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赞!浙江农民收入区县前十出炉!海宁上榜!

近日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公布数据

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已连续36年

位居全国省区第一

2020年浙江农村收入区县TOP10

出炉

海宁也上榜了

▼▼▼

图片

△海报来源:浙江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

记者从海宁市统计局了解到

2019年海宁农村居民

可支配收入为38739元

2020年海宁农村居民

可支配收入为41129元

同比增长6.2%

今天就跟着记者一起看看

海宁的变化


连续十年列嘉兴第一

海宁作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浙江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县”“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浙江省鲜切花之乡”“浙江省蚕桑产业强县”……

曾拿下过众多“农业之最”,民收全省大麦最高百亩方亩产448.31公斤,入区全省鲜食春豌豆最高亩产1082.22公斤,县前全省杂交油菜制种最高亩产180.69公斤,出炉全省油菜最高亩产321.39公斤,海宁全省单季常规晚粳稻最高亩产871.5公斤……

图片

近年来,海宁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江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民收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连续十年列嘉兴第一。入区今年上半年,县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万元,出炉增长15.1%,海宁收入绝对值和增速均列嘉兴第一。上榜

累计成交额11.47亿元

近年来,江农海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探索和深化相关工作。

图片

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国试点为契机,海宁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村股份合作社股权流转、质押机制,全国首创开展村股份合作社股权公开交易。截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农村集体产权交易5715宗,成交额11.47亿元。

同时,海宁还引导有条件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按规范开展股份分红,让广大农民能够共享改革成果。

5年累计接待20万余人次

在海宁周王庙镇博儒桥村,这样的众筹,已经被社会广为关注:通过户长会畅通与群众的沟通,讨论主题囊括美丽乡村建设、垃圾分类等;由村民筹资300多万元,建起19个各具特色的精品园,把公园搬到家门口;把每户每月卫生情况通过村广播、红黑榜等公示,发挥三小组长模范带头作用,让创建美丽乡村成为大家的事;大力发展培训经济、文旅经济,5年累计接待省内外旅游参观团队1000余批次20万余人次……

图片

四季馨香的特色旅游线路

在海宁市长安镇有一条四季馨香的“花漾年华风情线”。起点是东升村,途经兴福村、兴城村、党群服务中心,结点为褚石村,以花卉、农创、文创、文旅产业为引擎,构建了一条有颜值、有产值的特色旅游线路。

图片

如今,这条线路还成功引进第三方公司负责景区化运营,实行“公司+村集体+农民”的模式,致力于以更优模式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民致富。

现代农业产教融合联盟成立

今年7月28日,海宁举办现代农业产教融合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乡村振兴创业创新大赛发布会。

图片

现代农业产教融合联盟成立后,将致力于采用“一镇街一院校一产业一团队一专员一项目一基地”的合作模式,力促当地产学研有效融合,积极推动农业领域最新科研成果落地生根,为地方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效率是人工的20倍

现代农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先进机械装备的助力。海宁市积极推广无人机在播种、施肥、水产喂料、植保等领域的应用,截至目前,全市用于农业服务领域的无人机数量达到160架。

图片

报姐了解到,一架无人机,3小时,便完成了120余亩水稻田的种子飞播任务,相当于1分30秒播完1亩地,这效率可是人工的20倍!

图片

如今,海宁已经成功创建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镇1个、示范基地7个、省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6家,并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

接来下,海宁将…

“十四五”期间,海宁正处于“千亿经济,百万人口”的重要时点,需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高度,牢牢把握海宁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重大机遇,不断增强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和城乡融合发展能力。

图片

海宁将以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深入推进农业“双强行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强村富民行动,积极谋划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共同富裕美好图景,力争到2025年,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7.5万元/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58:1,以农业农村领域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筑牢“三农”基础。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