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获得300米级超深导管架下水轨迹实测数据
记者5月12日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国首管架轨迹上海交大船建学院由海洋工程科研团队李欣研究员主持的次获“海基一号”超深水导管架下水监测项目圆满完成,成功获得了该导管架下水过程姿态和结构载荷的得米珍贵数据。 长302米、深导实测数据重达3万多吨的下水亚洲最大导管架“海基一号”在陆丰油田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创造了深水导管架下水的国首管架轨迹亚洲新纪录,标志着我国超大型深水导管架成套关键技术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次获对推动我国海上油气增储上产、得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深导实测数据 “海基一号”水上部分伸出驳船舷外80多米,下水入水时长不到1分钟。国首管架轨迹要想在这么短的次获时间内,完成滑移下水的得米全部数据监测和回收,难度不小。深导实测数据从今年1月初接到“海基一号”导管架下水动态过程监测任务起,下水交大海洋工程团队的实测成员就开始忙碌起来。为了获取最精确的数据,科研团队不仅要监测巨大的导管架本身,还需要同时对下水驳船的位置、姿态等进行监测,还原实际滑移下水全部过程。 “我们开发了自容式运动采集仓和结构应力滑移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导管架和驳船姿态、导管架关键结构动态载荷的完整测量。”项目负责人李欣研究员介绍说。为了保障高精度卫星定位信号对整个下水过程信息的完整监控,监测系统需要贯穿整个302米长的导管架,团队解决了长距离GPS监测信号传输难题,同时保证了整个系统具备高可靠性,保证了数据监测的精度。 面对复杂的海上作业环境,团队设计了多源信息校验和互备份的综合监测方案,确保监测方案的可靠性和监测结果的可信度,还开发了无人化、远程化的监测技术,实现了岸上远程调试-海上设备快速启动的联动模式。随着所有监测设备的成功收回,实测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首次获得300米级超深导管架下水轨迹的实测数据,标志着我国掌握了深水导管架下水过程数值分析的“核心密码”。随着我国深水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更深更大的导管架已经开建。宝贵的实测数据将为更深水导管架平台的创新设计、安全运维和设计软件验证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日研究揭示糖尿病發病初期的新分子機制
- 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逝世 享年94岁—新闻—科学网
- 破烂喂鸡罐经鉴定为稀世古瓷全国仅存三件
- 国内唯一一架世界超大型直升机出动救灾
- 人心齐 产业兴 小山村放飞致富梦
- 歐盟提議各成員國將天然氣使用量減少15%
- 抓重点防控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 冷冻卵子:有条件也别轻易尝试—新闻—科学网
- 張偉麗成功衛冕女子草量級金腰帶
- 學生時代回憶 超佛心早餐店肉包只賣5元、飯糰25元
- 泉州“小黄人”全部暂停运营 涉及30多万用户
- 每天半斤水果一斤蔬菜,你达到了吗?
- 怀集发布农业招商优势,邀您共享绿色财富机遇
- 杭州至上海高速铁路预计明年开工
- 环保部正在起草“土十条” 北京设土壤监测点—新闻—科学网
- 商務部回應美啟動印太經濟框架:相關倡議應開放包容
- 江西鹰潭:创新四种模式 打造“智慧+信用”监管新格局
- 女王登基70周年 英國一連4日舉行慶祝活動
- 安踏成为国际奥委会官方体育服装供应商
- 鎶綇榫欐箹路涔濋噷鍏鏈€鍚?0甯灠娴峰ぇ骞冲眰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