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孩子?厌食症低龄化的新媒体推手
一些厌食症患者的低龄审美观念,主要来自媒体。新媒农健|插画
2024年春节,体推随着电影《热辣滚烫》的孩厌化上映,一个比电影本身更劲爆的食症手噱头冲上热搜:该片导演兼主演贾玲为了演好角色,在一年多时间减了100斤,低龄成为减肥圈的新媒励志榜样。
看到这条消息时,体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以下简称“上海精卫”)临床心理科主任、孩厌化进食障碍中心负责人陈珏的食症手第一反应是:“糟糕,搞不好又有一波厌食症孩子要来住院了!低龄”
同样是新媒今年年初,陈珏和她的体推团队在国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主要内容是认为新媒体通过塑造社会的审美标准,不仅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自我认同,还通过影响青少年的同伴和家庭关系加剧青少年对身材的不满,进而提高了进食障碍的患病率。
“现代版的缠足”
陈珏很早就关注过媒体对进食障碍的影响。2004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访学期间,她的导师Anne Becker是一位精神科医生和文化人类学家。20世纪80年代,Anne Becker曾到太平洋岛国斐济做田野研究,当时发现那里的女性身材普遍偏胖,进食障碍患病率很低。然而10年以后她再去时,发现进食障碍患病率增加了好几倍。
Anne Becker注意到,在那10年间,当地的一大变化是普及了电视。女孩子们从电视上看到那些影星、明星都很瘦,就觉得瘦才是好看的,以前她们那么胖是不好看的。Anne Becker由此认为,媒体对进食障碍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并就此发表了论文。该论文后来在进食障碍学界被广泛引用。
近年来,陈珏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患厌食症的女孩都在追求“筷子腿”“蝴蝶背”“A4腰”,声称“好女不过百”。“我就好奇她们这些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后来发现主要来自媒体。”陈珏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在陈珏看来,随着媒体不断强化“以瘦为美”观念,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陕西省咸阳市获评首批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
- 《我一定是頭腦有洞,才唸法律系》:法院真的是「有錢判生,沒錢判死」嗎?
- 突發!日本一餐廳起火致部分列車停運 約800名乘客徒步疏散
- 央企负责人薪酬将公开 包括薪酬水平福利性收入等
- 新加坡实行饮料分级,如此判断饮品健康合理吗?
- 2023年高考作文题汇总
- 皇馬擴優勢「基」不可失
- 「新品上市」饮料中安赛蜜、阿斯巴甜质控样品全新上市,欢迎选购!
- 制止餐饮浪费|湖北曝光8起典型案例
- (有片)專家分析丨以方對在拉法展開地面行動態度發生變化
- (有片)專家分析丨以方對在拉法展開地面行動態度發生變化
- 《自由工作的未來》:想從事自由工作,先問自己這三個關鍵問題
- 6岁娃充2.7万元玩游戏,谁之过?
- 美國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取消13日前所有波音737 MAX 9航班
- 特朗普使用中国充电宝 产品公司股价突然拉升
- 俄國公司指Tesla電動車「自駕模式」撞倒機械人,反被質疑是宣傳手段
- 安徽2020年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3.3万件
- 激增121.2%!中國首次超過美國!
- 【插畫】《10秒鐘美食教室》:火鍋料的「熱量王」是誰?
- 健身会所涉嫌虚假宣传 监管部门立案了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