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提高思考解析度》:「Why so」應當為了促進對話而用,而非用來駁倒或否定對方

文:馬田隆明(Takaaki Umada)

追問「Why so」,提高從事實導出洞見(外化)

前面我們談論如何深入挖掘事實,思考但即使掌握了特殊的解析進對事實與資訊,也很難直接獲得獨到的度W倒或對方洞見和假設。我們必須基於事實和資訊思考,應當用用言語表達自身洞見,為促也就是非用否定將內化的事實外化。

「言語化」就是來駁一種外化方法,而更進階的提高方法,是思考反覆自問「Why so」(為什麼會這樣),深入挖掘課題的解析進對真正原因。有時向顧客提出「Why so」,度W倒或對方也能獲得解答,應當用但顧客往往只能回答到一個程度,為促沒辦法說得更深,非用否定這時就需要我們自問自答了。如果你得出其他人沒發現的答案,那就是你獨到的洞見;接著再不斷針對該洞見提出「Why so」,便能挖掘更深層次的見解。

但請注意,這些洞見只是假設,假設究竟對了多少,必須經過驗證才會知道。

或許已經有很多人在其他書籍上看過「Why so」的概念,畢竟策略顧問等領域也常用到這項方法,例如大野耐一先生在其著作中便指出調查原因時「重複問五次為什麼」的重要性。

然而,很多人將「Why so」應用於自己的工作時卻只停留在粗淺的程度。例如將餐廳顧客的課題定義為「訂單資料管理」,並自問:「為什麼訂單資料管理不易?」許多人到這裡就迫不及待直奔解決方案,得出的答案是「因為沒有數位化」,認為只要數位化就行了。但正因為存在更深層的原因,課題才會到現在都還沒解決。我們必須更深入挖掘肇因,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些道理,總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因此,我建議追問「Why so」時留意深度層級。針對先前調查與訪談中看見的事實和假設的課題,追問五次「Why so」,理應能達到深度層級六,再繼續追問,鑽向深度層級七到十。如果發現多種可能原因,也別忘了注意結構。

不過自問自答效果有限,可能挖不到更深層的地方,所以不妨找個人聽你說,請對方問你「Why so」。以前述餐廳的例子來說,可以請對方問你:「為什麼訂單管理方式一直沒有數位化?」若你回答「因為有人只用傳真發送資料」,再繼續追問:「為什麼一定要使用傳真?」像這樣逼自己加深思考。

「Why not so」(為什麼不會這樣)也是一個有效問題。你可以問自己:「為什麼這個問題至今尚未解決?」問題尚未解決一定有其原因,若你無法解釋清楚,可能代表你對課題的理解還不夠深入。

追問「Why so」時需要注意五件事:

第一,必須先根據內化的事實,針對課題提出具體的假設,才能開始問「Why so」。如果從「顧客想培養某種習慣卻做不到」這種太抽象的課題問起,得到的答案可能只會是「缺乏動力」「缺乏目標意識」等普遍性的原因。相比之下,如果出發點夠具體,例如「在都會工作三年的上班族,想培養運動習慣卻做不到」,則更容易找到具體答案,例如「因為沒時間」「因為清晨和深夜時段能去的健身房很少」「因為沒有定期舉辦可以跟其他人交流的團體運動活動」等等。

第二,請體認到「Why so」是非常高壓的問題,很可能需要花上大把時間才能找出答案。有時只要問個兩、三次就能得到一些假設,但要找出根本原因的假設,往往需要提問超過四次,而這非常耗時。假如專案時間有限,也可以鑽研到一定程度就好,但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的解析度,就得培養精神面的耐力,即使屢屢陷入瓶頸,找不到答案,也要一次又一次地反問自己。

第三,不要過度將原因歸咎於個人。若將問題怪在個人頭上,便無法改善體系。以前面餐廳的例子來說,如果將尚未數位化的原因歸咎於「因為有人只用傳真發送資料」,答案就有可能導向「教那些人數位化」。這的確也是一種答案,但如果留意整個組織或系統,例如「缺乏學習新事物的誘因」,可能會察覺更多解決方案。

再假設一種狀況:某個人因為忙碌,睡眠不足,導致注意力分散,延遲產品出貨時間,所以應該讓他不要那麼忙,多休息一些。以上對策聽起來可行,但如果個人的差錯會直接影響到產品與出貨狀況,那或許代表系統本身存在問題,這麼一想,便更容易找出改善措施。一個健康的人都難免會犯錯,所以真正的目標應該是建立一套即使個人出了差錯,也不會影響整體運作的機制或系統才對。

雖然問題也可能出自個人思慮不周或故意鑽系統的漏洞,但這些都是少數情況。

人天生擁有一種偏見,稱作「基本歸因謬誤」,意思是我們在觀察他人行為背後的原因時,往往輕忽了外在環境的影響,傾向將原因歸咎於個人的性格和特質。所以追問「Why so」時應盡可能去除偏見。

有時候,一股腦兒追問「Why so」也挖不出根本的原因,這就是需要注意的第四件事:必須配合不同層面(業界、公司、個人),調節問題的抽象度。例如,很多公司之所以使用傳真機,是因為在業界整體環境下,傳真機是最好用的工具,既然如此,如果只挖掘個人層面的問題,就會誤判問題的真正原因。某些情況下,問題也可能出自不同層面之間的互相作用(關於抽象度,詳見第五章的「結構」部分)。

如同前述,我們傾向將問題歸咎於個人,因此必須抗拒這種誘惑,提高問題的抽象度,將注意力放在系統上,才能洞見新知。克里斯汀生教授在《創新的兩難》中試圖解釋為何大型企業經常忽視突破性科技,其分析相當獨到,不將原因歸咎於特定個人或公司的能力,如「大企業無能」「管理階層無能」或「大企業經營能力不足」等,指出大型企業即使意識到破壞式創新,也可能因為缺乏組織和個人的實行動機,最終依循合理的判斷,陷入兩難。正因為他是從系統層面揪出癥結點,這項概念才能震撼商業界。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