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推“买满送口罩”拉客 近八成网友表示“不认可”
在口罩紧缺的推买情况下,商家利用口罩做营销是满送否妥当?广州市民陈女士近日发现,在不少市民难以采购到足够数量口罩的口罩情况下,不少商家却能发起“买满(××元)送口罩”“点外卖送口罩”等活动。拉客虽然多个商家将其定义为“送福利”,近成但据新快报近日发起的网友一项调查显示,近八成参与投票的表示消费者认为以上商家行为“占用资源”“有所欠妥”。有律师提醒,推买商家赠送口罩本身属于正常商业行为,满送但需警惕“口罩骗局”以及口罩质量和来源。口罩 “口罩”成了营销手段 新快报记者在陈女士的拉客微信朋友圈看到,有售卖胶原蛋白产品和小吃特产的近成微商推广“买10盒送10个口罩”“满290元送2个口罩”的活动。此外,网友新快报记者还在一些电商平台如奥买家和花生日记,表示以及餐饮店糖豆豆、推买生煎先生和新作的茶等店家看到“送口罩”活动,赠送口罩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抽奖、转发推文、购买指定套餐以及充值1000元等。据消费者反馈,花生日记还推广过“新注册用户领取口罩”的活动。 从用户反馈看,有消费者表示“太感谢了”,也有消费者对商家“口罩营销”的行为感到不适。为了获得赠送的口罩,市民“拾忆”近日在海珠区一家新作的茶店面消费了超过30元的饮品。“为了得到口罩,消费者不得不付出比口罩本身更高的价格购买本不需要的商品。” 陈女士如此说。 针对争议,新快报近日在微博上对网友发起了相关投票。结果显示,有半数参与投票的网友认为商家的“口罩营销”行为是“占用资源”,近三成网友认为“欠妥,特殊时期比较敏感”,仅两成多的网友认可商家行为,觉得“商家无虚抬价格”。 商家称赠口罩是想发福利 花生日记、生煎先生等商家均向新快报记者表示,其赠送口罩的初心是给用户发放福利,而设置赠送条件是基于口罩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大体量的用户。奥买家则表示,没有直接售卖口罩是基于给用户送福利的想法。 据了解,生煎先生准备赠送给用户的口罩储备有两万个,是此前为员工采购时富余的部分,奥买家相应库存也是几万个。至于为何设置消费一定金额的条件,生煎先生表示,考虑到顾客对口罩有不同的需求,因而制定的赠送口罩不同方案。新作的茶客服回应称,推出“满一定金额送口罩”的活动基本是门店自身的行为,若门店自行采购后资源充足,支持门店的赠送行为。 律师:“买满送口罩”属正常商业行为 “满×元送口罩”“买外卖送口罩”等行为在疫情期间是否妥当?浙江圣港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黄伟向新快报记者表示,商家的以上行为属于典型的商业赠予行为,是正常的商业行为。经营者将赠品的费用摊入一般商品的成本中并转嫁给消费者,赠送的实质是为了招揽顾客和获取利润。 黄伟表示,只要口罩的质量没问题,销售的商品价格又在合理范围内,不应给予此种行为过多干涉。但在疫情防控期间,还是建议商家将防护等级较高的口罩更多捐赠给医院等疫情防护一线。若将其大量用于促销,是一种资源错配。在消费者权益方面,黄伟提醒,若口罩质量有问题,受赠者可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要求惩罚性赔偿。 广东合邦律师事务所律师肖锦阳则提醒,若消费者看到买东西送口罩而进行消费,但实际上商家并无相应的口罩存货赠送,则属于口罩噱头,涉嫌民事欺诈。此外,也应注意商家赠送的口罩来源是否合法,例如捐赠物资不能在市场流通。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阿斯利康中国总裁被调查丨周一健
- 台湾青年扎根安庆 设计“小家”连接“大家”
- 40余名台湾青年开启广东创业行 进行项目路演和对接
- 天津市台办深入调研破堵点 服务台企促发展
- 特朗普對鋼鋁加徵關稅 損倚賴進口金屬美企利益
- 河南省台办走访调研台资企业
- 海峡两岸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在福州启动
- “登陆”逾20年台胞:期盼两岸正常往来
- 铬酸钾溶液:高纯度试剂,用于多种化学分析与实验
- 台青“网红”主播的大陆梦想
- (台青话融合)大陆台青面包“生意经”:用真心把控品质 把温暖带给客人
- (台青话融合)从远方彼岸到此心安处 台青宗家泓的“登陆之旅”
-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 从江苏推出涉台条例说起
- 台胞“邱邱老师”和他的马赛克“鱼盘”
- 台胞“登陆”培育虫草 在美丽乡村深耕大健康产业
- 北京东城:夏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启动
- 台湾主播福州直播卖年货:从“寻根”到“留下来”
- 福州台创中心:“手把手”教台青申请第二批公租房
- 江苏将逐步扩大台湾地区学生招收规模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