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古蹟學寮
走進位於日本京都大學的吉田寮,立刻感受一股百年前的與自由氛圍。位於京都府左京區的存亡東大路通旁京都大學校區內,建造105年的京都吉田吉田寮宿舍,有著悠久歷史,大學同時承擔著百年的百年京大自由氣息。
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古樸地木頭香,宿舍中間還略帶一點霉味,寮保進入大門後,衛戰到處都貼滿各項傳單,古蹟有的與自由是寮內活動、有的存亡是過去的社會運動宣告,更重要的京都吉田是,這個學寮往後的大學自力救濟運動。105年的百年老學生宿舍,正面臨著存亡之秋。
對於外地觀光客的來訪,寮友們似乎習以為常,在大門處設立告示牌,敬告來訪者有哪些事是不能做的,包括未經允許偷拍別人房間等。筆者來訪前已經先電話告知,門口交誼廳內,幾名學生輕鬆地坐在木椅上,有人收拾洗滌後的衣物,有人翻著漫畫。
走過宿舍一圈,就環境而言,吉田寮實在不像是一般宿舍,櫃上擺滿凌亂酒瓶、任意擺置的物品,看起來相當沒有秩序。廁所老舊充滿污穢、男女共用,廚房瓦斯爐則是放在走廊間,各房間都沒有上鎖,木門一推即開。
一切彷彿回到過去一般,乍看之下,這是一間充滿歷史痕跡的學生宿舍日常。不過圍繞著宿舍周圍,吉田寮的百名寮生,正在生活之餘與學校進行守衛吉田寮的行動。
百年的痕跡
建造於1913年的吉田寮,只比中華民國還要年輕一歲,500坪左右的土地上,南寮、中寮、北寮並排而行,前頭再用走廊連接,呈現「E」字型。各棟四十多間的房間中,有8疊或10疊榻榻米的雙人房、與六疊榻榻米的單人房,至今仍容納150位學生。
身為全日本最頂尖的大學,同時世界排名也名列前茅的京都大學,培育了許多優秀人才,其中更是不少人來自吉田寮。最近最有名的畢業住宿生,當屬2014年拿下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赤崎勇。
百年以來,吉田寮也是京都大學學生運動的重要據點,伴隨著二次大戰後一度席捲全世界的赤化風潮,吉田寮一直有著左翼反骨的精神。當然,該寮歡迎各種思想的學生,過往常常在宿舍舉辦辯論大會。
吉田寮另一特色是住宿費便宜,每個月只要2500日幣,水電費也僅需1600日幣,在今日的標準中,可以說是低到不能再低。就讀於理科系所研究所二年級的前田對筆者說:「一般的學寮大概住1、2年就會趕人了,但是這邊不會管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很自由。」
拆遷的爭議
百年歷史的吉田寮,過去歷經好幾次拆遷改建的危機,但都在以前住宿生的抗爭下能夠獲得保存。但是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後,建築物的老朽化成為京大當局不得不重視的問題,數度公佈改建計畫,但仍在歷屆學長姐的抗爭下無法正式成案。
而就在2017年12月,校方終於發出最後通牒,不承認2018年1月後新入住的住宿生,並要求現在的住宿生在9月底前搬走。校方同時以優惠的價格,讓他們轉移到替代宿舍居住。
過往吉田寮的新入住生,都是由宿舍統一開會後決定,長年以來的自治協議突然遭受破壞,讓許多寮生感到訝異,自組自救會抵抗校方的政策。他們深知吉田寮是校方財產,但是他們的要求很簡單,保存並活用吉田寮這個文化財,不要在校方收回去後,面臨可能大幅度拆遷的命運。
筆者與幾位學生訪問,其中一位理學部4年級的喜友名正樹表示,吉田寮的存在正是資訊快速傳播時代下,傳統人與人之間聯繫的最佳證明。面對筆者詢問往後該怎麼辦時,喜友名歪著頭說:「該怎麼說呢……總而言之就是一直住下來了……」
出身在神戶郊區的喜友名正樹,其實到當地唸完高中時,都不覺得快樂:「我家真的相當郊區,也沒有什麼朋友,就算回到家也沒什麼歸屬感。但是來到這裡,我卻可以感受到一種歸屬感。」
該立為古蹟?
為了保存吉田寮,學生也都自發性地在週末舉辦團體導覽,讓許多想一賭歷史風貌的觀光客可以有機會一窺宿舍歷史。當然原則上不能拍攝私人房間與打擾住宿生,有些住宿生還是不喜歡這樣被當作動物觀看,因此會在這一小時到外頭避一避。
對於住宿生來說,未來他們希望吉田寮能在小幅修改下,持續成為連接京大優秀傳統的宿舍,而不是被校方拿去變成古蹟。在吉田寮自救會的宣言,寫著「吉田寮是日本高等教育的證人、宿舍生活是京大生人格教育很重要的一環,對學生跟大學教育都是至關重要的。」
筆者得到同意,可以在宿舍內拍攝,一面感受歷史之餘,也看見外頭許多傾倒的花草數目。一看到他們在清理枯枝與斷根,筆者也下去幫忙,後來幾位學生問:「我們打算在附近空地烤蕃薯,要不要一起過來?」
為了表示公平,筆者也去買了些飲料當作回報,在與吉田寮生們邊烤蕃薯邊對話中,仍舊感受到他們對吉田寮未來的不安。一位理學部研究生的中日混血華僑張玉鈴說:「不知道何時會被學校趕出去,但我們會持續守護這裡的。」
被信賴的感覺終究是好的,筆者到訪的時候是10月中,當時已經過了9月底的校方規定期限,住宿生隨時有可能被直接趕走,對媒體也格外謹慎。但在聊天的過程中,時時刻刻可以感受到他們對吉田寮的熱愛,與傳承學長姐們精神的決心。
大家聊到一半時,前田也突然笑說:「以前還有人來問李登輝是不是住過這裡呢!我們還用了岩里政男的名字去翻以前的寮生名簿。」理學部的他,談論台灣近代歷史與民主化也能信手捻來,不得不佩服京大學生的智慧。
在校方不認可新的住宿生時,未來一但有住宿生畢業,吉田寮生只會愈來愈少。許多學生就讀研究所來持續保持學籍。在離開前,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歡迎隨時回來玩唷!」,乘載著百年歷史的吉田寮,同時見證日本從近代走向現代的學生思潮,未來的存與廢,將成為一場全日本注目的運動。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