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我国科研人员在西藏发现两种罕见飞松鼠

我国科研人员在西藏自治区野外考察时监测到两种罕见的国科飞松鼠,经论证,研人员西分别为我国兽类新记录种不丹大鼯鼠和西藏自治区兽类新记录种李氏小飞鼠。现两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学术期刊《兽类学报》上。种罕

论文第一作者、见飞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权介绍,松鼠松鼠依据生活型分成了树松鼠、国科地松鼠和飞松鼠三类。研人员西飞松鼠在汉语中被称为鼯鼠(大体型)或飞鼠(小体型)。现两化石记录显示飞松鼠起源于欧洲或北美洲,种罕在获得了滑翔能力后,见飞飞松鼠与系统发育位置相似的松鼠其他松鼠“亲戚”相比分布范围和多样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广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国科多种森林地带,体重从13.5克到超过2千克不等。研人员西

“如今,现两亚洲拥有最多的现生飞松鼠,尤以东喜马拉雅地区和巽他群岛为最,此次发现的新记录种正位于东喜马拉雅地区。”李权说,拥有独特“莫西干”发型的不丹大鼯鼠此前在国内还没有确切的记录,本次是该物种在国内的首次正式记录,它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近危物种;李氏小飞鼠此前仅知分布于我国云南省西北部和缅甸北部,本次是西藏自治区兽类新记录种,由于调查数据不足暂未评估。

专家认为,该发现扩展了对不丹大鼯鼠和李氏小飞鼠分布区的认识,反映出喜马拉雅地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应进一步加强喜马拉雅地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研究工作,以发现更多新物种、新记录。本研究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和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等项目支持。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