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民眾送別大熊貓「叻叻」:「願你給更多人帶來快樂」
12月13日,新加熊貓新加坡河川生態園舉行了一場特別的坡民歡送會,主角是眾送當地的動物明星——首隻在新加坡出生的大熊貓「叻叻」。數千名當地居民來到這裏,叻叻來快樂在「叻叻」回中國前見它一面。願給 2012年,更多大熊貓「嘉嘉」和「凱凱」從中國四川來到新加坡,人帶2015年首次交配,新加熊貓經過多年嘗試,坡民「嘉嘉」最終於2021年8月14日通過人工授精的眾送方式誕下「叻叻」。「叻叻」的叻叻來快樂名字由數萬新加坡人投票得來,「叻」源自新加坡舊稱「石叻坡」,願給音同「樂」,更多寓意生於新加坡永遠快樂無憂。人帶 這隻出生時只有200克的新加熊貓大熊貓寶寶,經過兩年多成長,體重已達70公斤。按照協定,「叻叻」2歲後需回中國參與繁育計劃。當天的歡送會後,「叻叻」將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隔離和歸國訓練,並計劃於2024年1月16日乘飛機回中國。 當天上午,獸舍大門打開後,「叻叻」踱步而出。它對飼養員布置的紙飛機感到好奇,一番打探後,打開「行李箱」吃起了竹筍,全然不顧幾米外的「長槍短炮」。 為送別「叻叻」,河川生態園大熊貓展區設置了拍照點和投放告別信的郵箱。6歲的新加坡女孩林宜蒽來見「叻叻」,並畫了一幅「叻叻」的肖像,「我今天來送『叻叻』,希望它回到中國快樂。」她害羞地對記者說。 12歲的饒佳穎一大早也和爸爸媽媽趕來,特並意穿上熊貓T恤。自從「叻叻」出生後,饒佳穎會定期來看它。「你給新加坡帶來快樂,希望你回到中國後,給更多人帶來快樂。」饒佳穎曾去過成都,還在成都都江堰熊貓谷做過一天義工。 對飼養團隊來說,自從一個月前確定了「叻叻」回中國的日期,他們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着手培訓「叻叻」離開媽媽獨立生活。 新加坡萬態保育集團生命科學和營運副總裁兼首席生命科學官、獸醫博士曾文豪說,按照自然習性,大熊貓幼崽2歲後會被媽媽驅趕,獨立生活。如今「叻叻」已經適應了獨立生活,「它就像一個大學生,要離開媽媽去讀大學,開始自己的人生旅程了。」 「叻叻性格冷靜,很聰明,接受訓練快,能適應新環境。」負責照顧「叻叻」的新加坡萬態保育集團副動物管理員鄭婷妮說,近期經過5次培訓,「叻叻」已適應了運輸箱的環境,能夠在裏面進食和休息,從而減輕長途運輸的壓力,「有一次我打開運輸箱,它甚至不願出來,在裏面睡了40分鐘。」 作為「叻叻」最親近的人,鄭婷妮笑言「兩年多來看『叻叻』比看自己的孩子還多」。她也將隨飛機送「叻叻」回中國,「我很高興陪它進入成長的另一個階段,中國的飼養員一定會好好照顧它。」 「因為我現在忙着準備『叻叻』回去的過程,不會想太多,等我從成都回到新加坡,看到『叻叻』不在的時候,到時候肯定會比較心酸。」鄭婷妮說。 「中國的大熊貓繁殖計劃充分利用了遷地保育和原地保育合作夥伴的力量,我們共同開展工作。」曾文豪透露,「叻叻」回到中國後,他們會繼續照顧好「凱凱」和「嘉嘉」,計劃明年讓「嘉嘉」休養一年,再跟中國大熊貓專家討論,看接下來是否再繼續繁殖。 新加坡地處赤道地區,氣候與光照時間與有四季的國家不同,為大熊貓的保育和繁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因此,近年來新加坡與中國合作研究發表了多篇論文,如探討熊貓繁殖和光周期的關係等。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文化參贊秦文也肯定了「叻叻」為兩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帶來的積極作用,「就在上周,中新兩國宣布將互免簽證,未來會有更多中國遊客來新加坡看望『嘉嘉』『凱凱』,也會有新加坡朋友到中國成都看望『叻叻』」。 (來源:中新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巴以衝突|加沙地帶醫療物資短缺 聯合國:至少120名新生兒面臨生命危險
- 【实施民生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健康口腔行动”民生实事落地生根_
- 投递期间请保持通信畅通
- 一致好评!盘点贵州品牌农产品大湾区推介的明星“贵品”
- 兴农评丨村播吹东风,好物走四方
- 你敢搭嗎? 阿聯酋總裁:未來可能出現AI機師
- 兑了!就现在!月底清零!
- 逛夜市與夫妻檔合照! 郭台銘喊:繼續生「0
- 江西:食品抽检数据诊疗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
-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浙江宁波开展打击整治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涉诈问题专项行动
- 輝能赴法打造超級電池廠 馬克宏宣布來自台灣
- 石棉县启用视频会议系统 提高行政效能
- 铬酸钾溶液:高纯度试剂,用于多种化学分析与实验
- 开学了!学习用具“火”了!
- 轻微交通事故当天可获赔
- NASA:今年七月為有記錄以來最熱月份
- 美錄得首宗人染禽流感死亡個案
- 澳洲交換學生「吞老鼠藥」命危? 家屬質疑台灣小吃害的
- 多方协作助力贵州精品水果——镇宁蜂糖李走出国门
- 3條「綿羊尾巴」掛圍籬!清境農場曝斷尾好處 網驚:長知識了
- 搜索
-
- 友情链接
-