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0日,石沉死為了報復中國對歐盟議員的大海的中定上制裁,中歐貿易協定(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歐投歐洲CAI) 正式被歐洲議會宣判死刑,資協掌拍留取丹心照汗青去也(European Parliament,歷時2021)。年艱
自2013年啟動,苦談歷時七年艱苦談判的判最CAI被歐洲議會一掌拍死,成為國際政治棋局下的後為何被一縷冤魂。嗚呼哀哉!議會尚饗!石沉死
當然,大海的中定上CAI目前的歐投歐洲狀態只是死緩,東山再起還是資協掌拍有可能的。不過等CAI重新被從死囚牢房裡拎出來,歷時名偵探柯南都長大了吧。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為什麼歐盟要槍斃CAI呢?這件事情從邏輯上來看,還挺沒有邏輯的。客觀來說,CAI很有城下之盟的味道。北京對布魯塞爾做出了許多讓步。這麼優惠的協議,如果現在不簽,之後就藍田日暖玉生煙了。不過,在疫情肆虐的2022,全球供應鏈眼冒金星,一副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的樣子,歐盟亟需振興疲軟的市場。既然CAI可以促進雙邊投資,提振經濟,拯救目前一片混亂的經濟(Wang and Li,2020),為什麼歐盟還要抵制CAI呢?
CAI包含了哪些條款?
中國2020年對歐盟的投資下降了45%(Kratz, Zenglein and Sebastian,2021),和高峰時的2016年更是有不小的差距,現在正是待重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好時機。
2019年中國與歐盟加起來的GDP達到30兆美元,占全球總量的34%,但是由於一些原因,中歐貿易的額度並大。在2001-2019年之間,歐盟累積只向中國投資了1100億美元,中國更只向歐盟投資了940億美元,約等於中國對外投資總存量的4.3%(KPMG, 2021),在促進投資這方面,CAI事實上是很有想像力的。對中國而言,這也是一次實現「戰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的機會(Gao,2021),現在放任CAI禮送加護病房,是不是稍微可惜了一點?
要搞清楚來龍去脈,首先要了解CAI到底包含了哪些條款,我們看看中國人是怎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