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王葬礼,全球多国政要将出席,普京不去,中国外交部已发声
导读 已故英国女王葬礼时间公布,英国全球多国政要已明确表态将要出席,女王但与此同时,葬礼政将中国有外媒消息指出俄总统普京将不会参加,全球对于英国女王的多国逝世,中国... 已故英国女王葬礼时间公布,出席全球多国政要已明确表态将要出席,普京但与此同时,不去部已有外媒消息指出俄总统普京将不会参加,外交对于英国女王的发声逝世,中国外交部已发声。英国 据环球网报道,女王当地时间9月8日,葬礼政将中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巴尔莫勒尔堡逝世,全球享年96岁,多国英国随即进入为期10天的全国哀悼期。作为君主,英女王将自动获得由公众资助的“国葬”资格。另据英媒当地时间9月10日消息指出,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确定于当地时间9月19日11时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这也是伊丽莎白二世举办登基仪式和婚礼的地点,葬礼当天将是英国的公共假日。根据白金汉宫方面的消息,女王的遗体将于当地时间13日由爱丁堡空运至伦敦,女王的女儿安妮公主将全程陪伴。在此之前,女王的灵柩将被从白金汉宫运到威斯敏斯特大厅,进行为期五天的停放仪式。 根据英国媒体对女王去世后的大型仪式活动进行的梳理,葬礼当日,女王的灵柩将被从威斯敏斯特大厅运到威斯敏斯特教堂,包括英国新国王在内的高级王室成员可能会随行。据了解,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国历代君主加冕的地方,伊丽莎白二世就曾在这里加冕。1947年,她与菲利普亲王的婚礼也在这里举行。葬礼上,坎特伯雷大主教将进行布道。英国全国将进行2分钟的默哀。当日下午,仪仗队将伴随灵柩前往海德公园,之后前往温莎。灵柩将被送往温莎城堡内的圣乔治礼拜堂。通常,英国王室在这里举行婚礼、洗礼和葬礼,女王丈夫菲利普亲王的葬礼也曾在这里举行。最终,女王将被安葬在位于圣乔治礼拜堂内的乔治六世国王纪念礼拜堂。 英媒指出,葬礼当日将有各国政要和王室成员会前往出席,英国高级官员和前首相也将出席。据美媒消息称,当地时间9月9日,美国白宫高级官员证实,美国总统拜登将出席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此前一天,拜登携第一夫人在白宫官网就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发表声明。在声明中,拜登称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定义了一个时代”,并表示期待与英国国王和王后继续保持亲密的友谊。此外,韩国总统府称,韩国总统尹锡悦将出席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另一边,法媒消息称,克里姆林宫表示,普京“不考虑”参加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 对于英国女王的逝世,当地时间9月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发文悼念,马克龙表示,“70年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陛下代表了英国的连续和统一。我铭记她是法国的朋友,一位善良的女王,为她的国家和她的世纪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称,“我们怀着最沉重的心情得知加拿大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陛下去世的消息,她对加拿大人的服务将永远是我们国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日,德国总理朔尔茨称赞伊丽莎白二世是“包括德国在内,千万人的榜样和精神寄托”。朔尔茨还强调,伊丽莎白二世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现德英和解”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贡献不会被遗忘。 9月9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伊丽莎白二世逝世一事表示,中方对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位70年,致力于促进国家发展,推动英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女王是第一位访华的英国君主,也曾接待多位中国领导人访问英国,为增进中英人民理解、扩大两国友好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方愿继续同英国王室和各界共同努力,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发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安徽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田畴沃野绘新景_
- 《臺灣書藝新契機-1949渡海書家特覽》(上):1949年後渡台書家的多元書藝群像
- 你知道烏克蘭境內有5萬越南移民嗎?曾是異鄉的廉價勞工,感謝烏克蘭「給了他們自由的感覺」
- 俄烏戰爭對世界局勢的影響:普亭的入侵行動高度不合理,美中兩國或成最大贏家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聚民心 浙江杭州积极开展“百姓点检”
- 讓安倍晉三因病辭職的「發炎性腸道疾病」,不只是讓人拉肚子這麼簡單
- 疫情加速線上購物擴張,統一集團投資百億打造複合式物流園區,預計2024年完工營運
- 肺癌專家圖文解析:「癌症骨轉移」讓患者痠痛不適,卻常被誤以為退化或工作勞累
- 烏克蘭稱抓獲2名朝鮮士兵 外交部回應
- 人類史上第二次!中研院廖俊智團隊打造「人工固碳循環」,效率超越植物光合作用
- 楊照《理想的藝術家生活》:夏目漱石藉小說《草枕》探問:如何能夠找到一種「非人情」的生活呢?
- 聯合國大會壓倒性通過「譴責俄羅斯入侵」決議案:白羅斯、北韓等5國反對,中國、印度等35國棄權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聚民心 浙江杭州积极开展“百姓点检”
- 《練習不焦慮的生活》:家長回應焦慮的孩子時容易有壓力,此時需要「清醒(SOBER)系統」
- 大國的嘴,騙人的鬼:主導「布達佩斯備忘錄」的英美,該對俄烏戰爭負什麼責任?
- 《「空氣」之研究》:數位時代「讀空氣」再次流行,更該保障「潑水的自由」
- 蘇丹西部一醫院遭襲 已致68人死亡
- 【訪談】擔心俄羅斯出兵嗎?當地人如何反應?這三位住在烏克蘭的人這樣看俄烏衝突
- 普亭第一時間的認知作戰很成功,德國回過神後才發現敵人近在眼前
- 缺乏日曬當心健康拉警報:晚上睡不好、腫成人型泡芙、背部屁股長痘痘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