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改革进行时:近两成将被优化 理科医科比例提高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迎来重大改革。高校改革 4月4日,专业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进行将被工信部、时近财政部、两成理科人社部,优化医科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下称《改革方案》),比例明确了专业改革的提高长短期目标及实施方案。 (相关资料图) 近期目标上,高校改革到2025年,专业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进行将被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时近新产业、两成理科新业态、优化医科新模式的比例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进一步提高。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建成一批专业特色学院。 远景目标上,到2035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协调、特色更加彰显、优化调整机制更加完善,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有力支撑建设一流人才方阵、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改革方案》出台的一大背景是,202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高达59.6%。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的提升,必须推动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学科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其改革势在必行。 “现有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跟社会需求、产业需求以及学生的成长发展存在巨大的差距,《改革方案》试图通过新的专业调整来解决当前问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界面教育采访时称。 据储朝晖介绍,新中国建立前,中国高校只有学科没有专业,“专业分太细,不适合做学问。”后来中国学苏联依据计划经济体制设置专业,按计划安排个人未来从事的工作,“从学术的逻辑来讲,将人工具化了,不符合人的成长发展,也导致后来名校培养不出真正的大师。” 储朝晖认为,计划经济时代已经过去数十年,但高校的专业设置还是沿用计划体制的基础来设计,这既是资源的浪费,也很难走上前沿,更难适应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总体方向。 在他看来,国内高校需要规范的学分制,这是全球大学发展的主流,效能更高,更适合学生,也更适应市场发展。 近年来,中国已经开启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频度足够高的专业结构改革。 教育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 2019-2021年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调整情况 据界面教育统计,2019-2021年,全国高校每年撤销本科专业数量分别为367、518、804个,整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数据尚未披露。 大规模专业撤销,是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常规、良性的举措。2012年,教育部提出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开始鼓励高校自主调整和撤销“过剩低质错位”专业。2019年,教育部再度发文,强调淘汰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专业撤销步伐继续加大。 在2021年被撤销的804个本科专业名单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被33所高校撤销,是被撤销数量最多的专业。其次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31所撤销,该专业还是2020年被撤销最多的本科专业。 高校撤销专业的理由大多是“生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就业质量不佳”。 据《中国青年报》2022年8月报道,有高校教师在谈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撤销的原因时指出:“这个专业大而全,空泛,特色不鲜明,主干课程核心竞争力不强。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特的专业技能,也缺乏明确的就业方向,连去哪个单位实习专业对口这样的问题都很难回答”。 “国内大学之前设置专业时,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这几年撤销较多的基本都是之前增设的专业。”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界面教育表示,有学校没有考虑办学定位、办学条件,以及是否能办出高质量和特色,盲目增设专业。 熊丙奇称,尤其是扩招期间,很多学校增设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因为办学成本相对较低,招生规模不小,加上有些家长盲目追求热门,于是导致这些专业快速发展,但实际缺乏质量保障,甚至产生毕业生就业难等系列问题。 裁撤之外,还有大量新增专业,其中,工学类新增专业数量“一枝独秀”。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2013-2018年工学类净增专业数量超过排名2-4位的管理学、艺术学、文学三类专业的总和,占新增专业总量的37.9%。 2021年,工学门类共新增14个专业,在所有门类中数量最多,占全部新专业的45%。“智能”、“智慧”成2021年全国专业调整中新增专业的高频词。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器人工程是2021年全国新增专业中的大热门,新增数量排名前五。仅人工智能一个专业,就有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在内的130所高校增设。 这些新增专业表现出的共性特征,与《改革方案》所强调的内容一致,即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的需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学前沿、关键技术领域。 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也是此次《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 在新工科建设上,《改革方案》指出,要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形成新兴交叉学科专业。 在近年新增的专业中,人工智能+工科的“新工科”组合形式开始出现,将人工智能与行业发展融合,用现代科技技术服务传统行业,如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智慧交通、智慧水利等,交叉专业在专业设置与发展上也得到更多的支持。 在新医科建设上,大力推进医科与理科、工科、文科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培育“医学+X”“X+医学”等新兴学科专业。 在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上,积极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培育新兴涉农学科专业。推动文科间、文科与理工农医学科交叉融合。 《改革方案》还要求加强基础学科专业。 具体而言,建强数理化生等基础理科学科专业,适度扩大天文学等紧缺理科学科专业布局。精准推动基础医学(含药学)学科专业建设,推进基础与临床融通的整合式8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系统推进哲学、历史学等基础文科学科专业建设,推动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 “加强专业改革的关键在于两点,一要落实扩大学校自主权,二是学校内部要建立起现代治理结构。”熊丙奇对界面教育表示,将专业设置自主权交给学校,同时发挥学校的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条件,结合社会需求设置专业。 “促进交叉学科发展,也需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需要由不同学科的教授,根据学科本身的发展趋势来推进交叉。”熊丙奇表示,“如果教授缺乏积极性,而由行政来推动,结果可能出现形式主义的交叉,而非真正的深度融合。” 针对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的三大主体,《改革方案》围绕学校层面怎么规划设置、省级层面怎么统筹管理、国家层面怎么宏观调控,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首先,学校层面要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和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机制。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加大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力度;地方高校要拓宽基础学科应用面向,构建“基础+应用”复合培养体系,探索设置“基础学科+”辅修学士学位和双学士学位项目。 其次,省级层面要加强学科专业设置统筹、严格学科专业检查评价、开展人才需求和使用情况评价。 最后,国家层面要切实发挥学科专业目录指导作用、完善学科专业管理制度、加强学科专业标准建设和应用、强化示范引领、实施“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加强专业学院建设、健全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机制。 《改革方案》要求各地各高校根据改革方案,结合本地本校实际,“一校一案”研究制定学科专业改革实施方案,并结合年度学科专业设置,每年报告实施方案落实情况。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标签:
- 最近发表
-
-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将成立,89个机构将作为首批成员加入
-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关于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情况的通报(2022年2月)
- 教育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部署开展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
- UPS制造厂商是否需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冬日里的小确幸,是一道暖入心扉的广东流心烤甘薯 #2024广东薯业全产业链合作大会
- 网信部门重拳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
- 地方民政部门依法取缔的部分非法社会组织名单(第九批)
- 公开征求对《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等2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报批稿)的意见
- 金力调研凤阳和美乡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_
- 商务部公布《2023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分配原则及相关程序》
- 随机阅读
-
- 十年来最复杂出口季智利车厘子出口增五成 中国仍是最大买家
- 专家解读|《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实施 企业赴国外上市融资应守住国家安全底线
- 湖南省通信管理局关于对拟注销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企业名单的公示(2022.4.11)
- 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偷拍偷窥黑色产业链条
- 以軍轟炸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 至少15人死亡
- 关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57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四十批)拟发布内容的公示
- 物业服务企业是否可以按《住宅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收取装饰装修管理服务费?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海南网信系统全力推进网络乱象整治 净化青少年网络空间
- 长春宽城:让校园里的每一餐都健康安全
-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关于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情况的通报(2022年2月)
- 行业标准是否需要强制执行?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海关总署公告2022年第67号(关于进口厄瓜多尔火龙果植物检疫要求的公告)
- 未见异常,直击风暴中的万科高管朋友圈
- 设计体系人员是否可以兼任制造体系人员?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的公告
- 关于“石家庄轨道交通”等45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的通报
- 年花榜单NO.1蝴蝶兰上哪买?快来北京路的翁源兰花盛宴
- 海关总署关于进口巴基斯坦虎尾草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
- 食品企业执行地方标准是否需要备案?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低于国家推荐性标准,是否合法?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