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地震可通过改变地表结构影响森林生长
地震后,国科改变森林生长如何变化?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研人员发影响通过研究全球树轮年表与1900年以来地震事件的现地时空关联,该所科研人员发现,通过地震可通过改变地表结构,地表影响降水再分配过程,结构从而影响长期树木生长趋势。森林生长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杂志。国科改变 全球山地森林面积超过900万平方公里,研人员发影响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现地23%,多数位于地震带上,通过常受到地震等地质活动干扰。地表地震释放的结构巨大能量以及地震波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不仅造成树木茎干、森林生长枝或根断裂、国科改变扭曲等物理损伤,还可通过改变土壤结构、水文条件、营养状况、竞争强度等间接影响树木生长。 “目前,科学家对于地震如何影响全球山地森林树木生长以及山地森林树木的震后恢复尚不清楚。”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副研究员高姗坦言。 树木年轮具有空间分布广泛、时间分辨率高以及连续性强的特点,可以记录长期环境变化信息,是研究地震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天然载体。研究团队根据树木年轮采样点受地震影响情况,并结合气候特征,在全球山地森林中划分了七个研究区域,在树轮宽度序列中分离出地震等干扰信息,探究了地震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我们发现,在中纬度地震带相对干燥的地区,地震后10年内,树木生长量显著增加,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地震后产生的地表裂隙促进了降水向深层土壤入渗,从而增加了树木可利用的水分和养分;而在年降水量相对较大的区域,地震后树木生长量显著降低,可能是因为更多水分入渗增加了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梁尔源说。 梁尔源表示,这项研究揭示了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多圈层链式响应及时空过程,为探索地球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较干燥地区地震后土壤裂隙促进降水入渗从而增加树木生长韧性机理的示意图。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供图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合肥都市圈春节展演滁州专场精彩举办_
- 父親的遺願就是讓畫作「回家」,美國順天美術館捐贈600件館藏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听取监督员建言 提升服务水平
- 全国首套禁毒戒毒漫画系列出版物在蓉发布 帮助青少年远离毒品
- 一种柔性磁电复合材料让磁场发电
- 路透社记者在乌控的克拉马托尔斯克死亡
- 金融“活水”润清城农田,“粤农交”平台交易贷“首单”落地
- 福建多地发布2022年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
- 精致露营,玩腻了没?
- 治百病?2万老人为“神药”买单 涉案金额达800余万
- 南京市消协家装专委会一年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200万元
- 今年是荔枝“小年”?气候影响是主因
- 寒假将至,教育部部署违规校外培训治理、强化艺考培训监管
- 满屏都是“我emo了” 网友们到底在说些啥?
- 短视频科普、互动问答、阅读直播……数字时代如何提升大众信息素养
- 跨境空袭专业户,胡塞武装向美以实施消耗战?丨智库视点
- 毕业设计“跨界成团” 新工科让学生“乘风破浪”
- 攻克繁育难题 文昌鱼变身模式动物
- 广东省第十批部分援疆教师和支教大学生圆满完成任务返粤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