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大脑如何区分音乐和语言?研究有了新进展
音乐和语言是人类人们最常听到的声音类型,但大脑是大脑如何毫不费力地自动识别音乐和语言的?以往科学家对此缺乏清晰的理解。现在,何区包括美国纽约大学在内的分音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实验重现了这一过程。相关论文发表在28日的乐和《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表示,语言研究有新音乐和语言在音调、进展音色、人类声音质感等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大脑此次,何区他们借用一种精确测量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分音节奏或变化周期,即赫兹(Hz)。乐和Hz值越大,语言研究有新每秒发生的进展次数越多。例如,人类人们的行走速度约为每秒1.5—2步,也就是1.5Hz—2Hz;史蒂夫·旺达热门歌曲《Superstition》的节拍大约是1.6Hz。语言通常比音乐节拍快2—3倍。有充分证据显示,一首歌音量或响度随时间的变化(即所谓的“调幅”)相对稳定在1Hz—2Hz。相比之下,语言的调幅通常是4Hz—5Hz,这意味着它的音量经常变化。 研究团队进行了4个实验,让300多名参与者聆听一系列合成音乐和语言类的音频,这些声音具有不同的调幅和规律。 参与者被要求判断这些音频听起来是音乐还是语言。结果显示,人类的听觉系统使用非常简单且基本的声学参数来区分音乐和语言:对参与者来说,速率较慢(小于2Hz)且调幅较规则的音频听起来更像音乐;而速率较快(约为4赫兹)且调幅较不规则的音频听起来更像语言。 了解人类大脑如何区分音乐和语言,可能会使患有听觉或语言障碍(如失语症)的人受益。音乐疗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可以训练失语症患者利用他们完好无损的“音乐机能”绕过受损的语言机能,唱出他们想说的话。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不可忽视的沙门氏菌:夏秋季为感染高峰期,儿童感染占比较高
- 湛江海关组织开展打击治理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集中收网行动
- 久吾高科:拟与紫金矿业在锂盐湖资源方面开展合作
- 国美零售:终止建议股份合并
- 黑龙江哈尔滨:开展“传承百年红肠 保障亚冬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 商务部:中方将继续坚定致力于实现全面、高水平的亚太自贸区
- 吉林省延边州5月27日新增本地确诊3例
- 安徽合力: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22亿元
- 泉州市新增六所全国健康促进医院
- 许昌市投资集团澄清:与河南新财富集团无合作关系许昌农商行不实际控制5家村镇银行
- 德国海军护卫舰启航参与北约北翼的防御任务
- 萨尔瓦多达利通过沉浸式艺术展进入元宇宙
- 泉州签署世界遗产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
- 万达电影计划今年至少新建影院30家未来将和婚恋网站合作
- 苹果据传要求鸿海今年扩大iPhone14新机备货量至少3000万部以上
- 深圳: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
-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开放预约参观
- 农业银行率先实现数字人民币在供应链领域的全流程应用
- 北京: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通过独资、合资等形式依法依规在京开展证券等业务
- 消息称三星仿效苹果建生态系Galaxy专属AP2025年问世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