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2020柏林影展】新競賽單元「邂逅」:獨一無二、無條件的自由,是反映21世紀的鏡子

文:Stephanie Su

今年適逢柏林影展70週年,柏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影展元邂由反映世二月的新競陰鬱天空似乎更加灰暗,不少亞洲電影公司代表缺席盛會。賽單兩位新任總監上任,逅獨大刀闊斧地將節目單元、無無活動場地、條件影展後勤執行進行大規模調整。紀的鏡

除了原有的柏林主競賽之外,藝術總監卡洛夏提安(Carlo Chatrian)設立新競賽單元「邂逅」(Encounters),影展元邂由反映世企圖以15部不分類型、新競在美學或創作架構上更具實驗精神的賽單獨立製作,讓觀眾、逅獨創作者在新的無無可能性之上不期而遇。

在一段宣傳短片中,條件藝術總監夏提安穿梭於柏林的街景中,道出一段他所企圖邂逅單元能代表的精神,就是「獨一無二、無條件的自由是反映21世紀的一面鏡子」。本篇特別介紹幾部入選作品,來一窺鏡面反射而成的光景。

《Gunda》

MV5BOTJhZmU2ZmQtNmE2OS00M2EzLWI1YWMtMGFmPhoto Credit: 《Gunda》劇照

鏡頭跟隨著一群剛出生的小豬仔,初來乍到、擠破頭地吸吮媽媽的乳汁。籠裡的雞群,意外重見天日,一隻獨腳雞為首,傲立求生。鏡頭轉向牧場上的乳牛群,牠們以獨特的角度探查世界。《Gunda》親密地、神聖地體現對生命的關照。

全片毫無對白,導演維多柯薩寇夫斯基(Victor Kossakovsky)選擇以黑白攝影捕捉牧場上動人的小生命。影片將近尾聲時,無預警的來自文明世界的安排,暗示著更大的什麼掌握著這些生物的命運。

看完此片恐怕不會再認為盤中的肋排令人食指大動,這部紀錄片可視作推廣茹素的最佳大使。本片一大賣點或許就在於今年剛以《小丑》首次拿下奧斯卡的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在柏林影展開展前加入監製行列。猶記得奧斯卡典禮後與魯尼瑪拉(Rooney Mara)在路邊開心嗑著素食漢堡,菲尼克斯一向非常關注動物保育與氣候暖化等議題,也因此他希望能以己之力支持這部影片後續發行。

《Malmkrog》

MV5BNTg3ZmY0NzUtZmMyYS00NjU4LTkyYzMtMWVjPhoto Credit: 《Malmkrog》劇照

本片背景設立於19世紀末位於外西凡尼亞一幢鄉間別墅,幾個貴族、將軍與仕紳群聚,討論正邪對立、生死、信仰種種。故事靈感來自於俄國哲學家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Vladimir Solovyov)於1915年寫下的文字「戰爭與基督:三段對話」(War and Christianity:Three Conversations)。

劇場式的精準場面調度,咬文嚼字的滔滔對白,肅穆而峻冷,長達3小時20分鐘的影片,卻令人如坐針氈,影片還未進行到一半即有許多人紛紛離席。就算有清醒的腦袋,仍需要對西方近代史與基督信仰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才能全心地投入這些刀光霍霍的辯論沙龍。

電影中段一場龍捲風式的襲擊,將敘事線增添魔幻寫實感。羅馬尼亞新浪潮中獨樹一格的克里斯提普尤(Cristi Puiu)新作一向令人引頸期盼,這次大膽採用電影的形式來直探生命本質、哲學底蘊,最終獲頒最佳導演實不意外。

《Shirley》

MV5BZTA1ZTNkYjQtY2UxOC00ZDgwLWJjN2ItNmMxPhoto Credit: 《Shirley》劇照

本電影由同名小說改編,描繪1964年的秋天,一對年輕夫妻來到一位大學教授與文學評論的家中,希望協助做家事和照顧教授的太太,藉以換取三餐溫飽以及免費的住房。家中的女主人即雪莉傑克森,美國著名的恐怖小說作家,Netflix製作影集《鬼入侵》即為代表作之一。

短篇小說《樂透》也曾改編拍攝成電影。年輕夫妻希望藉由同居之親,幫丈夫佛萊德爭取在學校的教職工作,妻子蘿思則是為懷中孕育的生命煩惱,傑克森厭世以及怪誕的個性不斷挑動蘿思的理智線,也間接考驗年輕夫婦的感情。

《Shirley》是一部另類的傳記式電影,伊莉莎白摩斯(Elisabeth Moss)飾演令人不敢輕易恭維的作家,彷彿本尊降臨般,將傑克森的創作焦慮、神經質與社交厭拒感詮釋得維妙維肖。本片不但入選今年初的日舞影展美國競賽單元,也於第一屆邂逅單元國際首映。

《The Trouble With Being Born》

MV5BMTZjMzE1OTgtNzZmZC00NGY5LTgyMzEtZTNmPhoto Credit: 《The Trouble With Being Born》劇照

10歲的艾麗是一個有著陶瓷般肌膚的機器人,也是爸爸眼中的寶貝。艾麗成天穿著可愛的泳裝在泳池與爸爸戲水,直到有一天過往的記憶來襲,爸爸追往森林中的黑影,艾麗尾隨其後的路上意外被另一家人救起。一個新的身份等著她,填補新的主人過去的遺憾、創造所謂幸福的生活。

片中有許多神秘而令人心神不安的景象,停車場中死角下霧黑的人影、網球飛入昏冥的暮色中,隨著拋物線而消失於黑暗中。

來自奧地利潛力新星珊卓拉沃樂尼(Sandra Wollner)無所畏懼地讓觀者沈浸於科技所帶來的社交空虛、記憶倚賴,在視覺上巧妙運用肉眼可辨識的光影變化,玩弄物件在明亮與幽暗之間,藉以隱喻人類在人工智慧運用上的道德模糊性。 獲得本屆邂逅單元的評審團特別獎。

《Los Conductos》

MV5BNWFmNzI1NzQtZTg4ZS00Zjk4LWFmMTEtMzU1Photo Credit: 《Los Conductos》劇照

外形宛如野人、綽號叫做Pinky的男子,某天脫離了某宗教團體,隱身一地下成衣印刷廠,企圖隻身對抗邪惡體制、逃出哥倫比亞的牢籠。本片沒有明顯的敘事線,彷彿跳入Pinky的意識之中,他在唯一擁有的一把手槍上寫上「這是我的生命」,從此致力於對抗政治腐敗與軍事化的宗教團體。

現在常駐法國的哥倫比亞導演卡米洛雷斯特瑞波 (Camilo Restrepo),使用16釐米底片拍攝,並運用特寫與跳接手法營造禁錮的窒息感,過去曾拿下兩次盧卡諾影展明日之豹銀豹獎。

首次執導長片即以實驗手法,將朋友Pinky頑強的意志化為影片的驅使者,觀看路上風景會長出什麼樣的奇花異果。

《The Works and Days(of Tayoko Shiojiri in the Shiotani Basin)》

MV5BMjZkMjMwZWItYjdhOS00NzYwLTlmM2YtMDQ4Photo Credit: 《The Works and Days (of Tayoko Shiojiri in the Shiotani Basin) 》劇照

雙導演組C.W. Winter與Anders Edström前作《The Anchorage》曾獲得盧卡諾影展金豹獎,兩人再次合作推出宛如長篇小說般的《The Works and Days (of Tayoko Shiojiri in the Shiotani Basin)》,本片為美國、瑞典、日本、英國的跨國製作,拍攝時間長達27週、跨越14個月。

故事場景為只有47位居民、位於日本京都府的小小村落,其中農婦Tayoko在她丈夫生命最後幾年的日常勞作是本片的重心,而所有居民共同生活的五個季節,也在導演的巧手編織下轉化為影片中8小時、一天的時間,藉以刻畫他們日常勞動的生命經驗。

本片紀實雜揉虛構,找來日本實力派演員加瀨亮、本木雅弘參與演出。導演把將鏡頭放在特定的地理位置,讓觀者沈浸於光影自然的變化,帶入對故人的思念。柏林影展以三次中場休息的方式,一口氣播放完畢這部480分鐘的影片。榮膺首屆邂逅單元最佳影片。

《Isabella》

MV5BZmZhNDM1ZTctOWRjZS00MWI2LWI2NWUtNTgxPhoto Credit: 《Isabella》劇照

來自阿根廷的作者電影《Isabella》將莎劇《一報還一報》搬到現代,以後設的故事架構將舞台劇前置的選角與舞台設計作為中心,主角是一個沈寂已久的女演員,她與另一位表演經驗豐富的好友都希望能拿下《一報還一報》伊莎貝拉的角色。

全片以「冷調紅」與「暖藍」調和的粉紫色作為全片基本色調,講述女性自我懷疑過程中多層次的情感變化。從知名阿根廷電影學校畢業、今年38歲的馬蒂斯皮內羅(Matías Piñeiro),過去十年研究莎劇中的女性角色而創作一系列作品,以新作拿下最佳導演獎項中的「特別提及」獎項。

總結

柏林影展第一屆舉辦的邂逅競賽單元邀請了三位評審,分別為德國導演伊娃托比許(Eva Trobisch) 、阿根廷導演多明嘉索朵瑪悠(Dominga Sotomayor),以及東京FILMeX創辦人之一與製作人市山尚三。

今年擔任柏林影展藝術總監的夏提安曾任職於盧卡諾影展達6年之久,這次許多入選邂逅單元的導演,其過去作品也曾入選盧卡諾影展,從中似乎可以看出夏提安品味觀點的延伸與盧卡諾的連結。不同於主競賽單元,「邂逅」單元的影片有一共通點,就是摒棄傳統敘事,遊走藝術邊緣,探索主流對於「電影」的認知與想像。

延伸閱讀

  • 【2020柏林影展】專訪《日子》劇組:蔡明亮、李康生與亞農.弘尚希的生活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