- 泉州市全力以赴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 2021年泉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比增3.6%
- 泉州:小小“好厝边”送元宵好礼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