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出炉
4月26日,国家高新告出《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发布。区创《报告》显示,力评炉2022年,价报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总指数突破430点,国家高新告出达到历史新高,区创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力评炉 作为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系列报告之一,价报《报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高新告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编写。区创 《报告》评价对象范围涵盖至2022年底的力评炉全部177家国家高新区,主要基于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展开。价报该指标体系由“产业创新绩效、国家高新告出科技创新生态、区创创新资源集聚、力评炉创新国际拓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五大方面、25个二级指标构成。 从5个分项指数来看,科技创新生态指数最高。从分项指数增速来看,相比2021年,增速最大的是产业创新绩效指数(增长8.6%)。 2022年,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生态指数为1064.8点,是2010年的10倍多。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持续优化的科技创新生态,有效激发了企业的科研人才和科研经费投入,技术创新成果的产出规模和质量也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2022年,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同比增长12.3%,占我国全部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33.1%;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超万亿元,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近一半。智能机器人、卫星导航等一批引领性原创成果在高新区加速产业化,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支撑。 《报告》指出,产业创新绩效指数从2010年的100点上升到2022的232.2点。2022年,国家高新区拥有专精特新企业5548家,瞪羚企业2283家,上市企业2534家,独角兽企业178家。 “产业创新绩效指数呈加快增长态势的背后,是国家高新区重视企业培育,高成长企业培育成效日益显著。”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刘会武说,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我国独角兽企业孵育的主阵地,占全球比重为13.1%。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国家高新区独角兽企业最多,有167家,占高新区整体比重为93.8%。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国家高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4523.9亿元,同比增长41.2%,创下历史最高增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距离世青赛仅剩沙特队一关 国青队全力备战U20亚洲杯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国务院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实施方案(四)
- 掌文信息小说平台内容被指涉不良导向
- 哈尔滨市消费者协会电热锅类产品比较试验结果
- 94.7%受访应届生希望企业招聘内容尽量客观具体
- 辽宁盘锦:约谈18家连锁药企 管控防疫品价格
- 掐断供货源头!九江一万七千只活禽无害化处理
- 健身房里洗澡不慎滑倒受伤,商家该负责吗?
- 外交部:加沙是巴勒斯坦人的加沙
- 猪兼强、百家顺等5家失信企业被深圳市消委会推送至征信机构
- 国家移民管理局:2019年出入境人员达6.7亿人次
- “去哪儿”等APP扎堆有偿抢票,靠谱吗?
- (有片)習近平會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 定了!机动车“捆绑式”年检被叫停
- 花3万多元买了块“废铁”?南昌亨得利遭消费者投诉
- 小区自制消毒通道?不靠谱!这个地方已叫停
- 緬甸北部玉石礦區泥潭坍塌事故死亡者已升至32人
-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春节期间保健食品消费提示
- 上海市消保委盘点2019年消费投诉:抢票“加速包”、直播带货成新热点
- 国家药监局: 化妆品禁止宣称“抗疲劳”“抗氧”“纯天然”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