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检法诈骗”升级版:“虚拟绑架”盯上这个群体
近期,冒充全国多地频现“虚拟绑架类”诈骗案件。公检个群相关案件中,法诈诈骗分子通过电话或互联网冒充公检法机关、骗升移民局、虚拟使领馆工作人员,绑架虚构留学生涉嫌违法犯罪事实,盯上哄骗、冒充威胁留学生与家人切断联系,公检个群并录制遭“殴打”“绑架”求助音视频等,法诈向留学生家长索要巨额赎金。骗升 诈骗分子如何处心积虑设计骗局?虚拟海外学子又该如何筑牢反诈防火墙?记者进行了调查。 多地发生“虚拟绑架”留学生诈骗 “你女儿被绑架了,绑架想要她平安无事,盯上就支付130万元赎金。冒充”近期,家住上海市静安区的一对夫妇向属地派出所报案称,一名福建口音的男子用在东亚某国留学女儿小王的微信与其联系,称已绑架其女儿,并向其发送女儿被绑架的照片。 接报后,民警一方面安抚夫妇两人情绪,指导他们与“绑匪”周旋。与此同时,民警迅速联系到其女儿在东亚某国预科学校老师,并委托老师在当地所报案。 报案9小时后,小王的母亲接到预科学校老师电话称,该国警方通过技术定位在当地一酒店找到小王,并将其带回警局作笔录。 据小王回忆,当时她接到所谓“大使馆”工作人员电话,告知其涉及一起信用卡诈骗案件,需要配合上海警方调查。“我确实弄丢了信用卡,担心有人用我的信用卡从事违法活动。之后一个自称‘上海民警’的人联系我,报出我的准确信息,表示如不配合工作,将影响我父母的正常生活,我就信以为真了。” 此后,小王通过境外社交软件与自称“警察”者联系,按要求主动配合拍摄了自己被捆绑的照片并发送给对方用于所谓的“警方比对”。所幸的是,后来在多方努力下,该骗局被成功识破。 近期,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内蒙古、青海等多地警方都发布涉及“虚拟绑架”的案件信息或警情提示,涉及诈骗金额从100万元到1500万元不等。有驻外使领馆也针对“虚拟绑架”在官方微信号上发布预警。 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九支队情报综合大队大队长马涛介绍,“虚拟绑架类”诈骗是一种专门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传统“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升级版,利用留学生涉世未深、信息不对等而精心设计的“双向连环骗局”。 上海市反诈中心对2022年以来涉及的境外留学生被骗案件分析发现,案件中受害留学生平均年龄仅为22岁,年龄最小的仅17岁,年龄段主要集中于“00后”,“出境到首次被骗”的间隔时间最短仅为1天,超过半数被骗者间隔时间在6个月以内。 诈骗三招:“暴力洗脑”“伪造场景”“制造失联” 记者采访发现,诈骗分子在非法获取留学生和家长信息后,通过各类造假手段,以给留学生“洗脑”、伪造被绑架场景、让留学生“失联”三招,进而实施诈骗。 ——“暴力洗脑”控制行为。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周恺告诉记者,诈骗分子在掌握留学生或家长的个人信息后,一方面冒充移民局、警察、海关等工作人员,称留学生涉嫌重大案件,向其发送虚假“逮捕令”“通缉令”“传票”,并以安全审查、自证清白、财力证明、保证金等为由,要求留学生将钱、虚拟货币、礼品卡等转账到指定账户。 他说:“为了让留学生丧失理性思考能力,不法分子会通过每次长达数小时通话,或要求受害者不间断汇报情况,或以家人安全相威胁,对留学生语言‘暴力洗脑’。有的甚至搭建虚假的公检法机关网站,引导留学生自行查询到所谓‘逮捕令’‘通缉令’‘法院传票’等,旨在对留学生实施精神和行为控制,使其听从指令。” ——伪造“被绑架”场景。在相关案件中,不法分子诱骗留学生拍摄录制音频、视频、图片伪造绑架场景,成为攻破父母心理防线的重要一环。 今年4月,上海静安分局破获的一起诈骗案中,不法分子谎称自己是“移民局工作人员”,对留学生贾某进行了深度洗脑,甚至要求其拍摄了一段匪夷所思的视频,画面中贾某披头散发、身着破损上衣,哭喊求救:“爸爸妈妈,我现在有点害怕,我被人带走了……”近期,象山警方公布的一起相关诈骗案中,不法分子通过AI语音合成一名在英国的留学生声音,企图骗取其家长100万元“赎金”。 ——制造“失联”假象。上海市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防止公安机关、家长、老师等与留学生取得联系,诈骗分子诱骗受害人交出通讯账号和密码,退出所有通讯软件,之后还会威胁或诱导留学生离开住处,独自前往宾馆或立即出境,切断与外界的联系。此后,诈骗分子再登录受害人通讯软件联系其家属勒索赎金。 “我被骗子要求交出微信账号及密码。他们骗我说将有执法人员来抓我,让我从留学的国家出境避难。几小时之后,我就从该国出境,因没有邻国签证,只能在两国交界处坐了六七个小时。后来边境工作人员找到我,才联系上家人。”贾某回忆说。 筑牢海外留学生“反诈”防火墙 多方表示,当前留学生出国群体年龄相对较小、社会阅历较浅,在异国他乡求学,求助渠道相对缺乏,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留学生群体反诈教育,提升境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增强留学生遭遇诈骗时的应对处置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海外留学生应当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第一责任人”意识,在包括电商购物、购买机票、换汇等日常生活中,妥善提交、保管好护照、身份证、电话号码、银行账号和密码等重要资料与信息,提升社交网络上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如发现个人信息外泄,可及时更改密码、调整账户,并提醒亲友谨防被人冒名欺骗。 马涛建议,有关部门可进一步加强留学生群体在境外的反诈宣教。相关部门可与基层社区建立相关工作机制,针对即将出国的留学生和家属,属地派出所和社区可及时上门开展“点对点”针对性宣传。 “在留学生出国的出入境关口,公安机关可聚焦当前针对留学生群体的新型诈骗手法进行宣教,例如针对涉‘虚拟绑架’诈骗,明确告知‘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或社交软件办案,也不会要求向任何账户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等提示,做到精准防范诈骗。”他说。 “留学生和家长群体应当增强遇到诈骗时的处置能力。”上海誉嘉律师事务所主任田原表示,如留学生收到可疑电话,应保持冷静沉着,立即挂断,并通过官方渠道联系中国驻外使领馆、所在学校或当地警方核实求助,并及时告知家长相关情况。家长如收到可疑的绑架勒索电话,应当立即向警方求助,并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取得联系,切勿轻信他人、转账汇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生产不合格医用防护口罩 力菲克药业被罚
- 基金上午卖和下午卖有区别吗(基金上午卖和下午卖有区别吗)
- 香港的诺基亚5320 XpressMusic多少钱?
- 鹤壁农商银行经开区支行 细分受众需求,金融宣传因人而异 财经
- 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近视防治指南新修|周一健
- 涉童商品,更须强化监管
- 機捷電力異常跳脫!千名乘客受影響7天內可辦理退票
- 江苏集中整治高速路 违法龟速行驶将被处罚
- 北京海淀:开展医美行业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检查
- 今日男士肚子怎么减〔男人怎么有效减肚子〕
- 鎱㈣祻浜烘疆涓寜鑾夎姳棣檁涓浗灞变笢缃慱闈掑矝
- iphone4官方价格(京东苹果4手机最新报价)
- 「新品推荐」氧化乐果、林丹等农残新品现货供应,欢迎选购!
- 支付宝小金袋退保怎么扣那么多钱(支付宝小金袋怎么退保)
- 诺基亚5320上市多少钱(诺基亚5320行货现在的价位是多少)
- 闽南风味如何香飘狮城?
- 中央气象台支招——寒潮来袭,我们如何防范
- 鐧惧害寰鐮?5浜垮叆灞€鏄ヨ妭钀ラ攢
- 苹果6手机丢了如何定位找回(如何给苹果五手机丢失怎么找回定位)
- 县行政审批局扎实推进清廉汉阴建设工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